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點半,旅長帶領著主力部隊,抵達了臨汾城外圍。
此時鬼子在城外建立的工事,在趙剛的轟炸下,已經損失了七七八八,因此,八路軍地麵部隊進展的很順利。
看到已經成為一片戰場的臨汾城外,旅長等人也沒有絲毫的猶豫,直接下達了進攻的命令。
三個團,兵分三路,朝著臨汾城的鬼子發動了進攻!
首先進場的是三個團的裝甲運兵車。
八路軍裝備的裝甲運兵車,總重126噸,高259米,全長5476米,裝甲厚度為14毫米,可以抵擋762毫米子彈的衝擊。
更加重要的是,它的上麵還裝備了127毫米口徑的機槍。
這樣的運兵車,在燈塔國,毛熊等國家的來說稀鬆平常,但是在炎夏這裡,完全可以當成是一輛輕型坦克來使用!
事實上八路軍也是這麼做的!
相比起坦克複雜的操作,運兵車的操作無疑更加簡單。
因此,裝甲運兵車在八路軍這裡,非常的受歡迎。
每個團都裝備了50輛運兵車,一次可以運送半個營的戰士。
150輛運兵車,在三個方向朝著臨汾城駛去,一邊前進,車上的機槍朝著鬼子發射著一道道熾熱的火焰。
緊隨其後的則是機動營的汽車。
八路軍裝備的汽車,可不是小鬼子的汽車,八路軍使用的汽車,全都是林浩從後世運來的渣土車。
無論是從外形還是馬力,都不是小鬼子的汽車能夠相比的。
而且林浩為了保險,還在汽車周圍焊接了一道厚厚的甲板,彆說是鬼子的機槍了,就是鬼子的輕機槍,想要將汽車給攔下來,也非常的困難。
這些汽車上,也不全都是士兵,最前麵的是焊接了雙聯高射機槍的汽車,這種汽車,在八月份和鬼子的108師團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這次,它們依然是充當了掃清障礙的主力軍。
其次則是火箭筒炮手。
他們坐在汽車上,負責將近距離的鬼子的陣地清掃工作。
最後,才是八路軍的主力步兵營。
至於炮營,雖然他們也到了,但因為時間的關係,合格的炮手實在是不多,因此旅長命令他們,這次的戰鬥,算是實踐學習了,如果需要用到他們得時候,再讓他們動手!
但哪怕如此,對於鬼子來說,八路軍的活力,也有些強的可怕了。
平田健吉就是這麼認為的!
看著外麵不斷前進的鋼鐵洪流,平田健吉的心裡哇涼哇涼的。
雖然去年發生在諾門坎的戰鬥他沒有親自參與,但是作為中將師團長,這次戰鬥的過程他也是做過了解的。
當時鬼子為什麼會發動對毛熊的戰鬥?
完全是因為鬼子覺得自己能夠打敗毛熊!
畢竟30多年前的日俄戰爭,他們就把毛熊給打敗了。
30多年過去了,倭國更加強大,因此,鬼子的信心也更加十足!
但結果卻狠狠地打了他們一個巴掌!
麵對著毛熊的鋼鐵洪流,鬼子損失慘重,一戰傷亡了6萬多人,這讓倭國意識到了毛熊的可怕。
現在,他在城外的八路軍的身上,竟然隱隱的看到了毛熊那鋼鐵洪流的影子!
不,城外的八路軍,比毛熊更加的可怕!
毛熊可沒有可以在天上飛來飛去的摩托車,也沒有那麼高大威武的大汽車!
平田健吉沒來由的感覺一陣心慌,他突然覺得,自己的國家,應該不會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了!
戰鬥並沒有因為平田健吉的胡思亂想而結束,反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更加的猛烈。
這是八路軍自從進行改編以來,第一次動用這麼多的武器裝備的戰鬥,因此,總部也對這邊的戰鬥非常的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