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高建國跟4人合議共赴瓊州後2日,行省的公文到了路府,王文清被免職,賞銀百兩養老,一個北方漢人世家史家之人接替了他的位置,公文宣到王家,剛進9月的天氣在王家卻顯得格外陰冷。
晚上,釧兒從父親家回到了自家,“父親讓你明天過去一趟”釧兒直話直說,“嶽父大人同意了”高建國問道,釧兒點點頭“不然怎麼會讓你冒著被監視的風險直接上門呢,父親想跟你商量下細節”。
高建國苦笑著搖了搖頭“早做決定也就沒今日這些事了,可惜我也是優柔寡斷了,沒聽吳玉山的話,如今想走儘然變得如此困難,唉”長長歎了口氣,又回道“好的,我明日一早過去泰山府上”。
當晚,洪書吏、黃衙役等4人又登門上來,高建國與他們到內堂密談,“諸位兄弟,準備如何”高建國開門見山,“我這邊有6個在征召之列的衙役兄弟願意跟高哥一起去往瓊州黎寨,這些年戰火連連,他們也都沒什麼家人了,可以放心”黃衙役回複到,“戰火連連,是啊,唉,好好”高建國感歎了一下說道。
“書吏這邊雖然也有不少在征召之列的,但是大多有家室,不太放心跟他們商議,而且”洪書吏頓了頓又說道“他們認為自己去軍中也大抵是作書辦之類,一般來說性命應該無憂;
但如逃亡,則性命難保不說,還可能牽扯到家人,所以我打聽了一下之後,隻跟兩個沒什麼家人且對朝廷哦不元廷很憤慨的書吏商議了一下,他們也沒問題”。
高建國點了點頭“我們有可能會受到察罕那廝的追捕,你們都準備兵器了沒,有沒敢拚殺的勇氣”,黃衙役道“我等既然作出如此選擇,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了,何況,大家本是捉拿盜賊的衙役,使用兵器不在話下”,“我們這幾個書吏雖是書生,但也並非不尚武,起碼我跟那兩位還是敢動刀兵的”洪書吏也堅決的說道。
高建國點了點頭“這幾天大家就去分頭做好準備,兵器、吃的喝的用的、一應自己的用品都準備好,隨時聽我傳訊一起走”,“我們是一直躲在黎寨嗎”一個年長些的衙役問道。
“黎寨隻是我們暫時的安身之所,我們可以教化黎人、訓練寨兵、儲積糧草食鹽,一旦形勢有變,就殺出黎寨,先據有瓊州路,然後與元廷議和或武力割據海南宣慰司,總有一天,必能北伐中原,驅除胡虜,恢複中華”高建國充滿信心道,幾個人全部心潮澎湃齊聲答道“願聽高哥號令”。
翌日一早,高建國便去往王家,佯裝監視的蔣疤子立即跑去報告仇五;“你都看清楚了”察罕緩緩問向仇五,仇五點點頭“除了那蔣疤子,卑職還布有監視的眼線,報告的結果都是一樣”,察罕點點頭“看來這蔣疤子還是可以用的,你今後就把他帶在身邊,假以時日,必不會虧待於他”,“卑職替蔣疤子謝過大人”仇五連連點頭。
察罕思考了一下,說道“這高天照與這許多人串聯,是要造反麼,即使帶這些征召之人逃亡,也是重罪,滿門抄斬是跑不了的,還有,他今天一早又去了王家是嗎”,仇五點點頭“應該也是去串聯,難道這王家也想跟這高某人一起”話還沒說完,察罕又問道“若是州城出現大變故,你這裡能有多少衙役參與追捕”。
“大人明鑒,州衙目前隻有101novel.com0多衙役了,大多老弱病殘不堪用,幾次征召,青壯隻有不足50人,但那高某人和王文清在衙門資曆很深,多有與這兩人交好的;
而卑職因過往名聲不好,衙門中人少有願隨卑職的,若是追捕高、王二家人,怕是多有不願參與者,定要令其參與,也是偷懶畏縮,逡巡不前,反而會誤大事”仇五老老實實回答。
察罕點點頭“你倒有自知之明,直說吧,能有幾個信得過的青壯衙役參與追捕”,“這,這最多十十來個吧”仇五戰戰兢兢的說道。
察罕點了點頭,說道“你給我帶封書信給千戶所新來的吳千戶,那吳千戶本是女真人,取的漢名,與我關係非淺,你去找他,稱吳千戶即可,然後把書信交給他,他自然明白”,說罷就在簽押房中寫起了書信,須臾,便將書信寫完封好,交給了仇五。
王家內堂,高建國見到王文清,深深一揖“小婿拜見嶽丈大人”,“天照不需多禮,坐下吧”王文清說完便喚來下人“送茶上來後便將大門與內堂之門都關上,有人來訪就說我身體感恙,不方便見客,改日再來”,“是,老爺”下人答應一聲便走了。
“天照所言果是不虛,這朝廷不元廷確實是要清理整肅我等了”王文清歎了口氣,高建國剛要回話,下人端茶上來,高建國隻好把話打住,下人走後,高建國喝了一口茶說道“元廷如今四方用兵,漢臣多是意見相左之人,且自李檀、王文統之事後,忽必烈和蒙元大族對漢人甚為忌憚,更何況是他們眼中的南人南奴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高建國也不忌諱,直呼皇帝姓名,王文清也不為意,問道“那依天照看,將來形勢如何”,“南方必將赤地千裡,青壯為之一空,糧草為之一淨,遍地老弱與孤兒寡婦,至於官員,最多是讓一些北方漢人世家大族派人來南方與色目人和蒙人一同為官,南人將會被清理革職迨淨”高建國肯定的說道。
“如此,朝廷哦不元廷,不怕南方動蕩麼”王文清似乎還有些幻想,“嗬嗬,動蕩,老弱孤寡遍地,如何動蕩,即便數十萬眾,也隻需萬餘漢軍與衙役,旦夕敉平,都無需從北方調探馬赤軍和怯薛大軍南下”高建國冷笑道,“那不怕殺戮太重有失仁義嗎”王文清似乎仍不甘心。
高建國又是一聲冷笑“仁義,前宋未亡之時,尚有‘願我大軍秋毫無犯,勿傷百姓一人’的說法,滅宋之時倒也作出了些樣子,而今,南方已平,行省分割且監控嚴密,官員大批撤換,駐軍虎視眈眈,如今叛亂,還哪有什麼仁義可講,即便茅草過火、石頭過刀,蒙元也在所不惜”。
“嘶”王文清倒抽一口冷氣,不過想想也有道理,搖了搖頭又問道“那如之奈何”,“嶽父大人,為今之計,隻能先找地方安身,待蒙元暴政至天怒人怨之時,便可振臂一呼、驅除胡虜、恢複中華了”高建國堅決的回答。
“那又為何非去瓊州安身呢”王文清不解道,“我知道嶽父大人想去陸複宋避禍,但以小婿看來,那些前宋遺老遺少皆是庸碌之輩,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且前宋政製混亂,已不能應對當前之勢;
又有權臣大家族壟斷朝綱,軍心民心皆已不堪用,不說蒙元,能否擊退來犯的馬來番和爪哇,都成問題,去了也是死地,瓊州乃是宣慰司管轄之地,行省之令可擇而聽之;
島上黎人勢強而蒙元勢弱,且一再征兵征糧,已幾無可守禦之兵,而黎寨寨兵大多青壯,若加以訓練,可成一支精兵,且黎寨不缺糧食食鹽,這一點上次已跟嶽父大人說過,一旦有變,可出黎寨精兵,席卷全島,再不濟亦可守寨自立”高建國肯定的回複到。
王文清點點頭“天照計劃,當真天衣無縫,隻是我等漢人,如何與那黎獠相處呢”,“自前宋以來,黎獠已多有開化之勢,前幾日小婿也跟嶽父大人您說過,天照已有眾多兄弟朋友在黎寨,教化黎人,嶽父乃飽學之士,想必對教化蠻夷亦是義不容辭,且嶽父有治政大才,何愁沒有用武之地”高建國誠懇的說道。
王文清又點了點頭“就依天照,去瓊州,然則何時啟程”,“最多五日”高建國想了想道,“五日”王文清有些愕然“這一大家子收拾也得好幾日,還要托人去辦路引,這房子以及房中帶不走的財物亦需處理,五日哪裡行”,高建國心裡發苦“那嶽父大人需要幾日成行”,“這,最少也得半月時間”王文清想了想道。
“半月”這回輪到高建國愕然了“嶽父,一旦定下就要加急處理家中事務了,上次小婿跟您說起時,認為元廷清理整肅到此地尚需2月,如今半月未到,行省公文便到了府上,元廷此次決心力度之大,小婿亦不能預估,今日小婿到府上,那察罕必已知曉,拖得一日危險便多一分,請嶽父明察”。
王文清想了想,說道“天照之言確是金玉良言,但老夫奔走半生,方有此家業,豈能說走就走,罷罷,待我與三兒再商議商議吧”,說罷端起了茶碗。
回到自己家,高建國急的團團轉,他已經看出來,那察罕必不肯善罷甘休,攔截追捕在所難免,很可能還會請求千戶所出兵,想到這,高建國簡直感到絕望。
這種情況下,他恨不得今晚就走,可他也知道那嶽父大人的三兒,嶽父本有六子,三子夭折,餘下三子,大兒在6年前自願投身宋軍,想保家衛國,後隨文相公轉戰江西行省,去年文相公兵敗後,一直下落不明,二子3月前剛被元廷征召,已在趕往雲南的路上,家中隻剩下這個三子。
這3子倒是都沒成什麼大器,但前兩子還大概知道禮義廉恥,也頗為仗義,這三子從小嬌慣,不學無術,拈花惹草,倒像高衙內一般人物,如此大事,豈可與這等小兒商議。
高建國長長的歎了一口氣,心裡下定了決心,五日後,不管老丈人作何決定,自己和兄弟們都一定要走,至於釧兒,願意跟著自己就一起走,非要跟老丈人那就讓她先回娘家。
主意拿定,高建國叫來釧兒,夫妻兩麵對麵坐著,半天沒有吭聲,釧兒看著高建國的臉色,心裡踹踹不安,不知道該從何問起,摸了摸日漸鼓起的肚子,鼓足勇氣道
“夫君今日去父親家中,可是碰到為難之事”,“唉”高建國長歎一聲,本來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釧兒說起,現在見釧兒直接發問,當下也不隱瞞,將與王文清的對話一五一十的告知了釧兒。
釧兒聽了,眉頭緊鎖“父親之慮,倒也確實,隻是如今局勢如夫君所言,已是千鈞一發,稍有遲誤,必是全家儘沒,如此關頭,父親卻還要與我那無賴三哥商議,不怕那無賴三哥告發嗎”;
“你說什麼,告發”高建國臉都白了,“也許,應該不會吧,這可關係到全家老小的性命啊,我那三哥再渾,也不至於如此不知輕重吧”釧兒也有點害怕道。
一聽這話,高建國更是下定了決心“我既然答應嶽父大人五日,那就五日,大不了魚死網破,但是五日後,嶽父如仍不啟程,請恕天照先行一步,釧兒如果願意走,那就五日後夜半時出發,如果不願意,你明日便可去嶽父大人家中暫避”,釧兒想了想,堅決的說道“我隨夫君,天涯海角,永不相離”。
“好好,天照這裡謝過娘子”高建國說罷起身深深一揖,“夫君,不必這樣,釧兒可以沒有父親兄弟,隻要與夫君在一起便好”釧兒已是淚如雨下,高建國喉頭也哽咽了,嘶啞著嗓子說道“我高建國在此立誓,今生今世,與王釧兒同生共死,永不相背”夫妻兩緊緊抱在了一起。
喜歡重生之再造華夏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之再造華夏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