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硝石,硫磺和木炭研磨的再細一點是什麼意思?
硫磺和木炭還好,硝石研磨稍不注意就會發生意外啊!”
一個大匠疑惑道。
“這也好理解,就比如我們烤雞,是剁碎了容易熟還是一整隻在烤容易熟?
材質越碎,燃燒的就越充分,威力自然就越大。”
秦朗看著鬢角斑白卻滿臉求知欲的大師傅,也不吝更詳儘的說明了一番。
大師傅們聽完紛紛陷入沉思,這確實是一個全新思路。
他當然可以以權直接命令他們乾,他們雖然懷疑秦朗的方法和效果,但是會遵從命令。
可這樣不曉原理,最終得到的成品和未來的改進都是問題,全得秦朗親自下手。
所以現在多解釋兩句,大師傅們理解了,那後期要少費太多口舌。
一旁的秦旭也是聽的認真,不時的趴在一旁拿出秦朗賞他的炭筆寫上一會兒。
“還有比例,用陶罐嘗試,不管放多少木炭。
一兩半木炭就要兌上一兩的硫磺,和七兩半的硝石,一定要記死。”
秦朗說道,這是後世黑火藥威力大的主要特點。
“至於你們剛剛說的,那硝石磨成粉太過危險,那就加水潤濕,成粉後晾乾。”
秦朗再次囑咐。
火藥的原材料在府庫找到不少,不過都比較粗糙,需要進一步進行打磨粉碎。
當然購買也不能落下,這未來的大殺器,哪有嫌少之理。
耶律隆慶逃竄後肯定會卷土重來,不小心準備,保定府城前的死傷還曆曆在目。
安排好黑火藥,高溫熔爐也同步進行。
自己有數萬的苦力營,這種建設根本就不是難題。
宋代的窯爐結構有馬蹄型饅頭窯與隧道型農窯兩種方式,都不滿足製作玻璃需要的爐溫。
所以要製造高溫窯爐,橢圓形連體窯爐。
這種窯爐為雙窯室雙火膛,中間以窯壁相連,能最大限度的保持熱量和受熱均勻。
府城煤炭是不缺的,優選的精煤能保障爐子穩定升溫。
反正大力出奇跡,這麼多人建一座高溫爐子用不了太多的時間。
匠作坊一共十八位大師傅。
除了三個精於火藥研製,之前也就是做個炮仗,改進下現有的火藥器械。
現在才真正發揮價值。
剩下的十五位,十位都投入了蒸汽機關鍵步驟的研製,剩下五個一邊監督著高溫爐的製造。
一邊篩選著玻璃製作的原材料。
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這些材料最為常見,難點無非是高溫爐。
秦朗特意把高溫爐建在河邊,那不斷的河水了一個簡易的動力。
在蒸汽機徹底問世前,這原始的動力還要持續很久,問世後就可以直接平替了。
教會他們石英砂的挑選方法和純堿的製作方法。
剩下的就不用秦朗操心了,步驟和方法都寫下來了,剩下的都隻是實驗。
秦朗那二把刀的技術,還不如這些匠人們理解後自己的動手能力強。
他隻是一個嘴強王者,負責給這些大匠們理論知識。
主打一個累彆人,不累自己。
他現在有更為重要的事要做,一個是財貨變現的問題,再一個依然是募兵。
朝廷給他的決議他是提前收到的消息,是春蘭安排人快馬傳來的。
而戰甲銀兩還在路上,包括罰俸的懲罰都還沒到保定呢。
可有了武器沒軍隊,那是萬萬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