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大手一揮。
“嗐,我還以為是多大都事呢?這事我知道。
而且我的電影也沒那麼快開拍。”
戴笠停頓了下,左右看了看。
勾手示意兩人過來。
三個腦袋湊成一團。
戴笠壓低聲音說道。
“據說戴導的下部電影,野心不是一般的大,那可是要衝擊海外市場的大製作。
這麼好的機會,我當然要在裡麵好好學習一番。
指不定就讓我學到,怎麼運作海外市場,衝擊好萊塢獎項的門路。
就算沒學到,在這裡渡個金出來,借著這個名頭,忽悠土大款,給我們的電影投資也容易許多。”
俞洲和薑明月對視一眼,兩人都很驚訝。
薑明月確實知道這部電影要衝擊海外市場。
不僅衝擊成功,成為第一部從演員,到製片,到導演,到編劇,到演員,到資方,全都是種花國人。
憑借影片絕對的硬實力,斬獲奧斯卡最佳影片。
而後,電影製片人乘著這個東風。
和第一部完完全全由種花人,出品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名頭。
大肆營銷一波。
又因為《大逃殺》還是很難得的,兼並藝術,人性,商業,並存的佳作。
也是辛穆在她上輩子那個世界,所有作品裡的巔峰之作。
不僅是國內票房,霸榜票房最高,《大逃殺》上映後10年,都無一部作品超越。
海外票房的收益,更是破天荒的,直超2億美元。
更不要說,後續的dvd收益,海外播放版權的收益。
真真正正的讓辛穆成為另一個餘華。
餘華老師自己都說,他是靠《活著》活著。
辛穆有一次采訪,也模仿餘華老師的話,說自己這輩子就算什麼都不做。
也能靠《大逃殺》活著。
這個亮眼戰績,讓所有能從《大逃殺》分一杯羹的人,都喜笑顏開。
根據後來媒體采訪《大逃殺》的演員,他們零零碎碎透露的消息。
據說那段時間,就連平時最不苟言笑的辛導,見人都笑嗬嗬的。
這樣一部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的佳作。
就像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坦途。
讓辛穆這個年過四十才踏入,影視圈的老‘新人’。
後來居上,成為種花國導演的第一人。
包括辛穆在內的所有投資人,全都賺得盆滿缽滿。
上麵的人吃肉,下麵的人也能喝湯。
隻要是參與了《大逃殺》製作的工作人員。
無一不是業內,爭相高價聘請的香餑餑。
在這個時候,這部名留影史的佳作,還未立項。
所有人都不知道《大逃殺》是個,通往財富自由的通天坦途。
要不是沒有錢,她都想摻一腳。
投資《大逃殺》那是絕對的暴利。
雖然在這個世界,也有可能出現。
奧茲之前和她說的,不同的世界,因為編劇換了,導演換了,投資方換了。
導致蝴蝶效應。
從而使一部大爆的電影,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爛片。
其他人的影片,薑明月可能還會有這個考慮和擔心。
但辛穆出品的作品,她完全不擔心。
辛穆可是業內出了名的,隻要你有能力,有才華,隻要你的才華被辛穆看到,入了辛穆的眼。
你就有機會,成為辛穆的自己人。
他是最典型的,‘用人唯親’的代表。
這是圈內的共識。
且並非貶義。
更多的是褒義。
辛穆是個獨裁者,也是一個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