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寶第二天就跟爹娘說了肥皂的事情,李實甫也專門跑來與趙家夫妻商量,此事甚大,已經不是一個小鋪子問題了,蘭娘跟趙青山麵麵相覷,如果隻是一個小店鋪的話,他們還能跟著掌掌眼,幫閨女想想法子,但這次的生意也太大了,二人也沒有什麼思緒。
夫妻二人斟酌了好一會兒,終究是笑著道“喜寶頑皮,多讓您費心了。”
李實甫忙道“這如何說的?喜寶聰慧,肥皂的方子還是喜寶出的,我是跟著沾光了。”他要是有個孩子小小年紀就這麼能掙錢,他做夢都能笑醒,趙家確實會養孩子啊。
趙青山聽得心裡舒坦,麵上不顯,他和蘭娘對視一眼,心中有些驕傲。
雖然他們知道喜寶聰明伶俐,但聽到彆人這樣誇讚,還是感到十分欣慰。
趙青山謙虛地說道“哪能這樣說,是我們趙家跟著您沾光。”
李實甫連忙擺手“這是哪裡的話。”
趙青山擼著閨女的腦袋道
“不瞞您說,這孩子自小確實有些聰明,主意大得很,雖然年紀尚小,但是很多時候,我跟她娘都得聽她的呢。”
“我跟她娘總是怕她以後摔個大跟頭,還是需要您多多教導,有您在旁邊引著,我們倆就放心了。”
李實甫點點頭“那是自然,我們兩家關係密切,不必如此客氣。”
三個大人客套了好一會兒,才算是把這個事兒給定了下來。
“爹娘不如喜寶懂得多,閨女,你就儘管去做吧。”
喜寶跟李叔一連商量了八天,期間還有李伯跟李修在補充細節,出謀劃策,生怕喜寶吃到一點兒虧,李實甫倒是不會占喜寶便宜,任由他爹他兒子站在喜寶那邊。
最後定好之後,喜寶與李實甫簽訂了契子,按照三七分成的比例來分錢,喜寶七,李實甫三。
李實甫也徹底放了心,他終於可以放手去做了,久違的激情在他血管中流動,他似乎重拾了當初的雄心壯誌。
他與喜寶的計劃原本是在各個地方開長生軒的鋪子,就像春記那樣。
但是後來想想,實在沒必要,不如少開幾家鋪子,把開鋪的錢拿來建立作坊,將成本壓到最低,鋪子隻在開兩間就好,京城就可以開一間,也算能打出名頭去。
作坊選址在村子裡,這樣能夠節省不少成本。
而大槐村作為喜寶的家鄉,具有天然的優勢。
李實甫乾脆大手一揮,將村子裡的幾座山頭全部買下,準備好好收拾一下,用作肥皂作坊,至於到時候作坊裡麵用什麼人,到時候再說。
他決定再回一趟京城,提前做好準備,踩踩點,看看還有沒有鋪子空著,準備把長生軒開起來。
喜寶說這叫做宣傳之術。隻要能在京城打響名聲,其他地方自然也會受到影響。畢竟京城一直以來都是引領大朝國全民潮流的地方。
京城流行什麼,下麵的人就追捧什麼,就連京城的哪位有名的人物吃餛飩時裡麵多放了點醋,也會有人跟著爭相效仿。
此去京城,要有月餘,李實甫裡裡外外囑咐了一通,囑咐李修多出去走走,山上環境雖然清幽,但是少人煙,多出去接觸接觸其他人。
還有老父,不許再熬夜看話本了,老父看過話本子之後會十分亢奮,喜歡重溫數遍,怎麼勸也不聽。
“喜寶,李叔此番要去京城,放心不下家裡,你替李叔看住你師父少看話本,帶著你小修哥哥多出去走走好不好?。”李實甫臨行之前,蹲下來摸著喜寶的腦袋道。
“李叔回來時一定好生謝你。”他都想好回來送喜寶什麼東西了。
喜寶立馬拍著胸脯打包票“您放心!師父彆想在熄燈後看一眼話本子!”
李實甫還不放心,他把烏雲跟阿峰留了下來,叫阿峰若是有什麼事,就騎上烏雲,去縣城找線人,他也會儘快趕回來。
“您要早點回來呀。”
“父親,一路順風。”李修有些不舍道,來大槐村的這些日子,是他這輩子最快樂的日子了,他爹從來沒有陪他這麼久過,乍一分彆,李修有些許的難過,他很快的調整了過來,畢竟小時候,父親大多數時間都不在,現在比以前好很多了,有祖父,還有喜寶,山上也沒有府裡的條條框框,拘的人喘口氣都不順暢。
李實甫拍了拍兒子的肩,看兒子還是個小少年的模樣,心裡軟得一塌糊塗,他摸了摸兒子的臉蛋,就帶著隨行的人走了。
秋收的時間過了,趙青山等人交完了秋稅,想著要不要把糧食給賣出去,今年風調雨順的,麥子收成都不錯,糧食多了糧價就低,估計賣不了個什麼好價錢。
家裡現在不缺錢,趙青山就想著留下來壓一年,要不然留著自己吃也成,兒媳的館子裡也需要糧食。
喜寶每天就是白天跟師父學醫看書練字,晚上跟著阿財學習未來的知識。
她拿著書房的鑰匙,監督師父晚上不許看話本子,師父把山下的書都搬到了山上來,喜寶拿著書房的鑰匙,一到點就鎖起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小修哥哥!”喜寶一大早就喜滋滋的跑來,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笑容,她蹦蹦跳跳的跑到師父和李修麵前,興奮地說道“咱們去一趟縣城吧!”
李伯和李修正在吃飯,聽到喜寶的話,齊齊抬頭,臉上都有些呆滯。
李伯放下碗,疑惑地問道“乖徒,去縣城作甚啊?”
喜寶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開心地回答道“爹說,叫我們跟大哥去買一頭牛呢!”
李修聞言意動,這些天在山上,雖說不膩,但出去換換心情也不是不可以,見喜寶歡喜的樣子,他也笑起來,用力點頭道“嗯!”
李伯聞言也道是好事,莊戶人家誰不想家裡有頭牛?這是大大的喜事。
喜寶來的時候李伯跟李修還在吃飯,早飯喝的炒麵兒,就是把麵粉炒熟,用開水和開,裡麵放些乾果,廚娘在炒麵裡放了香香的芝麻跟糖,祖孫倆捧著喝的正香。
“乖徒吃飯了嗎?”李伯問道“沒吃去廚房讓人給你衝一碗。”
“沒呢。”喜寶搖搖頭“大嫂今天不去鎮上,做了小餛飩,我來叫師父跟小修哥哥吃餛飩。”
果真還是他徒弟孝順!
一想到晶瑩剔透,湯鮮肉美的小餛飩,祖孫倆嘴裡的炒麵頓時失去了味道,但是浪費又不好,索性祖孫倆各自拿著碗去趙家宅子裡吃完,然後再少吃些餛飩解饞。
吃過了飯,趙大郎領著孩子去了縣裡,喜寶覺得光是去玩也不太好,就讓大哥打包上了一筐包好了的肥皂,準備順便今天拿給蘇子,讓蘇子在長生軒裡賣掉,算是先試試水。
“羊奶皂買三文一小塊,十五文一大塊兒。”
“玫瑰皂貴一些,三十文一小塊兒,一百七十文一大塊兒。”喜寶讓大哥把筐遞給蘇子。
“裡麵都寫好了的,不要弄錯了。”蘇子覺得神奇,他以為長生軒隻賣貴價養生品,沒想到還有這麼親民的東西。
“這以後這就是咱們店裡的招牌了,叫做香皂。”李叔說肥皂不好聽,所以就改名叫香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