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美人明日跟著本王的二表兄回隴右,容卿不再跟卿美人說說話?”魏承恪站在閣樓上視野開闊,底下的光景一覽無餘。
“該說的都已經說完了,她不再是微臣的奴婢,微臣跟她已無乾係。”容寂淡然自若。
閣樓中擺著一副棋盤,容寂一來,魏承恪便坐下,邀他對弈。
一邊對弈,他們一邊談論其他。
“河南道五六月天氣乾旱,緊接著七月又發生蝗災,災情再不扼製,下半年恐發生饑荒。”魏承恪白棋先行,“本王向父皇舉薦了容卿前往救災,等這次容卿立功回京,便是升官的良機。”
朝廷官位被士族把持著,寒門庶族想要升官,一無財路,二無人脈,難如登天。
河南道的蝗災本就是棘手的問題,那些士族官員無一人想拿這燙手的山芋。
容寂在禦史台,正正經經每日準時點卯散值,當個三年官都未必有升任官職的機會。
隻有做出利國利民的大事,才能名正言順得到提拔。
“微臣定然不負殿下所望。”這個燙手山芋落到容寂的手裡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士族不願做的事,肅王做了正是攏聚民心的絕佳時機。
肅王多番試探他的忠心,必是想重用他又疑心他,這次他對蕭家的示好已經表明了他不受任何影響,絕對為肅王效忠。
翌日一早,蕭二郎帶著二十多個家眷奴仆離開上京。
卿言安靜坐在最後一輛馬車裡,無悲無喜。
兩日後容寂才領了魏明帝親下的聖旨,啟程前往河南道滅除蝗災。
直到這一刻,魏承恪才完全對容寂投以百分百的信任。
卿言從小到大離開上京的次數不超過五次,往昔離開上京多是與爹爹回鄉祭祖,或者幼時有一次跟爹爹去過江南西道,那裡有一座號稱“天下第一書院”的鴻山書院。
這是頭次跟著完全陌生的人,去往一個陌生的地方。
上京到隴右路途遙遠,馬車走得快要半個多月,走得慢少說要一個月。
這蕭二郎本是遊手好閒的紈絝子弟,進京給大伯父賀完壽,回到隴右也沒彆的事做,路上悠閒,馬車走了三四日還沒過兩個州。
第四日,蕭二郎令人把卿言叫到他坐的這輛馬車上來,他這次回京自己帶了兩名侍妾,那兩名侍妾也在那輛馬車上。
“美人兒坐過來。”蕭二郎把右邊懷裡的侍妾推到一邊,朝卿言伸出懷抱。
卿言冷眼瞥過,不予理會。
蕭二郎在隴右強搶的民女都是這副寧死不屈的模樣,最後要麼真被他逼死,要麼心甘情願從了他。
這麼漂亮的美人,他還是不忍心給她逼死了。
“美人兒跟了爺總比做奴婢強,不感激爺也就罷了,還對爺擺臉色?”這要不是在馬車上不方便,他一定叫她知道厲害。
“爺何必跟她一般見識。”右邊的侍妾被推開怕失寵,卿言不過來她又忙依偎上去。
“爺到了隴右讓府裡的嬤嬤好好教教她規矩,之後再讓她伺候不更好,現在著什麼急呀~”左邊的侍妾見卿言長得實在貌美,也有失寵的危機感。
府裡的嬤嬤最會調教人,管他何等貞節烈女,送到床上來保管聽話,她們之前都領教過嬤嬤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