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周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最後一個朝代,存在於951年2月13日至960年2月3日。以下是其詳細介紹
建立與滅亡
後周由郭威建立,郭威本是後漢開國元勳,因後漢隱帝猜忌起兵反叛,於951年正月滅後漢開國,定都開封府
郭威死後養子柴榮繼位,柴榮病逝後,年僅七歲的柴宗訓登基
960年正月,禁軍將領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後周滅亡,
政治改革
官僚製度沿襲五代,有尚書省、門下省與中書省三省等,還繼承了樞密院製度,重視整頓吏治,嚴懲腐敗官僚。
法律製度周太祖廣順元年六月,後周敕侍禦史盧億等修訂法律,規範社會秩序。
經濟發展
重視農業生產,獎勵墾荒、均定田租,耕地麵積增加,糧食產量顯著提升,
興修水利,治理黃河,減少水患,促進農業發展。
降低商業稅收,商業活動日益活躍,商業稅收增長。
軍事改革
郭威致力於鎮壓藩鎮叛亂,加強對節度使的控製。
柴榮整頓禁軍,淘汰老弱,選拔精銳,提升軍隊戰鬥力,還擴充了軍隊規模
文化教育鼓勵科舉取士,進士錄取人數較五代前期增加,選拔了一批優秀人才。
柴榮下令搜集和整理典籍,促進文化傳承和發展
曆史意義
後周兩任帝王統治清明有為,使黃河流域經濟得以恢複,國力逐漸強盛,為北宋的建立與統一奠定了基礎。
郭威(904年9月10日954年2月22日),字文仲,彆名郭雀兒,邢州堯山人,是五代後周開國皇帝,史稱“後周太祖”。以下是其詳細介紹
生平經曆
早年經曆郭威父母早亡,18歲被潞州留侯李繼韜征為兵卒,曾因殺屠戶被通緝,後得李繼韜庇護。李繼韜死後,其部下歸為從馬直,郭威因有學識、略知兵法升為軍隸,後又成為侍衛軍吏
效力後唐後晉後唐明宗天成初年,郭威跟隨時任李嗣源副侍衛的石敬瑭率先攻上城牆,被其招致手下。石敬瑭建立後晉後,郭威跟隨時任侍衛馬步軍都虞候的劉知遠鎮守藩鎮,並受到重用
建立後漢後晉開運末年,契丹進犯後晉,郭威與蘇逢吉等扶立劉知遠稱帝,建立後漢,郭威因輔佐有功升任臨時樞密副使、檢校司徒等職。
反漢建周後漢隱帝劉承佑猜忌功臣,欲殺害郭威等人,郭威被迫起兵。劉承佑被殺後,郭威在眾臣支持下登基稱帝,建國號周,史稱“後周”。
治國舉措
政治改革整頓朝綱,重修律例,任用賢臣,還將唐朝“移易節帥”製度延續,避免將領割據。
經濟改革為百姓減稅紓困,停罷營田、招撫流民,革除鹽稅等弊端,減輕百姓負擔,促進經濟發展。
軍事改革抗擊契丹,開拓疆土,同時整頓禁軍,提升軍隊戰鬥力。
曆史評價
《舊五代史》作者稱道郭威改革“期月而弊政皆除,逾歲而群情大服”。司馬光評價其“平生好儉素”。陶懋炳稱讚他堪稱五代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後周的改革創於太祖而成於世宗,為北宋開國奠定基礎。
人物性格
郭威為人機智果斷,從他被劉承佑猜忌時果斷起兵反抗就可看出。同時,他還十分節儉樸素,司馬光曾評價其“平生好儉素”,他上位第一天就當眾銷毀從後漢宮中搜出來的金銀寶器,告示天下以民為本
情感生活
郭威的情感生活較為豐富,他的妻子柴氏本是後唐莊宗的嬪妃,後在旅舍與郭威成婚,柴氏慧眼識英雄,對郭威的人生有著重要影響。此外,他還有淑妃楊氏、貴妃張氏和德妃董氏,這三位妃子均為二婚,她們在郭威的生活中也各自有著不同的故事
曆史影響
郭威建立後周後進行了一係列改革,為後周的穩定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如政治上整頓朝綱、重修律例、任用賢臣;經濟上減稅紓困、停罷營田、招撫流民;軍事上抗擊契丹、開拓疆土等,這些舉措不僅使後周逐漸走向強盛,也為北宋的開國奠定了基礎。
柴榮(921年—959年),是五代時期的政治家,後周第二位皇帝,954年—959年在位。以下是其詳細介紹
生平經曆
早年經曆柴榮出生於邢州,少年時被姑父郭威收為養子改姓郭。當時郭威生活困難,柴榮便做茶貨生意接濟家用。成年後,柴榮性格沉穩寡言,善於騎射,略通書史及黃老之術,跟隨郭威從軍入仕
效力後漢後晉天福十二年,劉知遠建立後漢,郭威因擁戴有功被任命為樞密副使,柴榮則被任命為左監門衛大將軍。後漢乾佑二年,郭威出任鄴城留守,柴榮改任天雄軍牙內都指揮使
繼承帝位後漢乾佑四年,郭威自立稱帝,建立後周,柴榮出任澶州節度使等職,治理澶州頗有政績。廣順三年,改任開封府尹,兼功德使,受封晉王。郭威去世後,柴榮繼位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在位舉措
政治方麵柴榮注重廣開言路,鼓勵百官直言進諫,並將其作為考核官員的依據之一。他用人不拘一格,重視基層官員隊伍建設,詔令百官推薦令錄人選。同時,他講究信義,以此衡量群臣。此外,他還注重整頓吏治,從嚴治罪,並對刑律進行修訂,於顯德五年頒行《大周刑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