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四年春天,即公元884年的初春時節,武皇帶著一腔熱血和必勝的決心,率領著蕃漢聯軍共計五萬精兵,從澤州、潞州兩地整裝出發,目標直指天井關。這是一次意義重大的出征,不僅關乎朝廷的安危,更關乎無數百姓的生死存亡。然而,就在大軍即將出發之際,卻遭遇了一個不小的阻礙。河陽節度使諸葛爽以河橋尚未修繕完成為由,遲遲不肯發兵,隻在萬善屯兵按兵不動。
武皇深知時間緊迫,黃巢的叛軍隨時可能卷土重來,因此他毅然決定,不等諸葛爽,自己先率兵南渡。數日後,武皇的軍隊從河中南渡,浩浩蕩蕩地向汝州、洛州進發。沿途所見,皆是戰亂留下的痕跡,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然而,這些並未動搖武皇的決心,他深知,隻有儘快平定叛亂,才能讓天下重歸太平。
四月,武皇聯合了徐州、汴州的軍隊,在太康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戰鬥。麵對尚讓率領的黃巢叛軍,武皇毫無懼色,身先士卒,率領著將士們奮勇殺敵。經過一番激戰,叛軍大敗,斬殺和俘獲的敵人數以萬計。這場勝利不僅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更為接下來的戰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緊接著,武皇又率領著大軍在西華進攻黃巢的軍隊。賊將黃鄴見勢不妙,棄營而逃。當夜,大雨滂沱,電閃雷鳴,黃巢的軍營中一片驚亂。趁著這難得的良機,武皇率領著大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叛軍抵擋不住,隻好放棄了西華的營壘,退守到陳州北麵的故陽裡。
五月癸亥日,天空再次下起了大雨,伴隨著震雷閃電,平地水深數尺。黃巢的軍營被水淹沒,潰不成軍。戊辰日,武皇率領著軍隊駐紮在中牟,並在王滿渡再次大敗黃巢的軍隊。庚午日,黃巢的軍隊大舉來襲,企圖渡過汴河向北逃竄。然而,武皇早已料到了他們的企圖,提前設下了埋伏。當夜,大雨再次傾盆而下,黃巢的黨羽驚恐潰散,死傷無數。
武皇的軍隊乘勝追擊,駐紮在鄭州。而黃巢的殘餘部隊則分散侵擾汴州境內,企圖尋找機會反撲。然而,他們卻低估了武皇的決心和智慧。武皇渡過汴河,遭遇黃巢的軍隊正在渡河向南逃竄。他趁其半渡之時發動攻擊,大敗黃巢的軍隊,並在陣前斬殺了賊將李周、王濟安、陽景彪等人。這一戰,徹底擊垮了黃巢的士氣。當夜,黃巢的軍隊再次大敗,殘餘的部眾退守到胙縣、冤句一帶。
武皇的軍隊緊隨其後,不給黃巢任何喘息的機會。黃巢見大勢已去,隻好攜帶妻子兄弟等千餘人向東逃竄。武皇一直追擊到曹州,才終於將這股頑強的叛軍徹底消滅。這一戰,不僅平定了黃巢的叛亂,更讓武皇的威名遠播四方。
然而,就在武皇凱旋而歸的途中,卻遭遇了一場意想不到的危機。當他經過汴州時,汴州的守將到封禪寺迎接並慰勞他。武皇以為這是朝廷的嘉獎和認可,於是欣然接受了邀請,到府第中休息。然而,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竟然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陰謀。
當夜,汴州守將設宴款待武皇,自己親自作陪,並拿出珍貴的財物來助興勸酒。武皇酒酣耳熱之際,與侍妓們嬉戲打鬨,還與汴州守將握手言歡,共同敘說破賊的戰功。然而,就在這歡樂的氣氛中,危險卻悄然降臨。
汴州守將一直忌憚武皇的威名,擔心他日後會成為自己的威脅。於是,他與將領楊彥洪密謀暗中發動襲擊。楊彥洪在街巷中連車樹立柵欄,以阻斷武皇等人逃竄的道路。當時,武皇的隨從官員們都已醉倒,突然間伏兵四起,向武皇的住處發動攻擊。
武皇此時正酩酊大醉,外麵噪聲震天動地,他一時之間竟有些不知所措。然而,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侍人郭景銖急忙熄滅燭火,攙扶著武皇,用茵幕將他裹住,藏在床下。同時,他用水灑在武皇的臉上,輕聲說道“汴州守將圖謀害您!”武皇這才睜大眼睛站起身來,拿起弓箭抵抗賊兵。
然而,此時的武皇已經孤身一人,身邊隻有十多名隨從官員奮力抵抗賊兵。他們雖然勇猛無比,但終究寡不敵眾。不一會兒,四周煙火四起,又下起了大雨伴隨著震雷閃電。武皇在薛鐵山、賀回鶻等幾人的幫助下,趁著電光登上了尉氏門。他們用儘最後的力氣,用繩子吊下城牆逃出了險境。最終,在曆經千難萬險之後,武皇終於回到了自己的軍營。
然而,這場突如其來的襲擊卻讓武皇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監軍陳景思和大將史敬思在這場襲擊中不幸遇難。他們的犧牲讓武皇深感悲痛和憤怒。他發誓要為他們報仇雪恨,讓汴州守將付出應有的代價。
然而,當武皇回到軍營後,劉夫人卻勸阻了他。她深知武皇的憤怒和悲痛,但她更清楚的是,如果此時攻打汴州城,那麼錯誤就在他們這一方了。彆人就會以此為借口來攻擊他們,甚至可能引發更大的戰亂。因此,她勸武皇收兵離去,並向汴州守將發送文書進行譴責。
武皇聽了劉夫人的話後,雖然心中仍然憤憤不平,但他也深知其中的利害關係。於是,他收兵離去,並向汴州守將發送了文書進行譴責。汴州守將回信解釋說“那次竊發之夜並非我的本意,而是朝廷派遣的天使與牙將楊彥洪共同謀劃的。”這番解釋雖然有些蒼白無力,但武皇也明白,此時追究責任已經毫無意義。
之後,武皇從武牢關向西進發蒲州、陝州,然後返回。同年秋七月,他回到了太原。回到太原後,武皇心中仍然難以平複。他認為自己屢次立下大功,卻因汴州守將的怨恨而圖謀陷害自己的將領。這讓他感到無比的委屈和憤怒。於是,他上表朝廷申述自己的委屈。
當武皇的表章送到朝廷時,朝廷大為震驚。他們立即派遣內臣前來宣諭安撫武皇,並對他表示了深深的歉意。同時,朝廷也迅速加封武皇為守太傅、同平章事、隴西郡王。
喜歡舊五代史品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舊五代史品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