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當初為平民百姓時,貧窮,沒有好品行,不能夠被推選去做官,又不能做買賣維持生活,經常寄居在彆人家吃閒飯,人們大多厭惡他。曾經多次前往下鄉南昌亭亭長處吃閒飯,接連數月,亭長妻子擔心韓信還來吃閒飯,就提前做好早飯,端到內室床上去吃。開飯的時候,韓信去了,卻不給他準備飯食。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一怒之下,居然離去不再回來。
韓信在城下釣魚,有幾位老大娘漂洗滌絲棉,其中一位大娘看見韓信餓了,就拿出飯給韓信吃。幾十天都如此,直到漂洗完畢。韓信很高興,對那位大娘說“我將來一定重重地報答您老人家。”大娘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養活自己,我是可憐你這位公子才給你飯吃,難道是希望您報答嗎?”
淮陰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的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是個膽小鬼罷了。”又當眾侮辱他說“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於是韓信仔細地打量了他一番,低下身去,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滿街的人都笑話韓信,認為他膽小。
等到項粱率軍渡過了淮河,韓信持劍追隨他,在項粱部下,卻沒有名聲。項粱戰敗,韓信又隸屬項羽,項羽讓他做了郎中。他屢次向項羽獻策,以求重用,項羽都沒有采納。漢王劉邦入蜀,韓信脫離楚軍歸順了漢王。因為沒有什麼名聲,隻做了接待賓客的小官。後來犯法被判處斬刑,同案的十三人都被殺了,輪到韓信,他抬頭仰視,正好看見滕公,說“漢王不想成就統一天下的功業嗎?為什麼要斬殺壯士!”滕公感到他的話不同凡響,見他相貌堂堂,就放了他。和韓信交談,很欣賞他,把這事報告漢王,漢王任命韓信為治粟都尉。但漢王並沒有看出他有什麼特彆的才能。韓信多次跟蕭何談話,蕭何認為他是位奇才。到達南鄭,各路將領在半路上逃跑的有幾十人。韓信揣測蕭何等人已多次向漢王推薦自己,漢王不任用自己,也就逃走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來不及報告漢王,親自追趕他。有人報告漢王說“丞相蕭何逃跑了。”漢王大怒,因為失去蕭何如同失去了左右手。過了一兩天,蕭何來拜見漢王,漢王又是惱怒又是高興。罵蕭何道“你逃跑,是為什麼?”蕭何說“我不敢逃跑,我去追趕逃跑的人。”漢王說“你追趕的人是誰呢?”回答說“是韓信。”漢王又罵道“各路將領逃跑了幾十人,您沒去追任何人;卻去追韓信,是騙人。”蕭何說“那些將領容易得到。至於像韓信這樣的傑出人物,普天之下找不出第二人。大王如果想要長期在漢中稱王,自然用不著韓信,如果想要爭奪天下,除了韓信就再沒有可以和您計議大事的人了。但看大王怎麼決策了。”漢王說“我也是想要向東發展啊,怎麼能夠內心苦悶地長期呆在這裡呢?”蕭何說“大王決意向東發展,能夠重用韓信,韓信就會留下來,不能重用,韓信終究要逃跑的。”漢王說“我看在您的情麵上,讓他做個將軍吧。”蕭何說“即使是做將軍,韓信一定不肯留下。”漢王說“任命他做大將軍。”蕭何說“太好了。”於是漢王就要把韓信召來任命他。蕭何說“大王向來對人輕慢,不講禮節,如今任命大將軍就像呼喊小孩兒一樣。這就是韓信要離去的原因啊。大王決心要任命他,要選擇良辰吉日,親自齋戒,設置高壇和廣場,禮儀完備才可以啊。”漢王答應了蕭何的要求。眾將聽到要拜大將都很高興,人人都以為自己要做大將軍了。等到任命大將時,被任命的竟然是韓信,全軍都感到驚訝。
任命韓信的儀式結束後,漢王就座。漢王說“丞相多次稱道將軍,將軍用什麼計策指教我呢?”韓信謙讓了一番,趁勢問漢王說“如今向東爭奪天下,難道敵人不是項王嗎?”漢王說“是。”韓信說“大王自己估計在勇敢、強悍、仁厚、兵力方麵與項王相比,誰強?”漢王沉默了好長時間,說“不如項王。”韓信拜了兩拜,讚成地說“我也認為大王比不上他呀。然而,我曾經侍奉過他,請讓我說說項王的為人吧。項王震怒咆哮時,嚇得千百人不敢稍動,但不能放手任用有才能的將領,這隻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項王待人恭敬慈愛,言語溫和,有生病的人,心疼的流淚,將自己的飲食分給他,等到有的人立下戰功,該加封進爵時,把刻好的大印放在手裡玩磨的失去了棱角,舍不得給人,這就是所說的婦人的仁慈啊。項王即使是稱霸天下,使諸侯臣服,但他放棄了關中的有利地形,而建都彭城。又違背了義帝的約定,將自己的親信分封為王,諸侯們憤憤不平。諸侯們看到項王把義帝遷移到江南僻遠的地方,也都回去驅逐自己的國君,占據了好的地方自立為王。項王軍隊所經過的地方,沒有不橫遭摧殘毀滅的,天下的人大都怨恨,百姓不願歸附,隻不過迫於威勢,勉強服從罷了。雖然名義上是霸主,實際上卻失去了天下的民心。所以說他的優勢很容易轉化為劣勢。如今大王果真能夠與他反其道而行任用天下英勇善戰的人才,有什麼不可以被誅滅的呢?用天下的城邑分封給有功之臣,有什麼人不心服口服呢?以正義之師,順從將士東歸的心願,有什麼樣的敵人不能擊潰呢?況且項羽分封的三個王,原來都是秦朝的將領,率領秦地的子弟打了好幾年仗,被殺死和逃跑的多到沒法計算,又欺騙他們的部下向諸侯投降。到達新安,項王狡詐地活埋了已投降的秦軍二十多萬人,唯獨章邯、司馬欣和董翳得以留存,秦地的父老兄弟把這三個人恨入骨髓。而今項羽憑恃著威勢,強行封立這三個人為王,秦地的百姓沒有誰愛戴他們。而大王進入武關,秋毫無犯,廢除了秦朝的苛酷法令,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秦地百姓沒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據諸侯的成約,大王理當在關中做王,關中的百姓都知道這件事,大王失掉了應得的爵位進入漢中,秦地百姓沒有不遺憾的。如今大王發動軍隊向東挺進,隻要一道文書三秦封地就可以平定了。”於是漢王特彆高興,自認為得到韓信太晚了。就聽從韓信的謀劃,部署各路將領攻擊的目標。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八月,漢王出兵經過陳倉向東挺進,平定了三秦。漢二年(前101novel.com5),兵出函穀關,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韓王、殷王也相繼投降。漢王又聯合齊王、趙王共同攻擊楚軍。四月,到彭城,漢軍兵敗,潰散而回。韓信又收集潰散的人馬與漢王在滎陽會合,在京縣、索亭之間又摧垮楚軍。因此楚軍始終不能西進。
漢軍在彭城敗退之後,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叛漢降楚,齊國和趙國也背叛漢王跟楚國和解。六月,魏王豹以探望老母疾病為由請假回鄉,一到封國,立即切斷黃河渡口臨晉關的交通要道,反叛漢王,與楚軍訂約講和。漢王派酈生遊說魏豹,沒有成功。這年八月,漢王任命韓信為左丞相,攻打魏王豹。魏王把主力部隊駐紮在蒲阪,堵塞了黃河渡口臨晉關。韓信就增設疑兵,故意排列開戰船,假裝要在臨晉渡河,而隱蔽的部隊卻從夏陽用木製的盆甕浮水渡河,偷襲安邑。魏王豹驚慌失措,帶領軍隊迎擊韓信,韓信就俘虜了魏豹,平定了魏地,改製為河東郡。漢王派張耳和韓信一起,領兵向東進發,向北攻擊趙國和代國。這年閏九月打垮了代國軍隊。在閼與生擒了夏說。韓信攻克魏國,摧毀代國後,漢王就立刻派人調走韓信的精銳部隊,開往滎陽去抵禦楚軍。
韓信和張耳率領幾萬人馬,想要突破井陘關,攻打趙國。趙王歇和成安君陳餘聽說漢軍將要來襲擊趙國,在井陘口聚集兵力,號稱二十萬大軍。廣武君李左車向成安君獻計說“聽說漢將韓信渡過西河,俘虜魏豹,生擒夏說,新近血洗閼與,如今又以張耳輔助,計議要奪取趙國。這是乘勝利的銳氣離開本國遠征,其鋒芒不可阻擋。可是,我聽說‘千裡運送糧餉,士兵們就會麵帶饑色,臨時砍柴割草燒火做飯,軍隊就不能經常吃飽。’眼下井陘這條道路,戰車不能並列行進,戰馬不能排成行,行進的軍隊迤邐數百裡,運糧食的隊伍勢必遠遠地落到後邊,希望您臨時撥給我奇兵三萬人,從隱蔽小路攔截他們的糧草,您就深挖戰壕,高築營壘,堅守軍營,不要跟他們交戰。他們向前不得戰鬥,向後無法退卻,我出奇兵截斷他們的後路,使他們在荒野什麼東西也搶掠不到,用不了十天,韓信和張耳的人頭就可送到將軍帳下。希望您仔細考慮我的計策。否則,一定會被他二人俘虜。”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學說的刻板書生,經常宣稱正義的軍隊不用欺騙詭計,說“我聽說兵書上講,兵力十倍於敵人,就可以包圍它,超過敵人一倍就可以交戰。現在韓信的軍隊號稱數萬,實際上不過數千。竟然跋涉千裡來襲擊我們,已經極其疲憊。如今像這樣回避不出擊,強大的後續部隊到來,又怎麼對付呢?諸侯們會認為我膽小,就會輕易地來攻打我們。”不采納廣武君的計謀。韓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廣武君的計策沒有被采用,偵探回來報告,韓信大喜,才敢領兵進入井陘狹道。離井陘口還有三十裡,停下來宿營。半夜傳令出發,挑選了兩千名輕裝騎兵,每人拿一麵紅旗,從隱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隱蔽著觀察趙國的軍隊。韓信告誡說“交戰時,趙軍見我軍敗逃,一定會傾巢出動追趕我軍,你們火速衝進趙軍的營壘,拔掉趙軍的旗幟,豎起漢軍的旗幟。”又讓副將傳達開飯的命令。說“今天攻破趙軍以後會餐”。將領們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韓信對手下軍官說“趙軍已先占據了有利地形築造了營壘,他們看不到我們大將旗幟、儀仗,就不會出來攻打我軍的先頭部隊,怕我們到了險要的地方退回去。”韓信就派出萬人為先頭部隊,出了井陘口,背靠河水擺開戰鬥隊列。趙軍遠遠望見,大笑不止。天剛亮的時候,韓信設置起大將的旗幟和儀仗,大吹大擂地開出井陘口。趙軍打開營壘攻擊漢軍,兩軍對戰了很久。這時候,韓信、張耳假裝拋旗棄鼓,逃回河邊的陣地。河邊陣地的部隊打開營門放他們進去。然後再和趙軍激戰。趙軍果然傾巢出動,爭奪漢軍的旗鼓,追逐韓信、張耳。韓信、耳新已進入河邊陣地。全軍殊死奮戰,趙軍無法把他們打敗。韓信預先派出去的兩千輕騎兵,等到趙軍傾巢出動去追逐戰利品的時候,就火速衝進趙軍空虛的營壘,把趙軍的旗幟全部拔掉,豎立起漢軍的兩千麵紅旗。這時,趙軍已不能取勝,又不能俘獲韓信等人,想要退回營壘,營壘插滿了漢軍的紅旗,大為震驚,以為漢軍已經全部俘獲了趙王的將領,於是軍隊大亂,紛紛落荒潛逃,趙將即使誅殺逃兵,也不能禁止。於是漢兵前後夾擊,徹底摧垮了趙軍,俘虜了大批人馬,在泜水岸邊生擒了趙王歇。
韓信傳令全軍,不要殺死廣武君,有能活捉他的賞一千金。於是就有人捆著廣武君送到軍營,韓信親自給他解開繩索,請他麵向東坐,自己麵向西對坐著,像對待老師那樣對待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眾將獻上首級和俘虜,向韓信祝賀,趁機向韓信說“兵法上說‘行軍布陣應該右邊和背後靠山,前邊和左邊臨水’。這次將軍反而令我們背水列陣,說‘打垮了趙軍正式會餐’,我等並不信服,然而竟真取得了勝利,這是什麼戰術啊?”韓信回答說“這也在兵法上,隻是諸位沒留心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況且我平素沒有得到機會訓練諸位將士,這就是所說的‘趕著街市上的百姓去打仗’,在這種形勢下不把將士們置之死地,使人人為保全自己而戰不可;如果給他們留有生路,就都跑了,怎麼還能用他們取勝呢?”將領們都佩服地說“好。將軍的謀略不是我們所能趕得上的呀。”
於是韓信問廣武君說“我要向北攻打燕國,向東討伐齊國,怎麼辦才能成功呢?”廣武君推辭說“我聽說‘打了敗仗的將領,沒資格談論勇敢,亡了國的大夫沒有資格謀劃國家的生存’。而今我是兵敗國亡的俘虜,有什麼資格計議大事呢?”韓信說“我聽說,百裡奚在虞國而虞國滅亡了,在秦國而秦國卻能稱霸,這並不是因為他在虞國愚蠢,而到了秦國就聰明了,而在於國君任用不任用他,采納不采納他的意見。果真讓成安君采納了你的計謀,像我韓信也早被生擒了。因為沒采納您的計謀,所以我才能夠侍奉您啊。”韓信堅決請教說“我傾心聽從你的計謀,希望您不要推辭。”廣武君說“我聽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所以俗話說‘狂人的話,聖人也可以選擇’。隻恐怕我的計謀不足以采用,但我願獻愚誠,忠心效力。成安君本來有百戰百勝的計謀,然而一旦失掉它,軍隊在鄗城之下戰敗,自己在泜水之上亡身。而今將軍橫渡西河,俘虜魏王,在閼與生擒夏說,一舉攻克井陘,不到一早晨的時間就打垮了趙軍二十萬,誅殺了成安君。名聲傳揚四海,聲威震動天下,農民們預感到兵災臨頭,沒有不放下農具,停止耕作,穿好的,吃好的,打發日子,專心傾聽戰爭的消息,等待死亡的來臨。像這些,都是將軍在策略上的長處。然而,眼下百姓勞苦,士卒疲憊,很難用以作戰。如果將軍發動疲憊的軍隊,停留在燕國堅固的城池之下,要戰恐怕時間過長,力量不足不能攻克。實情暴露,威勢就會減弱,曠日持久,糧食耗儘,而弱小的燕國不肯降服,齊國一定會拒守邊境,以圖自強。燕、齊兩國堅持不肯降服,那麼,劉項雙方的勝負就不能斷定。像這樣,就是將軍戰略上的短處。我的見識淺薄,但我私下認為攻燕伐齊是失策啊。所以,善於帶兵打仗的人不拿自己的短處攻擊敵人的長處,而是拿自己的長處去攻擊敵人的短處。”韓信說“雖然如此,那麼應該怎麼辦呢?”廣武君回答說“如今為將軍打算,不如按兵不動,安定趙國的社會秩序,撫恤陣亡將士的遺孤。方圓百裡之內,每天送來的牛肉美酒,用以犒勞將士。擺出向北進攻燕國的姿態,而後派出說客,拿著書信,在燕國顯示自己戰略上的長處,燕國必不敢不聽從。燕國順從之後,再派說客往東勸降齊國。齊國就會聞風而降服。即使有聰明睿智的人,也不知該怎樣替齊國謀劃了。如果這樣,那麼,奪取天下的大事都可以謀求了。用兵本來就有先虛張聲勢,而後采取實際行動的,我說的就是這種情況。”韓信說“好。”聽從了他的計策。派遣使者出使燕國,燕國聽到消息果然立刻降服。於是派人報告漢王,並請求立張耳為趙王,用以鎮撫趙國。漢王答應了他的請求,就封張耳為趙王。
楚國多次派出奇兵渡過黃河攻擊趙國。趙國張耳和韓信來來回回地救援趙國,在行軍中平定了趙國的城邑,再調兵支援漢王。楚軍正把漢王緊緊地圍困在滎陽,漢王從南麵突圍,到宛縣、葉縣一帶,接納了黥布,奔入成皋,楚軍又急忙包圍了成皋。六月間,漢王逃出成皋,向東渡過黃河,隻有滕公相隨,去張耳軍隊在修武的駐地。一到,就住進可舍中。第二天早晨,他自稱是漢王的使臣,騎馬奔入趙軍的營壘。韓信、張耳還沒有起床,漢王就在他們的臥室裡奪取了他們的印信和兵符,用軍旗召集眾將,更換了他們的職務。韓信、張耳起床後,才知道漢王來了,大為震驚。漢王奪取了他二人統率的軍隊,命令張耳防守趙地,任命韓信為國相,讓他收編趙國還沒有發往滎陽的部隊,去攻打齊國。
韓信領兵向東進發,還沒渡過平原津,聽說漢王派酈食其已經說服齊王歸順了。韓信打算停止進軍。範陽說客蒯通規勸韓信說“將軍是奉詔攻打齊國,漢王隻不過暗中派遣一個密使遊說齊國投降,難道有詔令停止將軍進攻嗎?為什麼不進軍呢?況且酈生不過是個讀書人,坐著車子,鼓動三寸之舌,就收服齊國七十多座城邑。將軍率領數萬大軍,一年多的時間才攻克趙國五十多座城邑。為將多年,反不如一個讀書小子的功勞嗎?”韓信認為他說得對,聽從他的計策,就率軍渡過黃河。齊王聽從酈生的規勸以後,挽留酈生開懷暢飲,撤除了防備漢軍的設施。韓信乘機突襲齊國屬下的軍隊,很快就打到國都臨菑。齊王田廣認為被酈生出賣了,就烹殺了他,而後逃往高密,派出使者前往楚國求救。韓信平定臨菑以後,就向東追趕田廣,一直追到高密城西。楚國也派龍且率領兵馬,號稱二十萬,前來救援齊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齊王田廣和司馬龍且兩支部隊合兵一起與韓信作戰,還沒交鋒,有人規勸龍且說“漢軍遠離國土,拚死作戰,其鋒芒銳不可擋。齊楚兩軍在自己的土地上作戰,士兵容易逃散。不如深溝高壘,堅守不出。讓齊王派他的親信大臣,去安撫已經淪陷的城邑,這些城邑的官吏和百姓知道他們的國王還在,楚軍又來援救,一定會反叛漢軍。漢軍客居兩千裡之外,齊國城邑的人都紛紛起來反叛他們,那勢必得不到糧食,這就可以迫使他們不戰而降。”龍且說“我一向了解韓信的為人,容易對付他。而且援救齊國,不戰而使韓信投降,我還有什麼功勞?如今戰勝他,齊國一半土地可以分封給我,為什麼不打?”於是決定開戰,與韓信隔著濰水擺開陣勢。韓信下令連夜趕做一萬多口袋,裝滿沙土,堵住濰水上遊,帶領一半軍隊渡過河去,攻擊龍且,假裝戰敗,往回跑。龍且果然高興地說“我早就知道韓信膽怯。”於是就渡過濰水追趕韓信。韓信下令挖開堵塞濰水的沙袋,河水洶湧而來,龍且的軍隊一多半還沒渡過河去,韓信立即回師猛烈反擊,殺死了龍且。龍且在濰水東岸尚未渡河的部隊,見勢四散逃跑,齊王田廣也逃跑了。韓信追趕敗兵直到城陽,把楚軍的士兵全部俘虜了。
漢四年(前101novel.com3),韓信降服且平定了整個齊國。他派人向漢王上書,說“齊國狡詐多變,反複無常,南麵的邊境與楚國交界,如果不設立一個暫時代理的王來鎮撫,局勢就無法穩定。為有利於當前的局勢,希望允許我暫時代理齊王。”正當這時,楚軍在滎陽緊緊地圍困著漢王,韓信的使者到了,漢王打開書信一看,勃然大怒,罵道“我在這兒被圍困,日夜盼著你來幫助我,你卻想自立為王!”張良、陳平暗中踩了一下漢王的腳,湊近漢王的耳朵說“目前漢軍處境不利,怎麼能阻止韓信稱王呢?不如趁機冊立他為王,很好地對待他,讓他自己鎮守齊國。不然可能發生變亂。”漢王醒悟,又故意罵道“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諸侯,就要做真王,何必做個暫時代理的王呢?”就派遣張良前去冊立韓信為齊王,征調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楚軍失去龍且後,項王害怕了,派盱眙人武涉前往規勸齊王韓信說“天下人苦秦的暴政很久了,因此大家合力攻打它。秦朝破滅後,按照功勞裂土分封,各自為王,以便休兵罷戰。如今漢王又興師東進,侵犯他人的境界,掠奪他人的封地,已經攻破三秦,率領軍隊開出函穀關,收編各路諸侯的軍隊向東進擊楚國,他的意圖是不吞並整個天下不罷休,他貪心不足到這步田地,太過份了。況且漢王不可信任,自身落到項王的掌握之中多次了,是項王的憐憫使他活下來,然而一經脫身,就背棄盟約,再次進攻項王。他是這樣地不可親近,不可信任。如今您即使自認為和漢王交情深厚,替他竭儘全力作戰,最終還得被他所擒。您所以能夠延續到今天,是因為項王還存在啊。當前劉、項爭奪天下的勝敗,舉足輕重的是您。您向右邊站,那麼漢王勝,您向左邊站,那麼項王勝。假若項王今天被消滅,下一個就該消滅您了。您和項王有舊交情,為什麼不反漢與楚聯和,三分天下自立為王呢?如今,放過這個時機,必然要站到漢王一邊攻打項王,一個聰明睿智的人,難道應該這樣做嗎?”韓信辭謝說“我侍奉項王,官不過郎中,職位不過是個持戟的衛士,言不聽,計不用,所以我背楚歸漢。漢王授予我上將軍的印信,給我幾萬人馬,脫下他身上的衣服給我穿,把好食物讓給我吃,言聽計用,所以我才能夠到今天這個樣子。人家對我親近、信賴,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到死也不變心。希望您替我辭謝項王的盛情!”
武涉走後,齊國人蒯通知道天下勝負的關鍵在於韓信,想出奇計打動他,就用看相的身份規勸韓信,說“我曾經學過看相技藝。”韓信說“先生給人看相用什麼方法?”蒯通回答說“人的高貴卑賤在於骨骼,憂愁、喜悅在於麵色,成功失敗在於決斷。用這三項驗證人相萬無一失。”韓信說“好,先生看我的麵相怎麼樣?”蒯通回答說“希望隨從人員暫時回避一下。”韓信說“周圍的人離開吧。”蒯通說“看您的麵相,隻不過封侯,而且還有危險不安全。看您的背相,顯貴而不可言。”韓信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呢?”蒯通說“當初,天下舉兵起事的時候,英雄豪傑紛紛建立名號,一聲呼喊,天下有誌之士像雲霧那樣聚集,像魚鱗那樣雜遝,如同火焰迸飛,狂風驟起。這個時候,關心的隻是滅亡秦朝罷了。而今,楚漢紛爭,使天下無辜的百姓肝膽塗地,父子的屍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數不勝數。楚國人從彭城起事,轉戰四方,追逐敗兵,直到滎陽,乘著勝利,像卷席子一樣向前挺進,聲勢震動天下。然後軍隊被困在京、索之間,被阻於成皋以西的山嶽地帶不能再前進,已經三年了。漢王統領幾十萬人馬在鞏縣、洛陽一帶抗拒楚軍,憑借著山河的險要,雖然一日數戰,卻無尺寸之功,以至遭受挫折失敗,幾乎不能自救。在滎陽戰敗,在成皋受傷,於是逃到宛、葉兩縣之間,這就是所說的智儘勇乏了。將士的銳氣長期困頓於險要關塞而被挫傷,倉庫的糧食也消耗殆儘,百姓疲勞困苦,怨聲載道,人心動蕩,無依無靠。以我估計,這樣的局麵不是天下的聖賢就不能平息這場天下的禍亂。當今劉、項二王的命運都懸掛在您的手裡。您協助漢王,漢王就勝利;協助楚王,楚王就勝利。我願意披肝瀝膽,敬獻愚計,隻恐怕您不采納啊。果真能聽從我的計策,不如讓楚、漢雙方都不受損害,同時存在下去,你和他們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形成那種局麵,就沒有誰敢輕舉妄動。憑借您的賢能聖德,擁有眾多的人馬裝備,占據強大的齊國,迫使燕、趙屈從,出兵到劉、項兩軍的空虛地帶,牽製他們的後方,順應百姓的心願,向西去製止劉、項分爭,為軍民百姓請求保全生命,那麼,天下就會迅速地群起而響應,有誰敢不聽從!而後,割取大國的疆土,削弱強國的威勢,用以分封諸侯。諸侯恢複之後,天下就會感恩戴德,歸服聽命於齊。穩守齊國故有的疆土,據有膠河、泗水流域,用恩德感召諸侯,恭謹謙讓,那麼天下的君王就會相繼前來朝拜齊國。聽說‘蒼天賜予的好處不接受,反而會受到懲罰;時機到了不采取行動,反而要遭禍殃’。希望您仔細地考慮這件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韓信說“漢王給我的待遇很優厚,他的車子給我坐,他的衣裳給我穿,他的食物給我吃。我聽說,坐人家車子的人,要分擔人家的禍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裡要想著人家的憂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為人家的事業效死,我怎麼能夠圖謀私利而背信棄義呢!”蒯通說“你自認為和漢王友好,想建立流傳萬世的功業,我私下認為這種想法錯了。當初常山王、成安君還是平民百姓時,結成割掉腦袋也不反悔的交情,後來因為張黶、陳澤的事發生爭執,使得二人彼此仇恨。常山王背叛項王,狼狽的逃跑,歸降漢王。漢王借給他軍隊向東進擊,在泜水以南殺死了成安君,身首異處,被天下人恥笑。這兩個人的交情,可以說是天下最要好的。然而到頭來,都想把對方置於死地,這是為什麼呢?禍患產生於貪得無厭而人心又難以猜測。如今您打算用忠誠、信義與漢王結交,一定比不上張耳、陳餘結交更鞏固,而你們之間的關連的事情又比張黶、陳澤的事件重要的多,所以我認為您斷定漢王不會危害自己,也錯了。大夫文種、範蠡使瀕臨滅亡的越國保存下來,輔佐勾踐稱霸諸侯,功成名就之後,文種被迫自殺,範蠡被迫逃亡。野獸已經打完了,獵犬被烹殺。以交情友誼而論,您和漢王就比不上張耳與成安君了,以忠誠信義而論也就趕不上大夫文種、範蠡與越王勾踐了。從這兩個事例看,足夠您斷定是非了。希望您深思熟慮地考慮。況且我聽說,勇敢、謀略使君主感到威脅的人,有危險;而功勳卓著冠蓋天下的人得不到賞賜。請讓我說一說大王的功績和謀略吧您橫渡西河,俘虜魏王,生擒夏說,帶領軍隊奪取井陘,殺死成安君,攻占了趙國,以聲威鎮服燕國,平定安撫齊國,向南摧毀楚國軍隊二十萬,向東殺死楚將龍且,西麵向漢王捷報,這可以說是功勞天下無二。而計謀出眾,世上少有。如今您據有威脅君主的威勢,持有不能封賞的功績,歸附楚國,楚國人不信任;歸附漢國,漢國人震驚恐懼您帶著這樣大的功績和聲威,那裡是您可去的地方呢?身處臣子地位而有著使國君感到威脅的震動,名望高於天下所有的人,我私下為您感到危險。”韓信說“先生暫且說到這兒吧!讓我考慮考慮。”
此後過了數日,蒯通又對韓信說“能夠聽取彆人的善意,就能預見事情發展變化的征兆,能反複思考,就能把握成功的關鍵。聽取意見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決策失誤而能夠長治久安的人,實在少有。聽取意見很少判斷失誤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語去惑亂他;計謀籌劃周到不本末倒置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語去擾亂他。甘願做劈柴喂馬差事的人,就會失掉爭取萬乘之國權柄的機會;安心微薄俸祿的人,就得不到公卿宰相的高位。所以辦事堅決是聰明人果斷的表現,猶豫不決是辦事情的禍害。專在細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會丟掉天下的大事,有判斷是非的智慧,決定後又不敢冒然行動,這是所有事情的禍根。所以俗話說“猛虎猶豫不能決斷,不如黃蜂、蠍子用毒刺去螫;駿馬徘徊不前,不如劣馬安然慢步;勇士孟賁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決心實乾,以求達到目的;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閉上嘴巴不講話,不如聾啞人借助打手勢起作用’。這些俗語都說明付諸行動是最可寶貴的。所有的事業都難以成功而容易失敗,時機難以抓住而容易失掉。時機啊時機,丟掉了就不會再來。希望您仔細地考慮斟酌。”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背叛漢王,又自認為功勳卓著,漢王終究不會奪去自己的齊國,於是謝絕了蒯通。蒯通的規勸沒有被采納,就假裝瘋癲做了巫師。
漢王被圍困在固陵時,采用了張良的計策,征召齊王韓信,於是韓信率領軍隊在垓下與漢王會師。項羽被打敗後,高祖用突然襲擊的辦法奪取了齊王的軍權。漢五年正月,改封齊王韓信為楚王,建都下邳。
韓信到了下邳,召見曾經分給他飯吃的那位漂母,賜給她黃金千斤。輪到下鄉南昌亭亭長,賜給百錢,說“您,是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召見曾經侮辱過自己、讓自己從他胯下爬過去的年輕人,任用他做了中尉,並告訴將相們說“這是位壯士。當時他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殺死他嗎?隻不過是殺死他沒有意義,所以我忍受了一時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業。”
項王部下逃亡的將領鍾離昧,家住伊廬,一向與韓信友好。項王死後,他逃出來歸附韓信。漢王怨恨鍾離昧,聽說他在楚國,詔令楚國逮捕鍾離昧。韓信初到楚國,巡行所屬縣邑,進進出出都帶著武裝衛隊。漢六年,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高帝采納陳平的計謀,假托天子外出巡視會見諸侯,南方有個雲夢澤,派使臣通告各諸侯到陳縣聚會,說“我要巡視雲夢澤。”其實是要襲擊韓信,韓信卻不知道。高祖將要到楚國時,韓信曾想發兵反叛,又認為自己沒有罪,想朝見高祖,又怕被擒。有人對韓信說“殺了鍾離昧去朝見皇上,皇上一定高興,就沒有禍患了。”韓信去見鍾離昧商量。鍾離昧說“漢王之所以不攻打楚國,是因為我在您這裡,你想逮捕我取悅漢王,我今天死,你也會緊跟著死的。”於是罵韓信說“你不是個忠厚的人!”終於刎頸身死。韓信拿著他的人頭,到陳縣朝拜高帝。皇上命令武士捆綁了韓信,押在隨行的車上。韓信說“果真像人們說的‘狡兔死了,出色的獵狗就遭到烹殺;高翔的飛禽光了,優良的弓箭收藏起來;敵國破滅,謀臣死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安,我本來應當遭烹殺!”皇上說“有人告發你謀反。”就給韓信帶上了刑具。到了洛陽,赦免了韓信的罪過,改封為淮陰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韓信知道漢王畏忌自己的能力,常常托病不參加朝見和侍行。從此,韓信日夜怨恨,在家悶悶不樂,和絳侯、灌嬰處於同等地位感到羞恥。韓信曾經拜訪樊噲將軍,樊噲跪拜送迎,自稱臣子。說“大王怎麼竟肯光臨。”韓信出門笑著說“我這輩子竟然和樊噲這般人為伍了。”皇上經常閒暇時和韓信議論將軍們的高下,認為各有長短。皇上問韓信“像我的才能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皇上說“你怎麼樣?”回答說“我是越多越好。”皇上笑著說“您越多越好,為什麼還被我俘虜了?”韓信說“陛下不能帶兵,卻善於駕馭將領,這就是我被陛下俘虜的原因。況且陛下是上天賜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陳豨被任命為钜鹿郡守,向淮陰侯辭行。淮陰侯拉著他的手避開左右侍從在庭院裡漫步,仰望蒼天歎息說“您可以聽聽我的知心話嗎?有些心裡話想跟您談談。”陳豨說“一切聽任將軍吩咐!”淮陰侯說“您管轄的地區,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寵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發說您反叛,陛下一定不會相信;再次告發,陛下就懷疑了;三次告發,陛下必然大怒而親自率兵前來圍剿。我為您在京城做內應,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陳豨一向知道韓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說“我一定聽從您的指教!”漢十年,陳豨果然反叛。皇上親自率領兵馬前往,韓信托病沒有隨從。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隻管起兵,我在這裡協助您。”韓信就和家臣商量,夜裡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打算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後和太子。部署完畢,等待著陳豨的消息。他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韓信,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他。他的弟弟上書告變,向呂後告發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呂後打算把韓信召來,又怕他不肯就範,就和蕭相國謀劃,令人假說從皇上那兒來,說陳豨已被俘獲處死,列侯群臣都來祝賀。蕭相國欺騙韓信說“即使有病,也要強打精神進宮祝賀吧。”韓信進宮,呂後命令武士把韓信捆起來,在長樂宮的鐘室殺掉了。韓信臨斬時說“我後悔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以至被婦女小子所欺騙,難道不是天意嗎?”於是誅殺了韓信三族。
高祖從平叛陳豨的軍中回到京城,見韓信已死,又高興又憐憫他,問“韓信臨死時說過什麼話?”呂後說“韓信說悔恨沒有采納蒯通的計謀。”高祖說“那人是齊國的說客。”就詔令齊國捕捉蒯通。蒯通被帶到,皇上說“你唆使淮陰侯反叛嗎?”回答說“是。我的確教過他,那小子不采納我的計策,所以自取滅亡。假如那小子采納我的計策,陛下怎能夠滅掉他呢?”皇上生氣地說“煮了他。”蒯通說“哎呀,煮死我,冤枉啊!”皇上說“你唆使韓信造反,有什麼冤枉?”蒯通說“秦朝法度敗壞,政權瓦解的時候,山東六國大亂,各路諸侯紛紛起事,一時天下英雄豪傑象烏鴉一樣聚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傑都來搶奪它,於是才智高超,行動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蹠的狗對著堯狂叫,堯並不是不仁德,隻因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當這時,我隻知道有個韓信,並不知道有陛下。況且天下磨快武器、手執利刃想乾陛下所乾的事業的人太多了,隻是力不從心罷了。您怎麼能夠把他們都煮死呢?”高祖說“放掉他。”就赦免了蒯通的罪過。
太史公說我到淮陰,淮陰人對我說,韓信即使是平民百姓時,他的心誌就與眾不同。他母親去世了,家中貧困無法埋葬,可他還是到處尋找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讓墳墓旁可以安置萬戶人家。我看了他母親的墳墓,的確如此。假使韓信能夠謙恭退讓,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他在漢朝的功勳可以和周朝的周公、召公、太公這些人相比,後世子孫就可以享祭不絕。可是,他沒能致力於這樣做,而天下已經安定,反而圖謀叛亂,誅滅宗族,不也是應該的麼。
君臣一體,自古以來就很困難。韓信被蕭何相國看重而極力推薦給劉邦,因自己的策略而登壇拜為大將軍。濰水之戰半渡而擊,背水之戰拔趙幟易漢幟。歸於大漢一方,漢國加重了勝利的把握,歸屬楚國則楚國得以安定。最終卻是不考慮三分天下,以至於最後落了個高祖偽遊雲夢被貶的結局實在令人歎息。
喜歡答題從始皇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答題從始皇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