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內推行了許多漢化措施,如“離散諸部”“分土定居”等政策,促進了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加強了中央集權。這些措施有助於北魏政權的穩定和發展,也為後來的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礎。
5晚年狀況
執政晚期,拓跋珪沉湎酒色,剛愎自用,猜忌臣下,不睦兄弟。天賜六年(409年)冬十月,發生了清河王拓跋紹政變,拓跋珪被殺死,享年三十九歲。永興二年(410年)九月,上諡號為宣武皇帝,葬於盛樂金陵。廟號太祖(又稱烈祖)。
總的來說,拓跋珪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建立了北魏政權,推動了鮮卑族的封建化進程,為北魏的繁榮和發展奠定了基礎,但他晚年的行為也為北魏的政治穩定帶來了一定的隱患。
拓跋燾(公元408年—452年),代郡平城人,鮮卑族,是北魏第三位皇帝(公元423年—452年在位),亦稱佛厘、佛狸伐。他是明元帝拓跋嗣的長子,母為杜氏。其生平經曆如下
1早年經曆出色
拓跋燾出生時體貌特異,祖父道武帝拓跋珪認為將來能達成興國大業的必定是這孩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泰常七年(公元422年),14歲的拓跋燾被封泰平王,授予相國和大將軍職務,同年五月監管國事,十一月親自率領六軍出鎮塞上。明元帝生病時,他被任命為總管朝中事務,處理事務應付自如。
2繼位後戰功赫赫
馬踏柔然
始光元年(公元424年),拓跋燾即位不久,柔然牟汗紇升蓋趁明元帝駕崩之機,率6萬騎兵攻入北魏領土,攻陷故都盛樂。拓跋燾率輕騎討伐,雖陷入重圍但最終使柔然兵退。之後,從光始元年(公元424年)到太平真君十年(公元449年),他多次率軍進攻柔然,還擊潰高句麗等柔然附屬部落,設六鎮抵禦柔然入侵,使柔然一蹶不振,北魏北疆再無威脅。
攻滅胡夏
始光三年(公元426年),胡夏赫連勃勃死後,其子赫連昌繼位,關中地區混亂,拓跋燾趁機發動西征。他率領輕騎二萬人從君子津渡河,直撲胡夏國的首都統萬城。赫連昌毫無防備,迎戰未勝後逃回城內。拓跋燾分兵四路掠奪牛馬和家畜,並遷移萬餘戶人家,還占領了弘農、蒲阪和長安等地。
始光四年(公元427年),拓跋燾采用誘敵之計大獲全勝,俘虜了赫連昌。後來赫連昌殘餘部眾擁立赫連定,神麚三年(公元430年),拓跋燾再次攻打胡夏,占領關中地區,胡夏名存實亡。
統一北方
延和元年(公元432年),魏軍攻打北燕,北燕君主馮弘送降書並送女兒和親,乞求為附庸國。延和二年(公元433年),魏朝攻占仇池國。胡夏滅亡後,北涼向魏國稱藩。
太延二年(公元436年),魏軍攻克北燕國都和龍,北燕滅亡。太延五年(公元439年),拓跋燾親征北涼,以禿發破羌為向導,征服北涼,北涼國君沮渠牧犍投降。至此,拓跋燾結束了十六國紛爭的混亂局麵,統一了除柔然和吐穀渾以外的北方諸胡。
南擊劉宋神麚zhu三年(公元430年),劉宋皇帝劉義隆遣使索要被北魏占領的河南故土,遭拒後興師北伐,拓跋燾派軍迎敵,反擊宋軍,宋軍敗走。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劉義隆再次北伐,拓跋燾親自率軍迎戰,取得重大勝利,南朝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皆被納入北朝版圖。
3內政舉措有成效
政治方麵注意搜求重用漢族士人,推進漢化,改革官製;政治聯姻,緩和與敵對政權間的矛盾。
經濟方麵開辟墾田,移民牧畜,促進經濟發展。
文化方麵興辦教育,崇尚文教;禁斷巫覡xi,信道滅佛,但這也引發了一些矛盾。
4晚年結局悲慘
拓跋燾晚年時,因宗愛誣陷太子,導致太子鬱鬱而終。宗愛擔心拓跋燾發現此事,趁其患病時將其殺害。公元452年,拓跋燾去世,時年45歲,諡號太武皇帝,廟號世祖。
總的來說,拓跋燾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他統一北方,擴大了北魏的疆域,推動了北魏的發展,但他晚年的一些行為和決策也引發了內部矛盾和政治動蕩。他的一生對北魏乃至中國曆史的發展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喜歡答題從始皇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答題從始皇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