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長安由檀舒扶著下了馬車,強撐著虛弱的身體走到郡主麵前“母親。”
郡主麵上並無太多情緒,隻仔細看了看祝長安臉色,平靜問道“舊疾?”
這一路上的艱辛,郡主應該是不知道的,至於是新病還是舊疾,祝長安不懂醫理,也不知道具體是個什麼情況。
總歸是她自己不愛惜身子鬨出來的。
祝長安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郡主解釋,隻好扯著唇抱歉地笑了笑。
見到她這樣,郡主皺了皺眉“趙太醫已經到了。”
祝長安知道檀舒之前遣人先回了侯府請太醫,此時見郡主不願與她多說的樣子,也沒什麼情緒,向郡主行了個禮就帶著檀舒往她的梨香院去。
好歹在宮裡住了不短的時日,祝長安對太醫令裡幾位出名的太醫還是有所耳聞,尤其是侯府今日請過來的趙太醫。
趙太醫資曆比這次南境隨行的郭太醫還要老上許多,如今已經步入古稀之年。前些年從院判位置上退下來以後,原本是要告老還鄉,卻被皇帝再三挽留,無奈,便隻好在太醫令裡掛了個閒職,平日裡專門負責照料帝後的身體。
因著趙太醫實在是年事已高,又是皇帝麵前的大紅人,所以甚少有人請得動,彆說是都城裡這些官宦人家了,便是宮裡的各位貴人都未必能讓趙太醫上門看病!
所以聽到郡主說請來了趙太醫,祝長安也忍不住感到震驚。
也不知道郡主是怎麼請到的趙太醫。
剛過了垂花門,茹桂和桑竹便迎了上來“縣主。”
雖許久未見,兩個侍女同祝長安走時卻沒什麼變化。
祝長安點點頭,給她們介紹身邊的檀舒“這是我自進宮起便一直跟著我的宮女檀舒,大婚前她都會一直待在侯府。”
茹桂和桑竹聽了,知道是皇後指給祝長安的宮女,均是主動上前一步向檀舒見禮“見過檀舒姑姑。”
檀舒雖年紀不大,但在鳳棲宮原本也是皇後身邊從五品的貼身宮女,倒也當得起茹桂和檀舒二人的一聲“姑姑”。
因著趙太醫還在等著,檀舒也不好多說,隻笑了笑,誇讚道“縣主時常提起兩位姑娘,如今一見,倒真如縣主形容的那般冰清玉潤、蕙質蘭心!”
茹桂和桑竹知道檀舒是宮裡來的,原本還有些緊張,可如今見檀舒性格溫和近人,兩人頓時放鬆了不少。
幾人陪著祝長安回了梨香院,趙太醫已經在院中等候多時了。
祝長安在鳳棲宮時曾見過趙太醫,偶爾皇後還會讓趙太醫順便給祝長安把個脈,所以兩人還算熟悉。
簡單寒暄過後,趙太醫便拿出一方錦帕搭在祝長安手腕上,開始為祝長安把脈。
趙太醫雖已年過古稀,記性卻仍舊是極好,不過在宮中為祝長安把過幾次脈,便已經記住了祝長安的脈象。
如今被請到侯府裡專程為祝長安看病,趙太醫自然是更儘心。
可剛搭脈沒一會,趙太醫的表情便沉重了起來,還時不時搖搖頭,歎口氣,問幾句南境之行的情況,然後又搖搖頭,直看得一旁的檀舒等人提心吊膽的!
祝長安比起幾個侍女倒是淡然得多,仿佛趙太醫看的不是她的脈象似的。
趙太醫收回手,疊起錦帕放好,才向祝長安講起她的病情“先天不足之症本就難愈,雖用上了靈藥,但病根仍在。就這樣還幾次三番胡亂折騰,縣主的病如今是積重難返!”
檀舒幾個一聽見“積重難返”,立馬嚇得眼淚都出來了,就連祝長安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愣了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