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貨,你們中了那孫老頭的詭計了。”五王爺隻是稍微一思索,就瞬間明白了孫啟智的用意。
要不他敢挑事密謀造反呢,沒那二兩腦漿他造個雞的反
早就被揪出來被宗正寺剝去身份,流放嶺南了。
“啊?請五王爺明示。”左謙此刻還一臉懵圈。
這老小子還以為是自己這一群人,給孫啟智來了個下馬威,讓他知道了一下什麼是團結的力量。
沒想到無意間暴露了他們是團夥的事實。
而孫啟智這老狐狸,順勢就借著他們的手,把秦朗送上了解元之位。
這些蠢人還不自知,簡直愚蠢透頂。
五王爺都有些懷疑,自己選的這些豬隊友,真的能把自己送到那個位置嗎?
彆最後把自己送宗正寺去了。
早知道是這樣一群沒得腦子的蠢貨,我找他們乾嘛呢。
五王爺竟然微微有些後悔,不過現在是騎虎難下,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秦朗,秦朗,秦朗。這名字聽著好耳熟啊,我好似在什麼地方聽過。”
五王爺在嘴裡反複琢磨這個名字忽然道。
“他還能入王爺的耳?”左謙也算驚訝。
不過一個解元而已,就算是東京的解元,對上層的影響也是相當有限的。
怎麼能對王爺留有印象。
“你彆說話,我捋捋記憶,是哪聽過來著?”五王爺陷入沉思。
少頃,他倏然抬頭。
“亳州報功使,秦朗,在禦書房陳述亳州捷報,時長一個時辰零三刻,為曆年彙稟時長之最。”
五王爺扶著額頭說出自己對秦朗的記憶,趙恒身邊當然還有他的人。
核心的當然已經拔的差不多了,但這些不算秘密的事情探聽來毫不費力。
“這?可能是巧合吧?下班看不到關聯啊?”左謙疑惑撓頭。
“哼,怪不得孫啟智說你隻能止步於侍郎,這腦子,當侍郎都是多的。”
五王爺一臉嗤笑的看著左謙。
左謙被說的臉上滿是羞怒。
“請五王爺明示。”他梗著脖子怒道。
“這孫啟智和官家都看好的人,那是一般人?
此子有問題,有大問題,你知道官家對他的賞賜是什麼嗎?”
五王爺摩挲著自己的玉扳指淡淡的道。
“什麼?”左謙還真不知道,他貴為侍郎,才不在乎一個小小解元的消息。
“士子楷模!”五王爺悄然道。
“什麼?”這四個字的含金量,直駭的左謙瞪大了眼睛。
他要有官家禦批這四個字,哪能官場蹉跎浮沉半輩子還隻是個侍郎。
“這秦朗,幾歲?”五王爺忽然道。
作為科舉副考的左謙,當然是知道秦朗年歲籍貫的。
“今年該十六了。”左謙回答道,這該死的虛歲,還按他們老家的習俗,虛了兩歲。
就是左謙這波神助攻,讓五王爺對秦朗的警惕大大降低。
最後功敗垂成時高呼,左謙誤我啊,讓一旁的人摸不著頭腦。
雖然和自己懷疑那人年歲上對不上,但五王爺心中是依舊覺得這秦朗有問題。
“這秦朗的身份存疑,你給我多注意注意他。”五王爺語重心長的囑咐道。
“怎麼注意,那孫啟智咬死要拿掉我們,下官有心無力啊。”左謙苦笑。
這回答又換回了五王爺滿臉的黑線,不是,我請問,這小子到底是怎麼當上侍郎的?
真的有一點政治嗅覺嗎??或者真的有帶腦子來上朝了嗎?
五王爺無奈,趙恒發瘋般清理了幾次,他手裡人不多,將就用吧。
“這孫尚書也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這便宜行事那也是有限度的,所以挑選和安排肯定到最後選折中的辦法。
一半一半吧,我給你一個席位,你到時候就給我盯死秦朗就行。”
五王爺心累的解釋道,這人當真值得自己再花代價拉攏嗎?
“您這麼說,下官就懂了,明白,盯死秦朗,看他有沒有什麼問題。”左謙恍然大悟。
朝堂上的鬨劇也差不多到收尾的時候了,預料和五王爺猜測不遠。
不過孫啟智噴人的實力確實強大。
原本五王爺猜測的一半一半,硬生生被他噴成了七三開。
他選7個,
其餘的由政事堂推薦。
“還得是孫啟智啊,這種人才怎麼不能為我所用。”五王爺歎息道。
看著得了承諾在一旁嗞著牙傻樂的左謙,真是人比人該死,貨比貨該扔。
五王爺第一次感覺到了人在智商上的參差,竟然如此明顯。
爭來七個席位,孫啟智實際上也是挺爽的。
這能證明可以照拂八成學子,讓他們公平應試。
他原本是想爭來一兩個席位就行,讓黑幕不那麼明顯,讓普通學子也能被照拂就行。
這波實際上大大的超出了孫啟智預期了。
兩次的合理嘗試,讓嘗到甜頭的孫啟智,在人間嘴炮這一路上越走越遠。
秦朗自然是不知道朝堂上的這些事情,他一個散官階,小小的七品通直郎遠不夠朝會的品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所以此刻的他還是淡定的在家溫書,完全不知道朝堂因為他而吵翻天了。
原本按照孫啟智圓滑的樣子看來,他肯定不會對副考人員有太多的插手。
無非是秦朗的一席話,激活了孫啟智沉寂已久的中二之魂。
孫啟智可不是水太涼居士,文人的氣結他是拉滿的,知錯就改才符合他的認知。
不管阻力有多大,他都敢改,無非賭上項上人頭。
孫啟智一顆赤誠之心從未更改過,要不然,他擔任吏部尚書這麼久,官員任命這塊越來越務實。
他隻是表麵變的圓滑,實則內心還是有方正的。
不過是秦朗把他內心的方正勾出來了,讓他顯化在了表麵,真正做回了自己。
在秦朗把自己所學又重新整理一遍之際,會試要開始了。
最近秦朗溫書學的太瘋,連一向愛學習的文青秦思妙,都覺得有些厭煩了。
每天泡在書房,讓她覺得有些懨懨的。
還好也有孫芷蘭陪著,時不時還能和孫芷蘭說說悄悄話,解解悶。
收益最大的反而是秦朗的小書童,秦旭。
這小子原本隻是粗通文墨,現在在秦朗每日的熏陶下,也能做上半篇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