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智喝完最後一碗雞湯,擦胡須時瞥見了擺爛的秦朗,生氣的把錦帕重重一摔。
諸位副考順著他那惡狠狠的眼神看去,哪還不知道這尚書大人在氣什麼。
“我說孫尚書這便宜女婿確實有點不靠譜啊。”
“看看那小子,什麼場合還睡得著,這個考院可都是各府案首,他一個鄧州府的案首敢如此托大?”
“難道是咱主考大人給過什麼承諾?”
“嘿嘿,這也算常態,不是你我能操心的了。”
距離主考較遠的兩個副考小聲蛐蛐。
一聲震天的響的鑼聲,讓秦朗差點摔個四仰八叉,擦了擦嘴角的口水,原來是時間到了收卷子了。
不用說,這比平日高不知道多少的鑼鼓聲肯定是那老登使的壞。
對此秦朗很無語,但也無可奈何,收完卷子又發策論題。
此刻的收發試卷正值中午。
很多人為保持思維的連貫性,都是粗粗閱題然後開始做飯,等用過飯後再行考試。
秦朗早就吃飽了,沒這顧慮,所以直接開整。
唔,所料不差,這道題還是官家之前出的。
“法可變?不可變?”
憑心而論,真宗是支持變法的,作為比較溫和的皇帝,他也希望自己能成就一番事業。
可是阻力屬實是大,士的階層已然是最龐大存在,甚至有可以和皇權叫板的資本。
尾大不掉的趨勢已然形成。
優待士隻造成了官官相護,讀書人高人一等,統治確實穩固,可弊端也顯而易見。
所有矛盾都下放到了基層。
隨著士的更加壯大,盤剝會愈演愈烈,眼下的穩固不過是烈火烹油,飲鴆止渴。
他渴望變法,還未登臨大寶時候就想。
可現實是坐上皇位後反而畏手畏腳,想的多了,就沒那麼堅定了。
“變嘛,不變咱不還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
說祖宗之法不可變的都是王八蛋,誰敢這樣說,就讓他直接原地退化成野人。”
這是秦朗的基準點,但變法確實需要大量的調研檢驗實踐,萬不可輕易就變。
上麵動動嘴,到下麵可是就萬斤擔了,這事現代都解決不了,何況那信息更為閉塞的古代了。
所以變法之事,必須得慎之又慎,方可與民有利。
而且政策變形的現象,現代也屢見不鮮,當政策的解釋權,掌握在個人手裡時,就很恐怖。
所以政令通達,直到基層也是變法的關鍵,不然大家都不知道變法到底是在為誰變,何談支持?
被那些損害到利益的大家族,微微一曲解,那些本該得利益的人,反而會成為最堅定拒絕變法的人。
林林總總寫了數十條,這也是他在當初,自己在自己個人解答這個策論時真實的想法。
王震霆覺得他的想法太過偏激,科舉講究的四平八穩,不能出一點岔子。
但是萬金油式的回答多了,他也覺得煩悶。
如果自己這些中肯的建議能被選中幾條,那麼對百姓來說可能就稍微微好過一點。
所以這次他任性了,沒有按照外祖父教導的那樣標準回答。
喜歡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拔刀造反,你說我是當朝太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