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23年,即同光元年的閏月丁醜日,後唐朝廷迎來了一係列重要的人事任命。李嗣源,這位功勳卓著的將領,被任命為檢校侍中,同時繼續擔任他原本的職務——橫海軍節度使、內外蕃漢副總管。這一任命不僅體現了李存勖對李嗣源軍事才能的高度認可,也彰顯了他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與此同時,幽州節度使李存審也獲得了新的榮譽。他被任命為檢校太師、兼中書令,並繼續擔任蕃漢馬步總管。李存審作為一位身經百戰的將領,他的任命無疑為後唐的邊疆防禦增添了堅實的力量。
河東節度使朱友謙同樣受到了李存勖的器重。他被任命為檢校太師、兼尚書令,這一職位的提升,不僅是對他過去功績的肯定,也是對他未來在河東地區繼續發揮重要作用的期待。
此外,安國軍節度使符習被加授為同平章事,定州節度使王都被加授為檢校侍中。這些任命不僅體現了李存勖對各位將領和官員的信任和重用,也展示了後唐朝廷在人事布局上的精心考量。
在同月,李存勖還追尊了他的先祖們。曾祖蔚州太保被追尊為昭烈皇帝,廟號懿祖;其夫人崔氏被追封為昭列皇後。皇祖代州太保被追尊為文景皇帝,廟號獻祖;其夫人秦氏被追封為文景皇後。皇考河東節度使、太師、中書令、晉王被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這些追尊不僅體現了李存勖對先祖們的敬仰和緬懷之情,也彰顯了後唐王朝在宗法製度上的嚴謹和尊重。
為了祭祀先祖,李存勖下詔在晉陽建立宗廟。這座宗廟將高祖神堯皇帝、太宗文皇帝、懿宗昭聖皇帝、昭宗聖穆皇帝以及懿祖以下共七位先祖供奉其中,成為後唐王朝的精神家園和象征。
就在這個月裡,後唐的邊疆也並不平靜。甲午日,契丹侵犯幽州,其兵馬一路推進至易、定兩地後才撤退。契丹的入侵無疑給後唐的邊疆防禦帶來了壓力和挑戰。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從鄆州來的人為後唐帶來了一個重要的消息。他報告說,節度使戴思遠領兵在黃河邊上,而州城內卻沒有守兵,這是一個偷襲奪取鄆州的絕佳機會。李存勖聽到這個消息後,立即召見了李嗣源進行商議。
李存勖對李嗣源說“昭義軍違抗命令,梁將董璋正在攻打澤州。梁的意圖很明顯,他們想要占據澤、潞兩地。然而,他們卻沒有料到會有彆的事情發生。現在汶陽地區沒有防備,我們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李嗣源聽了李存勖的話後,深表讚同。他認為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趁機偷襲鄆州,擴大後唐的疆域。
於是,壬寅日,李存勖命令李嗣源率領五千步兵和騎兵,悄無聲息地從黃河邊奔赴鄆州。李嗣源率領的軍隊行動迅速而隱秘,他們一路疾行,很快就到達了鄆州城下。
當天夜裡,天空下起了陰雨。雨水淅淅瀝瀝地落在城牆上,也落在了後唐將士們的心頭。他們知道,這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戰鬥,必須全力以赴。
而鄆州人卻絲毫沒有察覺到後唐軍隊的到來。他們或許正沉浸在寧靜的夜晚中,或許正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一場突如其來的風暴即將席卷這座城池。
就在這個時候,李嗣源率領的後唐軍隊趁機攻入了城中。他們如猛虎下山一般,勢不可擋。鄆州人驚慌失措,紛紛逃竄。然而,在後唐將士們的勇猛攻擊下,他們很快就敗下陣來。
就這樣,鄆州被後唐平定了。李存勖聽到這個消息後大喜過望,他立即下詔任命李嗣源為天平軍節度使,負責鎮守這片新的疆域。
梁國國君聽到鄆州被攻陷的消息後大為驚恐。他深知鄆州的重要性,也明白後唐的實力不容小覷。於是,他急忙派遣王彥章代替戴思遠統率軍隊前來抵抗後唐的進攻。
然而,此時的後唐已經占據了優勢。他們不僅成功偷襲了鄆州,還擴大了自己的疆域。而梁國則陷入了被動局麵,不得不派遣大軍前來應戰。
當時,朱守殷正守衛著德勝南城。他深知王彥章的厲害,也明白李存勖的擔憂。於是,他加緊了城防的守衛工作,確保萬無一失。
而李存勖則前往了澶州。他深知王彥章的突然衝擊可能會給後唐帶來不小的麻煩,因此他決定親自前往澶州指揮作戰。
喜歡舊五代史品讀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舊五代史品讀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