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一宣布,阮家、黃家、吳家也不吱聲了,大家都在裡麵能說句話。於是大家也就鼓掌過了,等著發糧食。
萬尾島上,劉家這邊發糧食,那邊治安維持委員會就接著開會,把巡邏守護的章程就定了下來。
連夜就開始布置,這下,阮家、黃家、吳家也按人力多少出了幾個人,連帶著都參合到了護島工作中來。
散了會後,劉永陸單獨將阮家、黃家、吳家參會之人留下,丟了一句話“日後海上有進賬,劉家與諸位共享,但請諸君同心,防範巫頭島人來搶好處。
阮家、黃家、吳家之人均警醒,海盜哪天來說不定,這巫頭島倒是天天在身邊,既然劉家願意分享好處,那好處不能任巫頭島人得去。
於是眾人紛紛發言”這個自然,但憑永陸會長號令,出人出力,共守萬尾島。“
一夜之間,恩威並施,萬尾島就被劉永陸一統,天亮之後,已經有一隊隊人馬持著長矛,挎著鋼刀沿著島邊巡邏,讓往來漁船按要求停靠。
等到巫頭島得到確切消息後,已經無法插手,幾家地主隻能氣的在家摔杯子,發誓若萬尾島從巫頭進出必然攔截,讓劉永陸前來解釋。
至於巫頭島家那個當晚死去的佃戶,一句海盜奸細,跳海逃跑身亡便打發了,反正死無對證。
巫頭島阮家揚言要到安南報到官府,劉永陸給了一句話“山高水遠,海匪眾多。”
朝壞裡猜,這妥妥的是威脅,死了個佃戶不算啥,但到安南去告狀,那必然得阮家嫡係方可,萬一路上折了,還是得掂量掂量。
忍是忍了,但仇肯定結了。
萬尾島物資進出肯定受巫頭島鉗製,那隻能繞道海上。
萬尾島目前糧食具備,海上還能交換一些物資,倒也不急,與巫頭島幾家地主就這麼僵持著。
普通漁民還是依舊進出萬尾島,從萬尾島出海。
隻要遵從萬尾島那個什麼會的命令,在固定地點進入萬尾島,從萬尾島出海,不得滋擾近海停泊的商船,不得私自接引商船上的人員即可。
普通漁民也沒物資和商船交換,自然還是打他的魚,也沒覺得多少不便,但看到萬尾島人精神抖擻,扛著火銃,橫刀蹭亮,反倒覺得有安全感。
為了支援萬尾島劉家,“豐南號”最近的日子過的磕磕巴巴的,主要就是糧食支援過去了,影響了自己。
終於等到了夏糧收獲的時候了,柏家村的糧食繼續保持著穩定的收獲。而經過農業改造的赤腰瑤寨糧食收獲翻了三番,這讓赤腰瑤寨沸騰起來。
赤腰瑤寨的瑤人從未收獲過如此之多的糧食,大家都被老管的農桑神技折服了。
糧食的突然增長帶來了許多問題,首先就是儲存的問題。
原來寨子糧食收獲少,家裡的壇壇罐罐足夠用了,現在突然這麼多糧食多出來,怎麼個儲存法。
雨季裡雨水多,不好好儲存糧食容易上黴腐爛,尤其是紅薯更容易腐爛。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賣掉一部分。
“豐南號”於是兌現了當初的承諾,收購瑤寨的糧食。
隻不過,沒有用現銀收購糧食,而是推出了“代銀券”,一種代替銀兩的紙質券。
一開始,瑤人有點不接受。老管他們出來用自己的信譽擔保,大家夥兒這才收下了所謂的“代銀券”。
為了能讓瑤人覺得“代銀券”有使用的價值,“豐南號”於是舉辦了一個商店。
商店裡銷售一些山下代購來的生活必需品,包括走私的鹽,還有“豐南號”用煉廢的鐵打造的農具。赤腰瑤寨公司生產的紙張也在商店裡出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瑤人見“代銀券”確實有用,也就漸漸接受了這個新生事物。
同時,“豐南號”在瑤寨招收的工人,每月結賬的工資也是用“代銀券”發放,這就奠定了“代銀券”在山上的主流通地位。
“代銀券”的設計,一定程度上讓“豐南號”在支援萬尾島劉家的過程中緩了一口氣。
這時候,“豐南號”工場又有了新的產品,形成了新的財源,漸漸讓“豐南號”在“代銀券”的加持下做到了收支平衡。
沈濤濤在修理水力風機的時候,發現綁紮的麻繩在水裡腐爛的速度太快,換的頻率有點高。
於是他就搗鼓著,把瀝青塗在了麻繩上,經過一段時間發現,塗了瀝青的麻繩抗腐蝕的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
有了這個發現之後,大家就生產了一批瀝青麻繩備用。
張大強聽沈濤濤說起之後,就拿了一卷兒瀝青麻繩在交易的時候帶給了萬尾島劉永浩。
萬尾島傳回的消息,這玩意太好了,海上等著要。
瀝青麻繩臟歸臟了一點,但是耐海水腐蝕,節省備用品的船上空間,也節省更換的人力。海上商船和漁船都大量的要,有多少要多少。
於是,本來利潤和銷量一直不太行的麻繩因為加了瀝青成了熱銷品,瑤寨一些婦女和力工又被招聘了,有了新的工作崗位可以掙到“代銀券”。
麻繩的主要原材料——苧麻這東西不需要占用田地就可以栽種,連老弱小孩都可以參與進來。
整個瑤寨除了失去勞動能力的人就剩下一個閒人——瑤寨公司經理黃興發。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十萬大山1840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