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已經過了善州,阿合布、禿麻等將聚在阿術大帳內,正在沙盤模型前爭論,這時,帳外一個斥候翻身下馬,送來了一份來自涼州的塘報;
阿術拆開一看,哈哈大笑道“出伯果然是我蒙族的好兒郎,海都在甘、涼大敗,損兵4萬餘,在南線也被鎮南王和八思巴擊敗,損兵約2萬,海都此次共損兵6萬餘,不得不撤軍,這次,海都可是實實在在大敗了”。
“哪裡比得上樞密大人3000裡奇襲,摧毀海都多年的經營和儲備,如此,海都恐怕幾年內都難以犯境,如再以大兵壓之,海都恐怕隻好從沙州、善州和庭州撤退,那時,朝廷將再收複西域千裡之地,樞密必能得今上青睞,封王指日可待”禿麻連忙接過來;
“末將等恭喜樞密”阿合布也趕緊接道,阿術擺擺手道“封王非我願,隻想多為國家和皇上出力”,又是一陣奉承和謙遜後,阿術指著沙盤道“先看看我們從哪撤回吧”。
“末將建議從大路走庭州,然後回甘州”禿麻道“庭州和善州都是那海都在前線屯物資之地,此時庭州必定空虛,我們還可以再去劫掠一番”;
“哈哈,庭州距前方隻有500餘裡,既然是屯物之地,不可能不派重兵看守,一旦久攻不下,海都大軍數日內便可從前方返回,我們可有活路”阿術搖了搖頭道,“海都不是從涼州撤退了嗎,怎麼會又到甘州呢”禿麻問道。
“海都用兵,向來詭詐,他此次出兵,善州物資早已用完,因為善州扼海都南線和北線交彙之處,因此,海都既要在北線進攻,又要在南線防守,從善州取用物資都是最方便的;
所以,他不可能再走善州,如此,他就隻有率兵北上甘州,到離甘州不算太遠的庭州取用物資,沒有物資,他怎麼撤回王庭呢,所以,我們走庭州撤回,一定是死路一條”阿術說道,他的分析有理有據,眾將聞聽都不住點頭。
“那我們走哪裡”阿合布問道,“問得好”阿術笑道,指著沙盤上善州往南一點的方向說道“越過善州,走這裡星星峽,回涼州”。
涼州往北百餘裡之處,海都大帳,海都長子阿隻吉、愛將好都等人圍在沙盤前,“我們再往西北走101novel.com0裡,就能到達甘州與庭州中部,叔父和諸王也在那裡等候,我們與他們彙合後,到庭州取用物資,就可以回王庭了”長子阿隻吉說道,眾將也紛紛點頭。
“不,那樣就太便宜阿術他們了,本王一定要讓阿術和他的怯薛軍付出代價”海都否定了長子的提議,“那父王的意思是”阿隻吉問道,“你們覺得阿術會走哪條路撤回”海都問道,“這”幾個人麵麵相覷,“根據以往的經驗,阿術會選擇最安全的路撤回,所以,末將認為,他會走大路,穿庭州回甘州”好都說道,幾個人都點了點頭。
海都搖搖頭“這是最安全的路線嗎,我們從善州帶來的物資已經消耗迨淨,阿術會不清楚,而我們想撤回王庭就必須要補充物資,哪裡還有物資補充,隻有庭州”;
“那”阿隻吉囁嚅道,“我們大軍會集結到庭州補充物資後才能撤返,難道他想跟我們的大軍迎頭相撞,他雖然還有幾萬怯薛軍,可我們諸王加起來還有至少17萬大軍,阿術會一點都不知道,不去考慮嗎”;
海都邊說邊指著沙盤道“最安全的路,反倒是回涼州的小路,他會越過善州,從這裡回涼州”,“哪裡”阿隻吉問道,“星星峽”海都冷冷的吐出3個字。
“那父王準備”阿隻吉問道,“在這裡全殲阿術”海都不理會眾人的驚訝,繼續說道“阿隻吉馬上去甘州到庭州之間,找到北路大軍,讓你叔父坎哥把我們的嫡係2萬人全部帶去星星峽,其他諸王繼續去庭州等我們,本王要在星星峽集結9萬大軍,一舉全殲阿術”;
“可是王爺,我們去星星峽還有100多裡,從那裡再轉向西北方向的庭州,有近600裡路,我們的補給”好都囁嚅道,“阿術不是帶了不少搶來的物資嗎,如果阿術不從星星峽走,我們就準備全軍葬身戈壁大漠吧”海都望著眾人道
“害怕的狐鼠現在就可以走,想作蒼鷹的就跟我去星星峽”,接著海都斬釘截鐵、一字一句的說道“要麼全殲阿術,要麼全軍覆沒”。
星星峽,位於善州東南方向,是西域通往涼州的要道之一,說是峽,其實隻是一片連綿的雅丹地貌形成的戈壁罷了,由於這一片地區的雅丹地形大約有50多裡處於相連的狀態,形成類似內地山穀的形狀,故被稱為峽,其實真跟內地的峽穀相比,這裡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大道了;
除了入口處稍顯狹窄,隻能容6、7匹馬並行外,越往前走越寬闊,到了出口處,已經成了可並行數十匹馬的寬闊大道,在這裡攔截或堵住敵人,至少在內地看來,完全是不可能的事。
阿術也是這樣想的,當所有人馬都全部安全進入穀口後,阿術稍稍放下了心,至於兩側的高地,儘管因道路寬闊,占領高地對穀內行軍的軍隊也產生不了多大威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但為了安全起見,阿術還是派出了2個萬戶隊,每個萬戶各帶所部4000騎共8000騎延兩側高地行進,為避免搶來的馬匹駱駝全部擠進穀裡造成行軍不便,阿術讓這2個萬戶各帶了不少馬匹駱駝從兩側高地走。
但馬匹駱駝物資太多雖然會影響穀裡行軍,但在高地也一樣會延緩行軍,甚至還帶來了一些混亂,但阿術卻並沒怎麼在意,在他看來,海都絕不會傻到在補給即將斷絕的情況下不趕緊回庭州,反而繞道100多裡跑到這星星峽來,這完全是置大軍於絕境的作法,所以,沒有人會這麼乾,何況是一向擅於用兵的海都。
阿術按照常理推斷的本來也沒什麼錯,但他忘了,他此次麵對的是在西北至今從無一敗的海都,自從忽必烈奪得大汗和皇帝之位後,以海都為首的窩闊台一係已經把他恨到了骨子裡,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忽必烈的招撫和議和屢屢失敗的原因。
海都當然知道雙方實力差距巨大,因此他用兵都以奇、險著稱,導致元廷在西北的用兵始終敗多勝少,尤其麵對他本人時,從未能勝,最多打平。
元廷長年以幾倍於海都的實力,不僅未能進軍西域,反而搞的甘青防線屢屢失守,導致河西危急、關隴震動,結果元廷隻能始終以大兵屯駐西北,這也是導致忽必烈不得不一直在內地橫征暴斂的一個重要原因;
海都也清楚這些,他相信,隻要內地起來反抗並造成元廷混亂,他們的機會就來了,不過,這一次,海都卻是冒了前所未有的大險,彆說阿術了,所有人甚至他的長子和弟弟、愛將都不相信他會這麼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