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帝國嶺北行省北部,窩闊台一係諸王的大本營—汗王王庭。
十月的西域,已是大雪紛飛,王庭的一個巨大的王帳內,圍著一圈王公,炭火烤的王帳內暖洋洋的,主座上端坐一個滿臉絡腮胡的大漢,正是窩闊台這一係的汗王—海都。
海都已經喝得半醉,他斜著眼看著座位上的諸王,心裡卻在歎氣這些人個個鼠目寸光,胸無大誌,窩闊台這一係的輝煌,不知道何日才能實現。
過去二十多年來,他屢屢興兵,發誓跟大帝不共戴天,本來拖雷係的阿裡不哥,曾經跟他這一係達成過和議,但隨著大帝擊敗阿裡不哥,號稱“薛禪汗”,一切都變了。
他跟大帝個人其實沒有什麼恩怨,但是自從蒙古大汗的主脈從窩闊台係變為拖雷係後,這兩係以及圍繞這兩係的鬥爭,就成為整個蒙古帝國最大的內鬥了。
年輕時,因為實力不濟,他也曾想放下恩怨,跟拖雷係的王公們改善關係,得到了繼位大汗阿裡不哥的支持,當時,爭奪大汗之位的僅拖雷係就有兩人—阿裡不哥和大帝。
為了得到窩闊台一係的支持,或者起碼在跟大帝爭奪時,這一係不要在後方挑起戰事,阿裡不哥開出了非常優惠的條件,窩闊台一係不僅將得到整個嶺北行省,還能得到青藏宣政院的地盤,同時甘肅東部和整個隴西甚至川北,都可以讓給窩闊台一係。
雖然這個條件還達不到重奪窩闊台一係輝煌的結果,但是,如果能夠實現,那以海都為首的窩闊台諸王,無疑將成為除入主中原的元帝國以外,蒙古諸部中最強大的存在。
可惜,阿裡不哥敗了,大帝完全不認那個什麼和議,彆說甘肅東部、隴西和川北了,青藏宣政院也沒他們啥事,更過分的是,連他們一直居住的甘肅西部、河套平原和青海北部,也被大帝收回。
大帝還沿著整個嶺北的外圍,沿青藏、甘西、河套設置了一係列的城堡、衛所和防線,不惜動用帝國近半的資源和兵力,維持這些衛所和防線,甚至,有幾次,還越過防線,深入嶺北,意圖將他們一網打儘,起碼要打到他們臣服為止。
在這種情況下,窩闊台的子孫隻好奮起反擊,海都就在那時候被諸王議政會推舉為汗王,帶領這一係向大帝抗爭。
不過,隨著海都屢戰屢勝,威望不斷提高,那個諸王議政會實際已被廢除,這裡,就是海都說了算,有不願聽命的,哪怕是王公貴族,海都也毫不客氣,3年前阿術大軍把後方儲備一掃而空的時候,海都就斬殺了3個王爺。
但是,大帝的根基和資源,豈是海都打幾場勝仗就能撼動的,何況海都內部不穩,這也是這些年來,海都雖然在戰場上幾乎從無一敗,但是地盤、人口和資源,卻還是被打的越來越小的主要原因。
其實,很早以前,海都就意識到,靠這點資源人口,不可能跟大帝一爭高低,所以,他也采取了兩種辦法,一是保持跟大帝的和談,意圖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軍事勝利迫使大帝讓步,起碼把甘肅、青海和河套讓給他們;
二是采取蠶食方針,一點一點的從嶺北向對方的防線延伸,儘可能的多占些地方。
但是,大帝完全不吃這套,在大帝征宋和征東,以及平定一些大的叛亂時,他曾經達到過想要的目的,但一旦大帝回過手來,就總能集中比他大幾倍甚至是好幾倍的人力物力反攻過來。
他的資源有限,內部又不穩,每當大帝全麵反攻的時候,諸王總是震恐不已,甚至這位汗王自己的弟弟,都沒什麼信心,更有甚者,直接寫書向大帝乞降,他曾不得不殺掉過2個這樣的內奸王爺。
這種情況下,儘管他在前線都是勝利,但是那是有他在的地方,西北戰線往往同時在幾個方向展開,光他那一個方向勝利對大局起不到決定作用,因為其他方向大都是失敗甚至慘敗,因此,他一邊勝利著,一邊不斷退讓,經常勝利,卻不得不經常帶領部眾轉移。
尤其3年前那一戰,他是勝利了,精銳的怯薛大軍也被他全殲了,但是後方儲備多年的糧草物資卻被一掃而空,前方更是一座像樣的州府都沒攻破,最後,還不得不帶領大家狼狽逃了上千裡,才找到援助物資,否則,所有人都完了。
再然後,嶺北白災,他拿出全部金銀珠寶去欽察換物資,總算沒有餓死凍死,不過前方的善州和庭州這兩個最重要的據點,可以說是直達王庭和八都萬戶地的核心區域,都隻好被放棄了。
所有人馬,全部窩在八都萬戶地的哈喇火州和阿爾泰山的王庭所在地,整整2年多,動彈不得。
“唉”海都長長的歎了口氣,敵強我弱啊,而且一直是這樣,起兵101novel.com多年了,他個人也一直在打勝仗,但是不僅沒能扭轉這種敵強我弱的戰略態勢,反而越發困窘,敵越來越強,而己是越來越弱了。
不行,多少也要打出點東西來,3年來,海都臥薪嘗膽,不積私財,所有的金銀財寶都拿出來換物資了,他的兩個弟弟也是如此,大弟弟坎哥開始有些不解,覺得沒必要全部獻出來,怕萬一還有其他地方要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他笑著回答“金銀財寶,餓不能食,凍不能衣,積之何用,能換有用之物,才正好體現價值”。
可是,這些王公貴族就不一樣了,侵略如火之時,他們生怕自己搶的少了,需要作出犧牲時,個個裝聾作啞,甚至不惜大打出手,都想犧牲彆人,保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