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公沈毅書房
“舅舅,妧姎以為你不能直接在父皇麵前為母後求情,更不能聯合朝臣向父皇施壓。”
沈毅回府後的第一件事便是鑽進書房,給朝中舊友寫信,讓他們同他一道聯名上書景帝,重啟皇後娘娘巫蠱一事。
“舅舅,巫蠱一事是父皇自導自演出的一出鬨劇,目的就是為了削弱沈家的勢力。隻要父皇想,不管重查多少次,母後都是巫蠱之事的唯一的幕後主使。”
“妧姎以為我們想救母後,重點不應該放在探查巫蠱一事的真相,而應該放在沈家怎麼做,才能徹底打消父皇的疑慮。”
真相隻在父皇一念之間,隻要父皇願意,可以找出一百個巫蠱之事的幕後主使。
但要父皇願意放了母後,放過沈家,還需要從根源入手。
“如今沈家軍得勝還朝,正是民心所向的時候,民間對母後被禁椒蘭殿一事議論紛紛,父皇卻仍遲遲不肯表態。想來還是忌憚沈家的勢力。舅舅若是再聯合朝中舊友向父皇施壓,不僅無濟於事,隻怕還會適得其反。”
“妧姎,你說得那些,舅舅又如何想不到?可眼下還有更好的辦法嗎?”沈毅皺眉,“難不成眼睜睜看著你母後被賜死?”
先前薑妧姎向景帝要了半月之期,將椒蘭殿巫蠱一事拖延了半個月。
原本以為半月後沈家軍大勝的消息傳回朝中,父皇為了安撫沈家軍,平息民意,會隨便找個理由將巫蠱一事平息下去,母後自然死裡逃生。
卻不曾想,民意鬨到這個地步,父皇還是不肯讓步。
可見父皇對沈家的忌憚已經到了甘願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將沈家這個眼中釘解決掉。
不過薑妧姎倒是料對了一點。
父皇即便不肯放過母後,也不會挑沈家軍還朝之時對母後動手。
隻是拖得了一時,拖不了一世。
輿論發酵地快,消失地也快。
待過些時日有新的焦點出現,人們關注的點自然會轉移。
待沈家的榮耀被遺忘於人後時,父皇對母後的宣判便會到來。
相信這一天,不會太久!
所以留給她和沈家的時間不多了!
“我沈毅一生忠君愛國,征戰沙場,不曾想卻連自己的妹妹都保不住!”
沈毅重重地一拳捶在書案上。
到了沈毅這個位置,他時常會感到矛盾。
他忠君愛國,一心報效朝廷,可陛下不信!
功高蓋主會讓陛下寢食難安,沈毅又何嘗不知。
縱觀史書,功臣有好下場的並不多,可在鞭子打下來前,他總以為自己是個例外。
在西北,收到妧姎的信時,他便知道陛下對沈家起了殺心。
此次得勝還朝,他的不少幕僚都勸他不要回來,甚至還有人建議他聯合南夏國在西北擁兵自重,向朝廷施壓,他一個都沒有聽。
不為彆的,隻因他的家人都在上京。
眼下是沈家最輝煌的時刻,也是沈家最舉步維艱的時刻。
進也是死,退也不見得能活!
大廈傾滅就在陛下一念之間。
沈毅能做得便隻有謹慎再謹慎,不敢行差踏錯一步,因為這一步,可能就是萬丈深淵。
誠然他的妹妹死了,能為他們沈家換來片刻喘息,可讓他眼睜睜看著他的妹妹去死,卻也是不能的。
身為兄長,他總要做些什麼!
“舅舅,如今父皇既然鐵了心要打壓沈家,沈家想全身而退怕是不能了。舅舅可想過急流勇退?”薑妧姎試探道。
曆史上,能做到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的人少之又少。
真正全身而退的功臣大多是看清局勢,不貪慕權勢,懂得急流勇退之人。
沈毅歎了口氣,“如今已經不是舅舅想不想,而是陛下肯不肯了?”
他擔心得是即便他肯上交兵權,主動請辭,陛下也未必肯放過他,
即便陛下肯放過他,朝中其他勢力卻未必答應。
他更擔心地是他若是功成身退,無官無職在身,那麼沈霽和沈度在朝中的路便沒那麼好走了。
聽到沈毅的擔憂,薑妧姎放下心來。
“隻要舅舅願意,自然有辦法讓父皇讓步。”
——
回府的馬車上,薑妧姎懶懶地躺在容予懷裡,“姐姐的事,大表哥怎麼說?”
今日她去沈家主要是為了同大舅舅商議母後的事,容予去卻是找大表兄商議他姐姐的事。
薑妧姎本打算替容予探探沈霽表哥的心思,可容予不放心,偏要自己去問。
真不知這男人是不放心她,還是不放心大表哥。
“聽到阿姐沒死,沈霽兄長很意外,也很冷靜,為夫看不出他心裡到底怎麼想的?”
薑妧姎懶懶道,“大表哥向來麵癱,除了親近之人,旁人很難看透他的心思的。我就說替夫君去問,夫君還不讓!”
“夫君現在求我,我不介意明日再幫夫君跑一趟。”薑妧姎傲嬌道。
“求你?”容予看著她煞有介事的模樣,心念一動,“不必,阿姐畢竟是皇妃,假死脫身,若是被發現,陛下那裡勢必動怒。此事不止關乎沈霽兄長一人,他有些猶豫實屬正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給他些時日,讓他想想清楚。若他真有心,自然會主動登門。若他不想,我們一而再再而三地登門尋他,對他也是一種負擔。”
“若大表兄不願,那夫君不就白忙活了?”
“白忙活?怎會?待為夫見到姐姐,問過她的意思,再做打算。若姐姐不願再回宮,那為夫便把阿姐送去一個沒有人認識的地方。若阿姐不願舍棄榮華富貴,為夫也正好借此事將淳郡王的勢力連根拔出。不管怎樣,為夫都不會白忙活的。”
聽到容予的打算,薑妧姎由衷地誇讚道,“還是夫君謀深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