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麵溫度已經開始上升,洛雲宜把小孩抱到背簍裡坐好,背著他回家。
背簍底下放了一件舊衣服和兩片尿布,防止他在外麵拉了睡了。
到家沒多久,舒子英就背了半背簍胡瓜過來。
“這一批能摘的胡瓜都在這裡,嬸娘你看看夠不。”
舒子英拿起一個雕了一朵小花的竹筒杯子,給自己倒了杯水。
過來幫忙幾天,她終於沒那麼拘束了。
“夠了,暫時就要這些,稱了重嗎?”
舒子英點頭“十六斤多,我娘說算十五斤。”黃瓜市價是一文錢一斤,洛雲宜給的三文錢兩斤。
茄子最貴,市場價都得兩文,洛雲宜一斤多加一文錢。
畢竟這些黃瓜要是沒摘,重量還能長。
“那我現在去背紫瓜。”舒子英喝完水,把杯子放回去,背上背簍繼續出發。
紫瓜就是茄子。
茄子也可以做醬菜,但是洛雲宜這次打算切片曬乾,青黃不接的時候拿出來炒菜吃。
還有南瓜,嫩瓜摘下來切片曬乾,炒肉也好吃。
小石頭這會兒又睡著了。
洛雲宜乾脆把籃子放在堂屋門口,孩子放在裡麵睡覺。
隻在肚子上給他搭了一塊布巾。
把自製的蚊帳仔細地罩住籃子,然後坐在堂屋門前的屋簷下,準備開始清洗黃瓜。
(為了方便隻在介紹的時候用古代的名字,後文出現默認古人聽時自動翻譯成該朝代的稱呼)
十多斤,一共四十五根黃瓜。
換了一次水,洗了兩遍,洛雲宜把菜板菜刀都拿出來,一邊守著孩子,一邊切黃瓜。
一根黃瓜從中間切開,一分為四。
去掉中間的嫩籽部分。
這一部分當然也要仔細放好,等會兒空口吃也好,加白糖吃也不錯。
黃瓜不用去皮,去掉嫩芯部分之後,洛雲宜選擇再把黃瓜切成長度四五厘米,寬度一厘米左右的黃瓜段。
以後從壇子裡夾出來就能吃,不用到時候再改刀。
切好一盆之後,洛雲宜就用粗鹽醃黃瓜,起碼得醃一個小時以上。
把黃瓜裡麵的水分醃出來,才能進行下一步。
醃好第一盆,再坐下來慢慢地切剩下的。
她不怕麻煩,就怕自己沒事做。
在現代的時候她就願意動手嘗試新東西,來到這個陌生的時代之後,她更是不想讓自己太閒。
閒著就容易胡思亂想,還是讓自己保持著有事做,但不勞累的程度就剛好。
舒子英把茄子背回來之後跑回自己家裡把菜板菜刀拿過來,準備和洛雲宜一起切菜。
“你切茄子吧,我們爭取今天把它們都切出來。”
這幾天天氣好,像這樣的大晴天,最多兩天就能把茄片曬的透透的。
舒子英點頭,默默地開始動作。
雖然她很少做飯,但是切菜她是會的。
切茄片也不需要很多技術,注意厚度彆差太大就行。
同樣是先清洗,然後就坐下來慢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