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遠城。
儒家修行之法,儒家典籍,還有儒家神通,以及成為儒家修士必須的儒聖之物全部到手。
張明怎麼能按捺自己激動的心情?
隻是大儒孔離開之後,張明便迫不及待的研究起來。
得益屬性麵板加點,身體素質早已達到常人數百倍之強。
閱讀典籍,功法,神通等速度極快。
隻是極短的時間內,所有記載全部了然於心。
雖然閱讀過程中,內有千般疑惑不解,但靠著強大記憶力,全部記錄腦海並不算難。
死記硬背無外乎如此。
如此,十幾個小時後。
王宮內某花園,張明和大儒孔席地而坐,開啟了求知之旅。
“孔師,此中真意何解?”
達者為師,對於自己不懂的東西,張明沒有那麼大的架子。
即使兩人身份特殊,自己是一國之君,而對方隻是一個‘質子’。
“我看看。”大儒孔不由高看張明一眼。
能為自己所不懂,所不會而低頭,已經有古之記載明君之風度。
“原來這個,這句話的意思是,即是儒家修行首先要注重修養心性和道德,通過陶冶情操、自律自省,達到約束自我、恢複禮製的目的,從而逐步實現‘仁者愛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宏偉的人生理想。”
“哦,原來如此。”
張明聽罷恍然大悟,旋即又提出新的問題。
二人你問我答,時間仿佛在交流中疾馳而過。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大儒孔額頭的細汗越來越多。
因為大儒孔發現自己麵前的這位君主,思維敏捷,領悟能力超群,往往寥寥數語就能融會貫通,進而舉一反三。
自身的學識積累雖豐富如海,但在張明麵前,似乎逐漸顯得捉襟見肘。
甚至在末期,張明隨便一個問題,大儒孔就陷入數十分鐘的沉默。
沉默之後的答案也也是模糊不清,難以明確。
這一刻,大儒孔從來沒有覺得時間過得如此緩慢,從來沒有覺得天才太過聰明,也是一個缺點。
所幸。
張明非愚笨之人,知道麵前的大儒孔能榨出來的油水不多,也沒有太過為難其。
“多謝孔師解答,我受益匪淺。”
“無礙無礙。”大儒孔擦了擦額頭細汗。
“陛下能如此聰明好學,是新朝之幸。”
“孔師抬愛了。”
隨便迎和幾句,張明直截了當進入最後一個話題。
“孔師,不知我可否嘗試一下儒家之道?”
“嗯?”大儒孔一愣,旋即問道。
“陛下可知承大運者不可修行?”
張明點頭“我知,但我隻是想試一試,也沒指望我真能在儒家之道上走多遠。”
張明保留修為之時,在新朝境內是絕密,等閒人根本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