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等待洛雲峰回歸的時間中,村裡開始熱鬨起來。
為了節約糧食,也為了節省柴火,冬日裡大家都很少出門走動,在家中緊閉門窗,少吹冷風,窩在被子裡,身上也暖和些。
但是無數男丁還是在獵獵冷風中裹上棉衣,家裡人咬咬牙煮一頓乾飯,用勺子挖了豬油炒菜,讓他們吃的飽飽的,肚子裡有點油水,把力氣養足。
若是此行前去遇到野豬,手上力氣也大些;若是遇到危險,也能有力氣逃跑,多一線生機。
如果不幸因此喪命,好歹臨死之前也是吃了頓飽飯的,不會做餓死鬼。
隻單獨給要進山的人準備充足的食物。
其餘的家人看著他吃,饞的直咽口水,也忍著不開口,也舍不得少看一眼。
畢竟能敞開肚子吃到飽,一年裡也遇不到幾天這樣的日子。
尤其是孩子們,冬日裡為了節約糧食,一天兩頓都是喝粥水。
一把大米,半碗玉米渣,一個紅薯切塊,加很多的水熬成一鍋稀粥。
勉強能混個水飽。
若是還餓,就喝水,還是喝涼水。
柴米油鹽醬醋茶,柴字最前,在村裡生活,柴火也要省著用。
晚上才會生火燒一小鍋熱水,一家人圍坐著一人喝上一碗,順便也暖和暖和身子,趕緊鑽進被窩裡睡覺。
睡著就不覺得冷了。
等吃完飯,一群人從家裡出發,去往大山下集合。
人缺糧食愛往山上跑,找尋可以充饑的食物。
山上的野豬沒了食物,也會往山下跑。
這兩日住在村尾的黃家在山林邊上看到野豬的身影,當時心裡怕的不行,卻是警惕又小心翼翼地盯著野豬,腳步慢慢往後撤,丁點兒聲音都不敢發出,就怕驚動了野豬。
等退回家中,趕緊把院門關上,叮囑家人不要出聲。
在院牆上搭著梯子往外看,等野豬離開,才敢往村長家跑。
野豬下山了,這不算什麼好事,說明山上的食物不多了,野豬需要去新的地方尋覓食物。
可是對於村民而言,特彆家中沒有多少存糧的人家,這是一場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挑戰。
要是能把野豬獵回家,就能解決食物緊缺的問題,而且還是帶著葷腥的肉食。
要是沒有成功捕獵,說不定會因此喪命。
不過還是隻有極少數人退縮。
野豬很少單獨一頭,都是成群若是真的讓野豬下山,村裡的老弱婦孺要是碰上了,傷亡是肯定的。
就是強壯的青年,單獨遇上野豬也難免傷亡,成功逃脫已是不易,要是能獨自一人捕獵野豬,那真的能被父老鄉親們交口稱讚。
洛雲宜沒有去湊熱鬨,阿山不在家,她們一家都是沒什麼戰鬥力的,去了也是拖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