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廳中落幕後,楊六郎首先找了過來“彭爺為何今天一聲不吭呢,呂掌櫃可是對您有恩,您老現在在這黎寨中可是大護法,說話是有分量的”;
彭成龍苦笑一聲“大護法,今天我說的話你也聽到了,我至少現在暫時還不想做這個大護法,而且,你看今天的情景,我就算吭聲有用嗎”接著又緩緩說道“阿麥的背叛,已經讓你們全麵被動了,不知道呂爺當初是怎麼看人的,唉”。
歎了口氣,彭成龍又道“難道你們不是有點欺人太甚了嗎”,楊六郎囁嚅到“這都是掌櫃的意思,其實後來我們也覺得不妥,但掌櫃的說還能這樣作兩次,再以後,這買賣不作也罷”。
彭成龍想到目前的世道情形,點點頭道“明白了,不過”他又長長歎了口氣道“回去以後,跟呂爺說一聲,千萬彆把彆人當傻子,哪怕是蠻夷之人,否則,最後吃虧的一定是自己”。
楊六郎聽了,沉思起來,彭成龍又道“好了,明天我跟你們一起走”,“就您老一人”楊六郎問道,“或許是,也可能是2人或3人,明天才知道”。
須臾,王文祥、伍氏道和王伯過來了,彭成龍說道“我知道你們來找我乾什麼,不想留下明天就一起走”,王文祥回道“彭爺,外麵的情形,現在大家都很清楚,出去尤其是我這樣的人出去,可以說是沒有什麼出路的,但是,留在這裡,私人物品和家眷未帶上,如何安心”。
“你要願意留下,你的私人物品和家眷我這次出去定當帶來,漢玉兄這段時間可以在這蠻荒之地開辦學堂,教化這些黎蠻,先前已有人在這辦過,隻是宋室末期,蒙元大舉入寇,先生們離去,故而中止了,至於如何辦,可以先去找二長老幫忙”彭成龍目光炯炯的看向王文祥,王文祥趕緊低下頭,作了一揖“既然彭爺有承諾,漢玉敢不應許”。
彭成龍回了一揖,又對伍氏道說道“你跟我的時候,高哥跟你說過什麼”,“高爺說,讓我忠心跟著您,凡事聽您老安排,不過現在聽說外麵形勢凶險,我也怕高爺萬一”伍氏道回複到,彭成龍皺了下眉頭“沒有什麼萬一,你要不放心的話,跟我回去一趟也好”。
這時,王伯忽然跪下,哭道“彭爺,蒙您老和吳爺不棄,收留我這苦命老殘之人,在家中不把我當下人,一直當親人一般,我王大郎這條命就是彭爺和吳爺的,我不放心彭爺你跟那楊六郎一行人回去,讓我這把老骨頭跟著您吧,而且,吳爺那邊如有變故,要來黎寨,我也好帶個路啊”;
彭成龍想了想,回道“好,那明日王伯和伍氏道跟我一起回去,其餘人都暫時留在這裡”。
且不說彭成龍如何收拾行裝和藥材,與呂世明駐寨的人如何交接,與楊六郎一行如何啟程回雷州,此時,山外,已是陰雲密布,對吳海軍、高建國、王濤和黃文斌來說,這注定是個難捱的6月和7月。
徐聞,達魯花赤闊不台對知縣頗為不滿,乾脆直接行文到湖廣行省,狀告知縣袒護南人,抗拒征兵征糧,行省大怒,查實徐聞確實沒能完成行省下達的征兵征糧之數後,立即下令罷免知縣,從北方漢人世侯家族中選人前來接替知縣之職。
新知縣未到任,但老知縣已被快馬通報免職,一時間,徐聞其他官吏,縣丞、管勾、學正等,個個在闊不台麵前噤若寒蟬,儼然他是這一縣之主,他立刻開始大規模清查人口糧食,連衙門中衙役、書吏、佐吏、文案等皆不能免,天天挨家挨戶征兵征糧,搞得徐聞雞飛狗跳、鬼哭狼嚎。
吳海軍也未能免除這所謂的清查,這天,學正忽然把吳海軍喊到簽押房,先讓他坐下,然後給他倒了一杯茶,搞得吳海軍莫名其妙,他趕緊站了起來,自打被學正大人賞識,做了這個文案以來,這是學正從未這樣對待過他這個下屬,他心中隱隱有些不安,果然,學正的聲音傳來“怎麼站起來了,玉山,坐啊”。
吳海軍有點忐忑不安,心想,是不是那個狗日的闊不台又羞辱這位學正大人了,其實老實說,吳海軍雖然看不起這文縐縐的前宋文人,但對他的人品和理學學識還是很佩服的,學正似乎猶豫了一會,終於開口道“玉山以前可是在宋軍中當過兵”,吳海軍有點茫然,入籍時不早就說過了嗎,怎麼今天學正又提起這事。
莫非,他忽然想起最近縣衙門都在傳,朝廷因對徐聞前幾個月的征兵征糧很不滿意,下令闊不台在徐聞掃地為兵,凡15歲以上35歲以下男子,隻要沒有功名在身或非朝廷正編官員的,無論衙役、書吏、佐吏、文案等,皆不能免,當然,世家大族裡有關係或願意使錢或在編官吏直接下屬走不開的除外。
但吳海軍顯然一條都夠不上,不過隻要學正大人提出請求,也不會征到他頭上,不過看今天這架勢,恐怕,果然,學正大人說道“玉山是心懷大誌之人,絕非一小小文案所能牽絆,玉山既有過前宋殿前司從軍經曆,朝廷如今又在征兵,今日兵士地位遠高於前宋,以玉山之能,隻要能沙場建功,榮華富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吳海軍冷笑一聲,不等他說完,直接問道“何時報到”,“不急不急,先去千戶所報到,一個月後等行省下集結號令”學正趕忙回複,“多謝大人栽培,玉山這就去報到,在下告辭”吳海軍站起身來作了一揖,轉身頭也不回的大步而去。
吳海軍離開簽押房,也不回小院,直接便走向千戶所,一路上,都是被傳召或得到通知前去報到的被征人員。
元代兵役製度嚴苛,一旦征召之人沒報到或逃亡,其全家都將受到連坐,駐地管轄官員亦要問責,戰場軍紀更為嚴酷,因此至少元代前期,征兵逃亡之事比較少,戰場上除少數漢軍和簽軍外,各軍戰鬥力都是很強,跟宋軍幾乎形成鮮明對比。
此刻,走在往千戶所報到的路上,吳海軍想的是怎樣儘快離開此地,到哪裡去安身,正在思考,忽然,一個聲音叫道“吳文案,這是要去哪裡,莫非文案也”,吳海軍抬頭一看,原來是衙門中一個老兄弟王大義和另外幾個年輕衙役。
“你們”吳海軍有點茫然,“唉,玉山老弟不知道嗎,那闊不台到處征兵,15歲以上35歲以下男子,皆不能免,衙役、書吏、佐吏、文案亦不例外,我等都在被征召之列啊,媽的”那叫王大義的老衙役憤憤罵道。
“那那張大個呢”吳海軍又問道,“他,人家家裡有的是錢,跑到路城裡去把關係買通了,隻有我們這些既無關係又無錢的窮鬼去送死,操他媽的,什麼世道”王大義提起這事,更加來氣了;
“嗬嗬,兄弟們,我們未必就隻有給蒙韃子送死這一條路”吳海軍冷笑道,他一氣之下,把元廷說成了“蒙韃子”,不過這幾個都是親信兄弟,倒也沒人在意,“哦,玉山老弟什麼意思”王大義有些不解,“都先進去報道吧,晚點到我小院裡來,我跟兄弟們說”吳海軍拱了拱手,大步走進了千戶所。
晚上,小院裡燈也沒點,一間廂房裡席地坐了6個人,中間點了個很小的火折子,吳海軍坐在中間,“玉山兄,你今天白天那話是什麼意思”一個小名劉三的年輕衙役問道,“諸位以為這元廷如今情形如何”吳海軍先沒回答他的問話,而是向眾人發問。
“很強大啊,開疆拓土,所向無敵”王大義想了一下,老老實實的回答,眾人也點點頭,“嗬嗬,這隻是表象”吳海軍說道“昔年隋煬帝的大軍也曾所向無敵,敗突厥、吐蕃,滅吐穀渾,又修大運河,三征高麗,強不強大”,“這”眾人不知如何回答,“可惜知世郎一出,大隋立刻土崩瓦解,作鳥獸散”吳海軍緩緩道“不行仁義,不得民心,如何能長久”。
眾人都點了點頭,“可是如今並無民變”劉三囁嚅道,“如今有民變也起不到什麼作用,宋末以來,南方年年征戰,早已是掃地為兵,青壯為之一空了,便有民變,也儘是老弱婦孺,隻需數千漢軍,便可旦夕敉平,因此,此時不要指望什麼民變了”吳海軍說道。
“那,那不去應征豈不是等死”王大義急道,“元廷一定會走上秦隋的末路,隻是要一個比較長的時間,需要等待機會,眼下我們也並非無路可去”吳海軍緩緩道“南方海島之上”,“陸複宋”一個原在宋軍中作過夥長的衙役道。
吳海軍搖了搖頭“哪裡需要那麼遠,何況那些遺老遺少也不能成事,我們直接渡海而過即到”,“瓊州”劉三驚道,“那地方我知道”王大義接道“那地方名為瓊州路,其實是宣慰司直轄之地,島上大部分地方為黎人占據,朝廷允其自治,不過乾寧、儋州也有官府”“我們就去黎寨安身”吳海軍斬釘截鐵道。
“啊,這”眾人沒有反應過來,吳海軍又接著道“那地方雖說如今民未教化,還是蠻夷之地,可謂窮山惡水,但那裡糧食充足,又有我兄弟在那裡屯鹽,且黎人擅於織錦,隻要教其紡紗織布,必能保衣食充足;
諸位都是有才有誌之人,且我那兄弟與黎寨多有交往,已帶有數十人在那裡教化山民,若諸位同心協力建設黎寨,假以時日,富庶不會亞於江南,到的那時,若元廷仍強,我們蟄伏待機便是,若元廷勢微,則出山以爭天下,成萬古之業,何不快哉”。
一番話說的眾人個個動容,不過有一人卻道“我還是不去黎寨了,我準備去海康,我在那裡還有親戚,看能不能再找點路子免了這征役”眾人頓時變色,隻有吳海軍點了點頭“兄弟們自願,我不強求,不過此事事關眾兄弟生死,今晚之事千萬莫要外傳”,“那是當然”那人緊張地看了看眾人,連連點頭,吳海軍揮了揮手,那人逃也似的跑出了院子。
那人剛走,王大義緊張道“就這麼讓他走了,萬一”,吳海軍擺了擺手“我相信這兄弟的為人,何況,我們隻是胡侃,他沒有證據,而且我們也都到千戶所報過到了,他能告我們什麼,更何況”
頓了頓,吳海軍又說道“學正大人問詢與我,我要不答應應征他也沒辦法,何況我還救過他,今日慨然應允,他必心中有愧,若有人告我,無論告到哪,隻要在此地,他必想辦法駁回”。
王大義點了點頭“玉山老弟心計深遠,一切儘在掌握,舉重若輕,當世之人難及啊”,吳海軍苦笑了一下“要真是那樣就好了”,這時,劉三又問道“玉山兄所說兄弟,莫非是你那跑行商的彭兄弟哦不,彭爺嗎”,“正是”吳海軍回道,眾人都點了點頭。
“你那彭兄弟我們弟兄都見過,深謀遠略,臨機應變,確是人中龍鳳”王大義年紀不小,也見過不少人,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有他接應,那我們就放心了”,“但現在我等卻要先停留幾日,我那兄弟這幾日便從瓊州回來,我們要先接應他一下”吳海軍邊說邊看向劉三“衙役軍器庫裡可有製式兵器,你看管衙役庫房,應該知道吧”。
“有倒是有,可都有些年頭了,很多兵器早已鏽蝕,不知還能不能用”劉三皺了皺眉,“那你看看有沒趁我們兄弟手的,好一點鏽的不厲害還能用的兵器,弄幾套出來,我們以備萬一”吳海軍的眼睛裡似乎射出光來。
喜歡重生之再造華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之再造華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