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誠沒有想到沈振華會如此直白的說出了減租減息的要求,果然是年輕人的行事風格,絲毫不顧及張家的感受;
仿佛就是過來通知他們一樣,這讓他很是不爽,當即就收起笑臉說道:
“沈長官,對於打鬼子,張家義不容辭,剛剛也給貴部支援了一批勞軍物資;
凡事總要講個法度,不知此項提議來自哪級政府,可否有國府批文?”
沈振華早就料到張家不會爽快答應,這畢竟是動人蛋糕的事,於是接過他的話正色說道
“此項倡議來自於延州邊區政府,在八路軍的所有轄區內施行,打鬼子不是哪一家的事,也不是哪一個人的事;
戰端一開,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有抗戰守土之責,自是有錢出錢,有人出人,總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去打仗。”
侍立一旁的張凡總算逮住沈振華的話把,插過話說道:
“沈排長,既然是倡議,而非國家和地方政府層麵的強製性法規,那張家就有拒絕的權力,這樣理解可否有誤?”
張凡說完後麵露得色,這是用沈振華的話來堵住他的嘴,姓沈的在他麵前還是嫩了一些。
沈振華並沒有如張凡所期待的那樣惱羞成怒,而是順著他的話說道
“這是自然,此項倡議並沒有強製性,我這次過來還有一項事情要通知張家;
八路軍要在雲峰村組建民兵連,凡兩丁以上者出一丁,不得讓其他人代替。
民兵訓練所需的錢糧分攤在土地中,原則還是有人出人,有糧出糧。”
這下輪到張家父子傻眼了,作為方圓數十裡唯一的大戶人家,他們的田地不僅遍布周邊的幾個村莊,張秉誠膝下更有六子三女;
如果按照八路軍的兩丁抽一的規定,張家要出三丁,這就要了他的老命了。
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他張秉誠的兒子豈能去當兵,而且還是“民團”!
他現在知道姓沈的敢理直氣壯的讓張家接受減租減息的原因了,這才是他的底氣,張家還無法拒絕,一頂逃避抗日的帽子他張家可頂不起。
想到這裡他再次擠出一張笑臉問道:
“出丁一事張家可否用錢糧代替?民兵訓練所需錢糧也無需攤派給其他人,我張家包了。”
張秉誠說出此話後心在滴血,但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去與窮凶極惡的東洋人拚命,他隻能花錢消災。
沈振華義正言辭地說道
“國難當頭,打鬼子人人有責,張家六子三女,良田數千畝,家大業大,總不能全靠沒田沒地的農家子弟去拚命。”
張凡這下老實了,就算加上他在晉緩軍當官的大哥,張家還得出兩丁,他可不想去打仗。
張秉誠本來也想抬出在晉綏軍當營長的長子來威壓沈振華,但他放棄了,晉綏軍自身難保,況且他們管不著八路軍。
他對沈振華的心思洞若觀火,隻得在心裡長歎一聲:
“罷了,亂世之秋犯不著跟一群丘八逞意氣之爭!”
“沈長官,為了打鬼子,張家願意響應八路軍的倡議,將租息降為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