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太爺?”
林母明顯是有些驚愕,而後連忙追問道。
“黃太爺不是二十多年不辦這種事了嗎?”
“我記得,當初有人拿一千塊錢請他,他都不願意出來,三姑,你真有辦法嗎?”
莫三姑似乎想起了曾經的事情,而後有些苦澀的點了點頭,回答道。
“是啊。”
“自從那個年代過來後,黃太爺就不辦這種事了。”
“不過,當初我爹可是救了他一命,現在對這種事管的也不嚴了,用這份人情讓黃太爺護個娃子,應該是沒啥問題。”
“行了,十五,其他就不說了。”
“現在還是冬至附近日頭,不用多久就天黑了,可是要抓緊時間啊。”
“我要去抓緊去趟紅麻村,先幫你把黃太爺請來才行。”
林母用力的點了點頭,無比感激的看著莫三姑,開口道。
“三姑,多謝,多謝你了。”
“如果這關過去了,等這娃子長大了,我就帶他來給認乾親。”
莫三姑哎呦一聲,擺了擺手毫不在意道。
“哎呦,十五,你這說哪裡話。”
“都是鄰裡鄰居的,而且就憑你在我們村的名聲,就算沒那人情在,我不也得儘力幫你。”
“不過,這娃子的乾親我可認下了啊,剛好我那幾個丫頭都嫁到其他村去了,在我們嶺勝村,有個乾孫子作伴也是個好事。”
“這娃子看起來就聰明,這劫能過去的話,最少也得是個大學生。”
從莫三姑的家中回去後。
林母立刻就將孩子還給了林燕,並且將自己的兩個兒子,以及大兒媳婦喊來,吩咐交待今晚要準備的事情。
林平川負責去找八名村裡抬棺人,林平山則去買上各種酒肉米飯。
既然今晚要八名抬棺人整夜守在院裡,不準備些好的吃食招待,這肯定是不行的事情。
至於林母的話,早已馬不停蹄的去周邊村裡,討要起一塊塊孩子穿過的布塊。
當了這麼多年的穩婆,林母在這十裡八鄉的名聲,早就好得不行了。
得知林母的二孫子不好,需要用布塊做百衲衣,各家就連一點推辭都沒有,紛紛從自己娃子穿著的衣服上剪下一塊。
在這個並不大的海邊漁村裡。
林家請八名抬棺人鎮家,討要娃子衣服布塊的事情,自然是瞞不住。
還不到半天。
基本上整個嶺勝村的人家,都知道了林家的二孫子不太好。
但各家都沒有落井下石的暗暗揣測什麼,反而是紛紛感歎好心腸的林母怎麼會遇到這種事。
離得近的那些鄰居,更是紛紛從家裡拿出魚蝦螃蟹之類,一些由林母接生過的婦人,更是專門來到院裡幫忙整菜,處理各種食材。
雖然院子裡很熱鬨,但每個人都默契的不進小屋內,儘量不去吵剛生產完的陳燕,和那苦命的娃子。
這可不單單是那年代的村民淳樸,更是林母多年積攢下的好名聲。
下午四點。
太陽已經逐漸西斜。
明白今晚林家可能會不太平的各位婦人,紛紛跟林平山和林平川兩兄弟安慰告彆,沒有選擇硬留在院裡。
隨著這些婦人離去。
一連串的討論聊天聲,也是從遠處傳來。
林平川立刻來到院門口,發現是先前自己喊的那八位村裡抬棺人,一同朝著自家走來。
八位抬棺人身材各異,但相同的是皮膚黝黑,都是在海裡風吹日曬的痕跡。
林平川連忙迎了上去,從口袋裡掏出一包難得的好煙,分給走來的八位抬棺人,感激道。
“各位叔伯,可真是麻煩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