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八十年代,市場經濟逐漸在南方興起,雖然北方部分地區大部分還是國營單位,但也受到影響開始逐步轉型。
在陸琦的記憶中,國家頒發營業執照時,林場和農場才承包給個人。
後麵就是礦場以及機械廠,當初有上百萬人丟掉鐵飯碗。
太平鎮的國紅林場,有百十號工人,將近三百公頃,那可是四千多畝林地。
“小琦你怎麼了?領導們說是逐漸放權,讓個人經營,每年收取…”
陸琦回過神,笑著擺手打斷鄧遠山的話。
“我花錢買下來十年的經營權,能商量嗎?”
鄧遠山正要往嘴裡塞肉,陸琦這話一出,他的蒸肉險些掉在地上。
“你是說租下來?”
“是的,我把國紅林場租下來十年,領導們不得插手,能商量嗎?”
四千多畝林地,搞養殖再合適不過了。
甚至過個兩年做食品加工生意,肉源問題也能迎刃而解。
等東北地區市場經濟發展起來,各地開始搞建設,木材加工更是一座聚寶盆。
“那再好不過了,我去找縣裡的領導商量,他們巴不得呢。”
鄧遠山撿起地上的蒸肉,仔細擦了擦,一口塞進嘴裡。
“村長,我可以向您保證,隻要這件事辦成了,咱們村上千口人都能解決溫飽問題,甚至家家戶戶住上小洋樓。”
鄧遠山不知道陸琦有什麼商業規劃,但隻要村民們不挨餓,他這個村長就義無反顧地支持。
當鄧遠山離開後,陸琦拿起筷子,一直沒說話的趙玲玲小聲問道“你真要把林場租下來?那得花多少錢啊?”
“我的傻媳婦,林場就是一座聚寶盆。”
“哼,我才不信呢,聽我爸說,林場早就發不下來工錢了,現在木材生意也不好做,這不是拿錢打水漂嗎?”
“四千多畝林地,咱們可以搞養殖,甚至種果樹,然後再做加工廠,這幾年雖然大家都很窮,可過了這段苦日子,大家手裡都有了閒錢,你還愁生意不好?”
趙玲玲似懂非懂,猶豫片刻後,一臉正色道“反正咱們是兩口子,有錢沒錢,我都陪著你。”
兩人吃過早飯,騎車離開半山屯,剛走到村口,後座的趙玲玲又說道“快看,你不在家的這幾天,我一直覺得有人在跟著我,應該就是他了。”
陸琦連忙踩了腳刹車,順著趙玲玲手指的方向望去,就看見一道鬼鬼祟祟的身影立刻跑進屯子裡。
也沒看清楚對方長相,陸琦隱約覺得那道身影頗為熟悉。
“仔細跟我說說,究竟是怎麼回事?”
陸琦沒有去追,麵色嚴肅了許多。
趙玲玲平時一個人騎車從鎮上回來,而且都是在夜裡,這可不是一件小事。
“我也不知道那人是誰,有次我半夜騎車回來,他跟了我好久。”
“這幾天咱們在鎮上做買賣,沒得罪人吧?”
“沒有,烤肉店附近的鄰居都挺好的,你不在家的時候,屯子裡的人對我也很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