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陽光灑在熱鬨的集市上,李富貴如往常一樣,熟練地賣完魚後,便匆匆趕著驢車,帶著女兒小李娜,朝著桃源縣唯一的印刷廠桃源縣印刷廠而去。
驢車在土路上顛簸前行,揚起一陣淡淡的塵土,車輪滾動的聲音和小李娜清脆的笑聲交織在一起,為這趟旅程增添了幾分歡快的氛圍。
桃源縣印刷廠在整個桃源縣的地位舉足輕重,它承載著全縣所有的印刷任務。
那座略顯陳舊卻充滿活力的建築裡,每天都有機器的轟鳴聲傳出,仿佛是這座小城的文化脈搏在跳動。
這裡麵包括桃源縣唯一的報紙《桃源日報》,那一份份帶著油墨香氣的報紙,從這裡誕生,然後傳播到縣城的每一個角落,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
而且,桃源縣的地方票券,基本上也是由桃源縣印刷廠印製出來的。
這些票券在經濟活動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每一張都承載著經濟流通的使命。
所以,現在的桃源縣印刷廠每天都如同一個繁忙的蜂巢,工人們像勤勞的蜜蜂一樣,穿梭在各個印刷機器之間,為完成各種印刷任務而忙碌著。
李富貴來到了印刷廠,印刷廠門口站著一位神情嚴肅的門衛。
李富貴走上前,禮貌地跟門衛解釋了一下,說自己是孫建國孫局長介紹過來的,是來找印刷廠的廠長王貴勝。
他說得誠懇而自信,其實他並沒有胡說,之前他的確跟孫建國提及了他印刷菜單和宣傳單的事情。
孫建國與印刷廠的廠長王貴勝有過一些來往,兩人在工作上偶爾會有交集,彼此也算熟悉。
孫建國深知李富貴開飯館的不易,便告訴李富貴,可以借著他的名義,過來找廠長王貴勝幫忙印刷。
在這個人際關係錯綜複雜的時代,人脈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孫建國的名頭在這種情況下就像是一把萬能鑰匙。
果然,孫建國的名頭真是好使,門口的門衛一聽,立刻放行,讓他進入了印刷廠。
進入印刷廠後,裡麵是一片熱鬨而忙碌的景象。
機器的轟鳴聲、紙張的翻動聲、工人們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
李富貴拉著女兒的小手,小心翼翼地穿梭在人群和機器之間,跟印刷廠的人打聽廠長辦公室的位置。
經過一番詢問,他終於打聽到了廠長辦公室的方向。
他帶著女兒來到廠長辦公室的大門前,深吸一口氣,然後輕輕地敲了敲門。
裡麵傳來了一個洪亮的聲音“進!”這聲音帶著一種威嚴,讓李富貴不禁微微緊張起來。
隨後,他便牽著他女兒小李娜的手,推門走進了辦公室。
隻見一位中年男人,正坐在一張寬大的辦公桌前。
那辦公桌看起來有些年頭了,上麵堆滿了文件和紙張,卻擺放得還算整齊。
這個中年男人應該就是印刷廠的廠長王貴勝了,他麵容剛毅,眼神中透著一種精明和乾練,讓人一看就知道是個有能力的領導。
在辦公室的一旁,還有一個大約三十歲左右的男人,坐在椅子上。
這個男人穿著得體,戴著一副眼鏡,看起來文質彬彬的,他似乎正在跟廠長王貴勝談事情,兩人的表情都很嚴肅,空氣中彌漫著一種正式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