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84年,漢靈帝光和七年元月。
自桓帝時,宦官與外戚之間便一直爭權奪利,勢不兩立,後期終於引發了第一次黨錮之禍(世家大族不允許參與朝政),那時起宦官勢力便開始失控。
靈帝登基後,大將軍竇武與太傅陳蕃密謀誅滅宦官,不料謀事不密,反被宦官所殺,由此又引發了第二次黨錮之禍。
此後黨人勢力便徹底一蹶不振,朝政幾乎全把握在宦官手中,連皇帝也對他們無能為力。
時靈帝寵愛王美人,引起何皇後嫉妒,暗裡毒殺了王美人。
靈帝大怒,欲殺何皇後,皇後與諸宦官親密,眾宦官皆為她求情,靈帝迫於多方壓力最終妥協,無奈之下隻得草草作罷。
此後靈帝心灰意冷,不理朝政,寵信宦官,放任自流,並尊崇中常侍張讓為“阿父”,將政令儘交付與他們打理。
自己則整日窩在後宮裡研究些旁門左道,極儘荒唐淫亂之事。
至此宦官們一家獨大,宦官專權達到了頂峰。
其中又以張讓,趙忠等十人最為勢大,且朋比為奸,無人敢惹,時人號稱為“十常侍”。
由於上麵再沒人可以節製他們,加上他們因生理缺陷而產生的變態性格,宦官們開始胡作非為!
在政治上,他們挾主專權,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宦官集團的獨裁統治,隻要對他們稍有不滿,他們就誣告陷害,或流放禁錮,或罷官下獄,或殺身滅族,無所不用其極;
在經濟上,兼並土地,恨不得天下所有的良田美地、山林湖澤都占為己有,殺人越貨,巧取豪奪,與強盜無異;
在生活上,腐化糜爛,揮金如土,僭越禮儀,不是帝王,勝似帝王。
一時天下大亂,群賊並起,而靈帝卻依舊沉醉在鶯鶯燕燕,醉生夢死的後宮中不能自拔,渾然不顧大漢帝國已然大廈將傾。
雒陽城,始建於公元二十五年,漢光武帝劉秀推翻王莽政權,建立東漢帝國後便定都於此。
經過這一百多年的不斷修葺完善,如今早已固若金湯,氣勢恢宏,繁華鼎盛至極,稱為中原第一大城當之無愧。
雒陽城分內城和外郭。
內城被高大的城牆包圍起來,每到一更便鳴街鼓,關城門,實行夜禁。
能在內城擁有一座府邸或宅院的,那已經不是錢的問題了,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內城之中最雄壯威嚴的當非皇城莫屬。
皇城分南宮和北宮,南宮是朝會,行政中心區;
北宮是天子,後妃起居之所。
兩宮間以複道連接,每宮有東青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門,均以朱雀門為主門。
皇城與內城之間各種建築和設施配備齊全,內城四方又設十二門與外郭連通。
郭區內以城牆為界,與內城劃分;外則以護城河為界,與郊區劃分。
郭區主要是普通百姓和大部分中小家族及富紳的居住區域,這裡居住著雒陽城百分之八十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