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朱元璋元末義軍領袖,心懷統一天下的壯誌,極具戰略眼光與領導才能,善於用人,致力於推翻元朝統治,建立一個全新的、太平的王朝。
常遇春朱元璋麾下的猛將,作戰勇猛無畏,衝鋒陷陣,銳不可當,對朱元璋忠心耿耿,一心想為朱元璋的霸業立下更多戰功。
宋濂朱元璋的起居注,學識淵博,為人正直,對朱元璋忠心不二,關心世子的成長,希望他能進德修業。
世子朱元璋之子,生活優渥,起初對自身修養和學業不夠重視,在宋濂的勸說和朱元璋的教導下,開始反思自己。
徐達朱元璋的左相國,智勇雙全,軍事指揮能力卓越,在湖湘等地作戰後返回,是朱元璋軍事戰略的重要執行者。
孔克仁朱元璋的謀士,博學多聞,為朱元璋政治和曆史方麵的見解。
趙好德受朱元璋派遣,負責給方國珍送賞賜。
胡深朱元璋的參軍,有勇有謀,奉命進攻建寧之鬆溪,取得勝利。
張子玉陳友定的守將,在鬆溪被胡深擒獲。
季彥文元帥,受胡深之命安撫鬆溪百姓。
方國珍元末割據勢力之一,與朱元璋有一定的往來,收到朱元璋賞賜後態度有所變化。
第一幕常遇春凱旋
【時間】乙巳年三月辛巳
【地點】南京,戟門
【常遇春率領大軍凱旋,士兵們步伐整齊,士氣高昂。朱元璋親自來到戟門迎接,滿臉笑容,眼中透露出對常遇春的讚賞】
朱元璋(走上前,握住常遇春的手)“常將軍,你此番南平諸郡,可謂戰功赫赫!聽聞你兵律嚴明,所到之處,百姓都未受侵擾,嶺以南望風而降,實乃我軍之楷模,揚我軍威,定國安邦啊!”
常遇春(單膝跪地,恭敬地說)“主公過獎了!末將能取得這些成績,全是奉主公的英明成算,若非主公的戰略部署,末將哪能如此順利,所至輒克。這一切功勞,都應歸於主公。”
朱元璋(哈哈大笑,扶起常遇春)“將軍不必過謙,你的勇猛和指揮才能,我都看在眼裡。來,今日定要好好犒賞你和將士們。”
【隨後,朱元璋命人送上布帛文綺,賞賜給常遇春和立功的將士們。常遇春和將士們紛紛跪地謝恩】
常遇春(接過賞賜,激動地說)“多謝主公賞賜!末將定當獎率三軍,繼續為我軍的大業衝鋒陷陣,再建偉烈!”
第二幕宋濂歸省
【時間】三月癸未
【地點】朱元璋書房
【宋濂走進書房,向朱元璋行禮】
宋濂(恭敬地說)“主公,臣離家已久,父母年邁,臣想乞歸省金華,望主公恩準。”
朱元璋(微微點頭,麵帶微笑)“宋先生一片孝心,我豈會不準。你這一路奔波,也辛苦了,此次歸省,就多陪陪家人吧。”
【說完,朱元璋命人取來金幣,遞給宋濂】
朱元璋“這點薄禮,就當是我為先生踐行,路上也好有個照應。”
宋濂(跪地謝恩)“多謝主公恩賜!臣定當早日歸來,繼續為我軍效力。”
【宋濂回到金華後,進表謝恩,又致書世子,勸其進德修業。世子收到書信後,並未在意,隨手放在一旁。此事被朱元璋得知,他立刻召來世子】
朱元璋(神色嚴肅,看著世子)“你身為世子,生活如此優渥,卻對宋先生的勸誡毫不在意,這成何體統!宋先生學識淵博,他的話對你有益,你卻不思進取,這不是自棄嗎?”
世子(低著頭,小聲說)“孩兒知錯了。”
朱元璋(語重心長地說)“你要明白,你肩負著重大的責任,不能隻貪圖享樂。好好品味宋先生的話,努力提升自己。”
【隨後,朱元璋遣使至金華賜書獎諭宋濂,賜綺帛,令世子親致書回報。世子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真寫了回信】
第三幕進軍襄陽
【時間】夏四月庚寅
【地點】朱元璋帥府
【朱元璋端坐在帥位上,徐達、常遇春等將領分列兩旁。朱元璋神色凝重,看著地圖】
朱元璋(手指著地圖上的襄陽,對常遇春說)“常將軍,安陸、襄陽之地,跨連荊蜀,乃是南北喉襟,兵家必爭之地。此前我與徐達、你論及襄陽形勢,此城若今不取,必將貽害無窮。況且沔陽新附,陳氏舊卒眾多,與安陸、襄陽相鄰,極易生變。如今,我命你將兵前往,奪取湖廣襄陽諸郡。”
常遇春(單膝跪地,領命道)“末將領命!定不辜負主公的期望,一舉拿下襄陽!”
朱元璋(微微點頭,繼續說道)“此去襄陽,路途遙遠,且敵軍必然會拚死抵抗。你要謹慎行事,不可輕敵。多觀察敵軍動向,製定合適的戰略。”
常遇春(堅定地說)“主公放心,末將定當仔細謀劃,凱旋而歸!”
【常遇春領命後,迅速整頓軍隊,準備糧草輜重,踏上了前往襄陽的征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第四幕賞賜方國珍
【時間】四月癸巳
【地點】朱元璋帥府
【朱元璋對趙好德說】
朱元璋“趙好德,你持紗綺及鞍轡前往,賜予方國珍。方國珍雖為一方勢力,但我們也要與之交好,以圖日後發展。你此去,務必傳達我的誠意。”
趙好德(拱手領命)“主公放心,下官定當妥善傳達,不負主公所托。”
【趙好德帶著賞賜來到方國珍處,方國珍看到賞賜,心中暗自思量】
方國珍(心中想)朱元璋此舉,是何用意?看來他對我也頗為重視,我需謹慎應對。
【方國珍表麵上對趙好德十分客氣,收下賞賜後,讓趙好德轉達對朱元璋的謝意】
第五幕論漢高祖之業
【時間】四月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