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裡人來人往,車水馬龍,與寧靜的鄉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現在已經是下午了,陽光沒有中午那麼強烈,但依然熾熱。
下午賣魚,肯定沒有上午好賣,李富貴心中有些擔憂。
他看著板車上的魚、蝦和螃蟹,心中默默祈禱能順利把它們都賣掉。
在這個年代,改革開放已經開始了,社會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化。
有不少心思活泛的人,已經開始擺地攤賣雜七雜八的小商品了。
街道兩旁,一些小攤位琳琅滿目,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物品,有小飾品、日用品、簡單的玩具等等。
人們的臉上充滿了對新生活的期待和探索的熱情。
然而,大家都是剛剛從計劃經濟中走出來,思想還沒有完全轉變過來。
有不少人擔心被‘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簡稱打辦)的人給盯上,被安上了一個‘投機倒把’的罪名。
所以,這些小販們都如同驚弓之鳥一般,十分的警惕。
他們的眼睛時刻留意著周圍的動靜,耳朵也豎起來,傾聽著任何可能的異常聲響。
隻要他們一發現苗頭不對,比如看到有穿著類似管理人員製服的人出現,或者聽到有人喊著“打辦來了”之類的話,就會立刻像彈簧一樣彈起來,迅速收了地攤。
他們的動作極其嫻熟,以最快的速度將貨物打包,然後扛起或者推著自己的攤位,如同離弦之箭一般跑了。
他們穿梭在小巷子裡,或者混入人群中,試圖躲避可能的檢查和處罰。
這一點倒是與後來擺地攤的小販們躲城管,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都是為了生計,在規則和現實之間尋找著生存的空間,雖然時代不同,但那種緊張和無奈的心情卻是相似的。
其實,李富貴心裡也是有些忐忑。
他站在縣城的街道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心中的不安逐漸蔓延開來。
他今天是第一次出來擺攤,對於這個陌生的環境和潛在的風險,他充滿了擔憂。
他深知自己這次出來賣魚不僅僅是為了賺錢,更是為了給女兒一個更好的生活,為了改變自己在家庭中的形象。
所以,他不能有任何閃失。
“千萬彆讓我遇到了‘打辦’的人給碰到了!”他在心裡默默地祈禱著。
他想象著如果真的遇到了“打辦”的人,魚沒賣成,反而還被帶走,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他的女兒怎麼辦?家裡的生活又該如何維持?這些擔憂像一塊大石頭一樣壓在他的心頭,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他們縣城有一個軋鋼廠,那是縣城裡的大企業,在當地有著重要的地位。
軋鋼廠的工人,工資一般都比其他國企的人高,這使得他們的生活相對較為寬裕,消費能力也相對較強。
而且,軋鋼廠有許多的工人,這意味著有大量的潛在顧客。
所以,李富貴經過一番思考後,決定去軋鋼廠的家屬樓擺攤賣魚。
他推著板車,朝著軋鋼廠的家屬樓走去。
一路上,他的心情既緊張又期待。
當他終於來到了軋鋼廠的家屬樓時,他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這裡人來人往,充滿了生活的氣息。
有老人在樓下聊天,有孩子在一旁玩耍,還有下班的工人匆匆走過。
他仔細觀察著周圍的環境,挑選了一個人流很大的位置,將板車停好。
這個位置靠近路口,是人們進出家屬樓的必經之地,他相信在這裡能夠吸引更多的顧客。
“娜娜,你先從車上爬下來!”他轉過頭,溫柔地對女兒說道。
他的聲音中充滿了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