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身貧寒,曆經磨難建立大明王朝,心懷天下,致力於國家的穩定、繁榮,對朝政的方方麵麵都有著高瞻遠矚的規劃和嚴格的要求。
徐達明朝開國大將軍,智勇雙全,為朱元璋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是朱元璋最為倚重的軍事統帥,對軍事戰略有著卓越的見解。
常遇春副將軍,勇猛善戰,作戰風格果敢淩厲,在戰場上勇往直前,是徐達的得力助手,與徐達一同為明朝的統一大業出生入死。
汪廣洋新任中書省參政,即將在朝廷的政治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渴望在新的職位上為國家貢獻力量。
楊憲新任禦史中丞,負責監察百官,維護朝廷的紀律和秩序,對整頓官場風氣有著堅定的決心。
錢塘新任刑部尚書,掌管司法刑獄,致力於建立公正嚴明的司法體係,保障百姓的權益。
高原侃監察禦史,關心民間風俗和社會風氣,敢於直言進諫,為維護良好的社會風尚而努力。
禮部官員負責禮儀製度的製定和執行,在朝廷的禮儀事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對傳統禮儀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理解。
皇太子朱元璋的長子,未來的皇位繼承人,在朱元璋的教導下學習治國理政之道,參與朝廷的一些重要活動,接受曆練。
第一幕朝堂新命
時間洪武元年十二月丁卯朔,上午
地點應天,奉天殿
旁白應天的奉天殿莊嚴肅穆,金色的陽光透過雕龍畫鳳的窗戶,灑在金磚鋪就的地麵上。殿內,朱元璋身著華麗的龍袍,端坐在龍椅之上,殿下的大臣們整齊排列,神色恭敬。
朱元璋(目光掃視群臣,聲音洪亮)朕今日有重要任命。汪廣洋、劉惟敬,朕命你們為中書省參政,望你們儘心輔佐,為朝廷出謀劃策。
汪廣洋(跪地,聲音堅定)臣定當竭儘全力,不負陛下重托。
朱元璋楊憲,朕任你為禦史中丞,監察百官,務必整肅朝綱,莫讓奸佞之徒擾亂朝堂。
楊憲(跪地,大聲說道)臣領旨,必當恪儘職守,不辜負陛下的信任。
朱元璋錢塘,刑部掌管天下刑獄,責任重大,朕命你為刑部尚書,你要公正斷案,維護律法尊嚴。
錢塘(跪地,神情莊重)臣遵旨,定當以公正之心,處理刑獄之事。
旁白隨後,朱元璋又依次任命郭景祥為浙江行省參政,阮崇禮為江西行省參政,安然為山東行省參政。
朱元璋浙江、江西、山東皆是我大明的重要行省。浙江地處東南沿海,經濟繁榮,商貿發達,是朝廷的財賦重地;江西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口眾多,在農業和手工業方麵都有著重要地位;山東則位於北方,是連接南北的交通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你們到任後,要勤勉政務,造福百姓。
郭景祥、阮崇禮、安然(齊聲跪地)臣等遵旨!
旁白這時,禮部尚書錢用壬上前,跪地請辭。
錢用壬陛下,臣年事已高,精力漸衰,懇請陛下恩準臣告老還鄉。
朱元璋(微微點頭,麵露關切)錢卿多年來為朝廷儘心儘力,朕心甚慰。既如此,朕賜你居湖州。湖州山水秀麗,物產豐饒,你可在那裡安享晚年。
錢用壬謝陛下隆恩!
第二幕太原大捷
時間洪武元年,冬季
地點太原戰場
旁白太原城的冬日,寒風凜冽,城牆在白雪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冷峻。徐達騎著一匹高大的戰馬,身披戰甲,威風凜凜地站在陣前。他的身旁,常遇春等將領嚴陣以待。
徐達(看著眼前的太原城,目光堅定)元主北奔後,命擴廓帖木兒複北平,他率兵出雁門關欲攻北平。但太原乃其後方重鎮,我們引兵徑進太原,他必定回軍救援。
常遇春(緊握長槍,興奮地說)徐將軍,那我們就趁他回軍之時,給他來個迎頭痛擊!
徐達不錯。太原地勢險要,是北方的軍事要衝。它東依太行山,西靠呂梁山,北通塞外,南達中原,誰掌控了太原,誰就能在北方的軍事格局中占據主動。擴廓帖木兒深知這一點,所以我們必須速戰速決。
旁白正如徐達所料,擴廓帖木兒得知太原被攻,急忙回軍救援。此時,他的部將豁鼻馬潛遣人約降,並願為內應。
徐達(得知消息後,大喜)天助我也!常將軍,我們即刻遣兵夜襲,務必一舉拿下太原!
常遇春遵命!
旁白夜幕降臨,寒風呼嘯。徐達率領明軍悄悄地向太原城逼近。豁鼻馬按照約定,打開了城門。明軍如潮水般湧入城中,與元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擴廓帖木兒倉猝應戰,卻無法抵擋明軍的攻勢,最終隻得倉惶遁去。
徐達(站在太原城牆上,看著城中的明軍,大聲下令)清點戰果,安撫百姓!
旁白此戰,徐達得兵四萬人、馬四萬餘匹,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擴廓帖木兒奔大同,常遇春追至忻州不及而還,擴廓帖木兒遂走甘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第三幕司法革新
時間洪武元年十二月己巳,上午
地點應天,皇宮
旁白應天的皇宮內,朱元璋坐在書房中,思考著如何完善朝廷的司法製度。這時,太監前來稟報。
太監陛下,監察禦史高原侃求見。
朱元璋宣他進來。
(高原侃進入書房,跪地行禮)
高原侃陛下,臣有一事啟奏。如今民間詞訟,若府州縣省官及按察司不為伸理,百姓有冤抑重事卻不能自達,實在有失公正。臣建議,在午門外設置登聞鼓,讓百姓有冤可訴。
朱元璋(微微點頭,陷入沉思)此計可行。百姓乃國家之本,若他們的冤屈得不到伸張,何以體現我大明的公正?但這登聞鼓的使用,還需有明確的規定。
旁白經過一番商議,朱元璋決定在午門外設置登聞鼓,每日令監察禦史一人監管。規定民間詞訟應自下而上,若府州縣省官及按察司不為伸理,或有冤抑重事不能自達者,許擊登聞鼓,監察禦史隨即引奏,敢沮告者死。同時,戶婚田土等細事歸有司,不許擊鼓。
朱元璋這登聞鼓,是百姓的希望之門,也是朝廷了解民間疾苦的重要途徑。你們一定要謹慎對待,不可讓它成為擺設。
高原侃臣遵旨,定當認真監管,確保登聞鼓發揮作用。
第四幕皇帝訓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