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爐裡的碳燒的劈啪作響,馬翠兒拿樹枝子撥了撥炭火,熟練地又添上了幾塊,在爐邊放上了幾個栗子,爐子底下還埋了幾個地瓜。
幾個小的跟李伯正在書房裡鬨騰著寫福字,寫春聯。
李伯在草紙上寫對聯,然後征求眾人的意見“這幅怎麼樣?”
“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二娃念道。
“這幅好,師父,這幅貼在作坊裡吧!”喜寶請求。
李伯得意地捋著稀稀拉拉的胡子,滿意的笑著點點頭“行,乖徒鋪紅紙。”
不待趙三郎反應,李修立馬跟喜寶妥帖的往桌上鋪上紅紙,馬翠兒則奉調了金粉的筆墨。
李伯接過來,行雲流水,一氣嗬成。贏得了一眾小孩的讚歎。
今年過年趙家李家自然是要一起過的。青城書院放假了,趙三郎跟二娃自然也回來過節。
“大娃呢?”喜寶問道。
“大娃給娘搬東西去了。”二娃頭也不抬的道,他正在跟三叔寫福字。
喜寶點了點頭,打量了大娃與三哥一番,在青城書院讀了快一年的書,三哥身上的書卷氣愈發的濃厚了,二娃卻跟以前大差不差,非要說有啥區彆的話,那就是變瘦了,好看了許多,雖然比不得三哥芝蘭玉樹,但也是個翩翩少年郎。
隻大娃學武學的愈發的像頭牛了,總感覺葫蘆都沒大娃壯。
大娃
“你現在在哪個班呀?”喜寶好奇道,二娃之前入學考試的時候考到了丙班,不知現在有沒有升上去。
二娃搖搖頭“倒是夫子讓我去乙班,但我在丙班已經習慣了,搬來搬去的嫌麻煩,而且夫子都是一樣授課的,沒必要再來回折騰了。”
喜寶聞言點點頭,她看二娃寫的字,一筆一劃板板正正的,比之前好看多了,看來在書院裡也沒偷懶。
“二娃的字,寫的確實不錯,雖無技巧,但勝在拙樸,有還原本真之意。”李伯順嘴誇了句,把二娃誇得不好意思撓頭,憨厚淳樸的氣息一下子變回了熟悉的鄉村少年。
“李伯謬讚了。”二娃眼睛亮亮的道,書院裡的夫子說若是受到誇獎要這樣謙虛一番的,不能說“哎呀哎呀,沒有沒有。”會被人說是鄉下來的土包子的。
趙三郎隱晦的看了一眼笑的快樂靦腆的二娃,望著麵前自己寫的對聯,沉默不語。
等到了除夕夜那天,孟氏做了一大堆好吃的,在灶房裡從早做到晚,趙家宅子裡的香味兒就沒散過。
今年孟氏把年夜飯大包大攬了,阿大阿二給她打下手,幾個小孩也時不時地來廚房等待投喂。
阿二的年紀偏小,性格也靦腆,隻有喜寶跟他說話他才願意多說一些,所以與喜寶格外好,每當喜寶進來,他總要偷著摸著往喜寶嘴裡塞東西,不是燒肉就是油炸知了猴,孟氏加上五香鹹菜絲炒的,有滋有味兒,焦香中還帶著絲絲微辣,頗受小孩歡迎。
但能得到阿二投喂知了猴的小孩,隻有喜寶一個。
阿二就連炒盤菜也要撿著裡麵的肉喂給喜寶。
喜寶驕傲的仰頭。
孟氏看見了笑著道“這小孩的肚皮都變成小蹴鞠了,晚上還有那麼多好吃的,該吃不下了。”
阿二這才訕訕的停止了投喂,無他,喜寶白嫩嫩的笑臉多麼討喜,她圓溜溜的大眼可憐巴巴的看著他,阿二就控製不住的一個接一個的給喜寶吃了。
而且阿二記得,當初在人牙子那裡,是喜寶堅持要他們兄弟兩個的,後來還給他們兄弟倆調理身子,不然他跟哥哥早就死了。
知了猴是孟氏夏天的時候找人收的,夏天知了猴多得很,莊戶人家缺肉,小孩就喜歡往樹林子跑,抓些知了猴之類的回家打打牙祭。
時人把知了猴當做拿不上台麵的東西,一般都是烤了吃,味道算不上特彆好,小孩吃夠了後,大多數都是弄碎了喂雞鴨,好讓他們多下蛋。
但是孟氏做的知了猴就不一樣了,用油加乾辣椒,薑片,花椒炸,炸到表麵金黃酥脆,再下調味料,等盛出來時金燦燦的,李伯還給這道菜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金蟬仙鳴”。
阿財覺得這真是個地獄之名,原因是李伯覺得炸知了猴吃起來“哢嚓哢嚓”的聲音很清脆,故而起這個名。
但不得不說,因為這個名字,此菜頗受鎮上文人的喜歡,一壺酒,一碟子油炸知了猴,能消磨一天。
今年過年家裡多了很多人,李家三人,阿大阿二,馬翠兒,對在座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個獨特的年。
大人們推杯換盞,小孩子就隻顧埋頭苦吃。
小慧姐姐不知道從哪裡弄來的一簍極大極肥的梭子蟹,差人送到了山上,據說是從海裡撈出來的螃蟹嘞。
梭子蟹肉多肥美,李氏就沒有加任何調味品,隻放到鍋裡清蒸,然後調了薑絲醋汁,讓孩子們沾著吃。
新鮮的螃蟹比花雕蟹要受歡迎的多,新鮮的梭子蟹抓住最後一條蟹腿一掰一扯,雪白的蟹肉就扯了出來,鮮甜的蟹肉緊實彈牙,蘸著醋汁更是多了一絲清爽的回甘,喜寶享受的眯起了眼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伴隨著外麵的鞭炮聲音,大槐村家家戶戶舉杯暢飲,托趙家的福,今年大槐村的村民們飯桌上,都見了不少葷腥。
而遠在波斯的趙二郎遠遠望著家鄉的方向,被曬得黝黑的臉上滿是說不出來的滋味,這是他這輩子第一次離家這麼遠,也是第一次沒回去過年。
波斯國人不過年,隻有他們這些異鄉人才知道今日是何等重要的日子。
商隊裡同行的人拍拍他的肩膀,安慰道“等到明年就能回去了,到時候衣錦還鄉,風光氣派。”
一群過年回不了家的人湊在一起也熱熱鬨鬨的,在客棧裡喝酒打牌“就是啊趙二哥,咱們這一趟,最少能掙這個數呢。”另一人舉起手指頭比了個數。
“這還不算你自己帶來的東西。”
趙二郎自己帶來的東西他看著都眼饞。
得虧趙二郎是老爺讓照顧的人,要是跟著不靠譜的小商隊,手裡攥著這麼多好東西,早就被吃的骨頭渣子都不剩了。
“莫要說那麼多了,來來來!喝酒喝酒!”一個大漢過來摟住趙二郎的肩膀,往趙二郎手裡塞了個酒杯“咱們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日過年,不醉不歸!”
趙二郎聞言,沉悶的心情散開了些,整理好情緒笑著舉起酒杯道“承蒙兄弟們一路以來的照顧,這杯酒我趙二郎敬兄弟們,我不識幾個字,算個大老粗,想說的話都在酒裡。”說罷,仰頭一飲而儘,引起一片叫好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