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圓已經很少吃外麵的點心了。
從去年開始,一開始是洛雲宜自己做了點心,會給他們送一些。
自己製作的點心,不如外麵賣的那般甜,味道卻也不錯。
也不會吃完一整塊就覺得甜的發膩,總想找些茶水喝。
湯圓一開始還會想念外麵賣的點心,慢慢地就不再惦記。
後麵家裡來了何氏,做出的點心更加美味,湯圓都已經快忘記外麵的點心是什麼味道了。
不過他還是乖乖地揚起嘴角,跟外公道謝。
“乖孩子。”唐父摸摸他的頭,看到外孫如此大方得體,想也知道舒宴猶和其它舒家人對他是如何地儘心培養。
唐父心裡暗暗歎氣,若是唐見喜沒有死,他們兩家的情分一定會越來越深厚,真是可惜了。
“湯圓,該去奶奶那邊了,讓你劉奶奶帶你過去。”舒宴猶並沒有讓湯圓一直待在這裡。
唐父看不出湯圓的疏離,舒宴猶卻是看得一清二楚。
也不能怪湯圓對唐父客套,畢竟湯圓隻是個三歲多的小孩,誰對他好,他自然會親近誰。
唐家那邊,湯圓接觸多一些的也就唐母一人,彆的方麵暫且不提,唐母也是真心心疼這個外孫,唐父的心疼,都表現在言語上,沒有落到實處,湯圓跟他都沒怎麼見麵,怎麼能奢求一個孩子憑空對他有孺慕之情。
“好的,爹,外公,我先去奶奶那兒了。”湯圓這句話可比剛才的寒暄真情實感許多。
他喜歡去奶奶那兒,奶奶很好,弟弟也很好。
看著湯圓離開,舒宴猶才轉頭對唐父道“家裡來了位師傅,每天都會教孩子們練練拳腳,嶽父若是不忙,中午在家用午飯,下午讓湯圓陪陪您。”
唐父連連道“不忙,不能耽擱了孩子進步,不過湯圓年紀這麼小,學武會不會太辛苦?”
他像每一個望子成龍又擔心孩子太辛苦的家長一樣,一邊知道這事為湯圓好,一邊又舍不得讓孩子太辛苦。
“阿山師傅有分寸,不會讓他們太累的。”舒宴猶看過阿山教孩子們練習的過程。
湯圓這個年紀,正是打基礎的時候,父母不能因為心軟就拖孩子後腿。
“那就好,不過還是要讓孩子多讀書,讀書好才是真本事。”
世人皆重文輕武,唐父尤其如此,再厲害的武夫,也隻是一介武夫,沒有讀書人尊貴。
舒宴猶以前也有過類似驕傲的心理。
不過自從阿山開始教孩子們習武,他才慢慢發覺,想習得一身好武藝,或者就是單純想提高身體素質,其中需要花費的金錢和精力都是巨大的。
習武,需要好的老老師,配套的還有飲食,器械,藥材,場地,時間。
現在孩子還小,隻是比劃幾招,未來如果他們真的對這方麵感興趣,需要的花費,比科舉需要的金錢更多。
所以除了讀書,舒宴猶還需要考慮怎麼賺錢,他可不願意哪天孩子說想學什麼東西,自己拿不出錢。
教養孩子,還真不是給口飯吃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