趙三郎跟二娃去青城書院上學去了,大娃也去了鎮上跟他師傅學習武藝,這幾人一月回來兩次,其餘時間全放在讀書學武上了。
孟氏在珍湘園忙得熱火朝天,家裡的孩子現在隻剩趙大郎趙二郎跟喜寶。
喜寶把蒸餾器運回來就迫不及待的想拿它做精油了。
趙家院子裡,一群人坐成一排。
“爹,娘,咱們明天早上就開始采摘,書上說早上采摘的花瓣最好呢。”喜寶拿著個小本子,上麵歪歪扭扭的寫了很多注意事項。
比如采摘時隻要花瓣,彆的都不要,隻要花瓣。
采了的花瓣要清洗,晾乾水分,盛花露精油的容器要用沸水煮過,然後密封。
蒸餾時火爐的溫度要均勻,要加石棉網,但喜寶不曉得石棉是什麼東西。
“石棉就是現在人們說的火浣布,傳說中這種布不怕火燒。”阿財解釋道。
火浣布顧名思義,就是用火洗出來的布。列子書中記載“火浣之布,浣之必投於火,布則火色垢則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
但是誰都沒見過這種布,也不知道怎麼才能做出來,大朝國的人把這當做一個傳說,就跟聽狐仙鬼怪似的。
“所以火浣布是真的存在的嗎?”喜寶好奇問道。
“是的,在未來叫做石棉。”
“要是能以後找到,用來做衣服,那豈不是可以水火不侵啦?”喜做星星眼狀幻想道。
“不不不,”阿財連忙科普
“您拿到的古法蒸餾技術是很早之前的版本,故而沒有說石棉網的問題。”
喜寶疑惑,等著阿財繼續說。
“經過後來的科學家研究,石棉網上有許多細小的石棉纖維,這些細小的纖維用肉眼幾乎看不到。”
“但通過加熱到五百度或者外力作用的情況下,石棉纖維就會逸出石棉網,漂浮到空氣中。”
“由於過於細小輕盈,人們呼吸就會吸進去,石棉附著並沉積在肺部,造成肺部疾病,若是長期積累,還會引發其他的嚴重疾病,都是現在的醫術醫治不好的。”
喜寶聽了簡直瞳孔地震!這麼危險的東西就算有她也不敢用了嘞,但是沒有石棉網就沒辦法蒸餾了呀。
見喜寶發愁,阿財馬上列出了第二方案
“宿主可用陶土代替,石棉有毒,陶土比起石棉來更加安全且易得哦。”
要是有條件,還可以用兩片鐵絲網夾著一張浸泡過陶土水後的棉布,晾乾之後用也是一樣的。
喜寶點點腦袋,這個可以有,先用陶土板,然後再讓人專門去做陶土網,陶土不值錢,可以隨便用。
喜寶跟阿財在腦海交流著,放在彆人眼裡就是這小孩兒又在思考什麼了。
“喜寶。”李修輕輕拉拉喜寶的袖子提醒她,剛才喜寶才說了一半就戛然而止了。
眾人都在看她,等她繼續說呢。
喜寶感到袖子的被拉扯感,立馬一個激靈反應過來。
蘭娘跟趙青山也有些擔心的望著小閨女,她覺得閨女有些呆滯,擔心是不是生病了,就探身上前用手背試了試喜寶的額頭,怕小閨女生了風寒,燒壞腦子。
“娘,我沒事兒。”
喜寶把蘭娘的手拿開,很不好意思的對李修一笑,隨即清清喉嚨,接上剛剛走神之前的話。
“這孩子。”蘭娘嗔道,但見狀也沒再堅持,她剛剛摸了那一會就知道閨女沒事兒了,隨即坐回原位。
喜寶把注意事項細碎的囑咐了好幾遍,然後又扭頭問“娘,咱們家有沒有大火爐跟陶石板啊?”
“陶石板倒是有,大火爐要多大呀?”蘭娘問道
“家裡倒是有冬天取暖用的大火爐,有普通火爐三個大。”
蘭娘說著給給喜寶比劃了一下。
趙青山在一旁說道“若是不行就問問你鐵柱哥,他家的我記得是比咱家的要大一些的。”
“夠啦夠啦。”喜寶高興道,現在爐子,石板,水,花全部都有,明天蒸餾就能很順利了。
天色漸晚,等喜寶全部安排完畢,已經到吃飯的點了,李伯家廚娘已經做好了飯,自從在山上,兩家都是一起吃飯的,趙家人要是有空的話,就主動去幫廚娘打下手,畢竟廚娘一人做兩家子的飯也很是辛苦。
今晚趙家有事,所以是阿峰去幫廚娘打下手的。
吃過飯後,趙家就去分工準備東西,來應對明天的蒸餾。
手動分割線
第二天一早,太陽還沒出來,趙家人就開始行動了,喜寶兄妹三個,再加上蘭娘趙青山,每人拿著一個大麻袋,穿梭在玫瑰花田裡。
李實甫還有李修李伯也跟著來湊熱鬨,三人手腳笨拙的采著花瓣。
李家三人從未下過地,今日來采玫瑰讓他們有種新奇的體驗。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以前看到的莊子裡的佃農種地收糧食,他們在烈日下乾活兒,汗水如瀑屬實不易。但今日李實甫采的是玫瑰花,乍一體驗竟有些脫離世俗之感。
玫瑰是美麗的,讓人揪住花瓣扯下來時,會有一絲愧疚,覺得辣手摧花有些殘忍,采摘時會讓人去心疼玫瑰,而不是心疼自己。
但實際上,不管是糧食還是玫瑰,都屬於是農活的一種,人付出的勞動力並不會因為玫瑰美麗,就輕鬆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