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他們家族的希望,這些年他埋頭苦讀,對窗外的事情甚少關心,這些年的科考,一路考,從鄉試到縣試,一路都很順利,雖不是第一名,但也是考一次就中,老師們都誇他有天賦。
後來,他不再把自己關在房間裡讀書,而是拿著錢到處遊走,走走看看。
他看到了很多人世間的黑暗,看到了朝廷的無能與昏庸。
他也知道自己之前一路的考試都是一場笑話。
他能順利考中,根本不是他的能力,而是他的家族給他鋪了路。
他曾想過去投靠太子。
聽說太子素有賢德之名,最是愛才,惜才。
他把自己寫得最好的一篇文章遞上。
太子府的管事看了一眼,問了他的家世便讓他離開了。
他剛轉身,他的文章便被丟進火盆,那管事嘲笑他異想天開。
顧時安不信邪,他覺得肯定是下邊的人陽奉陰違,於是,某一次,他大著膽子攔下太子的車駕,他的文章到了太子手上。
太子看後連連誇讚,也同樣問了他的家世,而後因為他壞了規矩,太子和顏悅色賜他三大板子。
那時候,顧時安知道,太子也不過如此。
他拖著病體離開了盛京,到處遊曆,前不久才到臨江郡。
不巧就碰上了地震。
他命好,因為出來太久沒錢了,借住在一農戶簡陋的柴房才能在地震中活了下來。
他在這裡親眼看著那些官兵是如何敷衍百姓,是如何發國難財的,他一直想要找一個明主,一個能給這破爛的朝廷帶來改變的明主。
直到他看見了薑二小姐,看到一個很像五皇子的男人。
他們救人的那一幕,他可能此生不會忘記。
一群身著華服的人,和百姓一起不怕臟汙地在暴雨中徒手挖泥。
他們用行動鼓舞著人心,用智慧挽救了生命。
當人被救出了那一刻,顧時安心中積攢已久的鬱氣突然消散了。
而經過暴雨的衝刷,偽裝淡去,他確定,眼前的人真的是被流放的五皇子。
在那一刻,他確定這就是他要找到明主。
於是,他大著膽子跟了過來。
薑姒還挺驚訝,竟然有人能根據一麵之緣就能記得這麼久。
蕭卓看著眼前的顧時安侃侃而談,確實是有才華之人。
但是他沒有立即做出決定。
鄭重說道“你顧舉人可否聽說過,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
蕭卓知道他要走的路肯定是要有犧牲的,他不希望他的部下有個太固執的人,萬一那一些,為了救人,做出傷害他利益的舉動,這不是他想要的。
就比如,他如今已經確定,他要在百姓走入死胡同的時候才會出手賑災。
用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收獲,這是明路,但也是不道德之路,是一定會染上無辜人性命的路。
他可不希望有一天他的屬下會跳出來斥責他冷血,無情,吃著人血饅頭。
顧時安沉默了一下,才開口道“殿下是想問賑災的事情吧!我的理解是,殿下如今手裡的都是自己的,不是朝廷給的,賑災是朝廷收了納稅人地錢,他們有責任有義務賑災,而殿下就算不出手也無過錯,殿下若是出手,什麼時候出手都是在做好事,應該被讚揚。”
聽了顧時安的一席話,蕭卓笑了。
很顯然,顧時安的回答說到了他的心坎,也證明這人活得通透,不迂腐。
“你跟我走吧!”
“謝殿下。”
顧時安跪謝。
護衛拿著一套乾淨的衣物給顧時安換上,大家夥簡單吃了幾個餅便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