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洪武五年十二月_明朝皇帝往事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71章 洪武五年十二月

第71章 洪武五年十二月(1 / 2)

角色

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出身貧寒,深知民間疾苦,一心想要建立一個繁榮穩定的國家,對國家的治理有著長遠的規劃和堅定的決心。

李善長明朝丞相,輔佐朱元璋多年,熟悉政務流程,在朝廷中威望頗高,參與各項政策的製定與實施,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

劉伯溫朱元璋的重要謀士,足智多謀,精通天文、兵法、數理等,對國家事務有著深刻的見解,常能從宏觀角度為朱元璋建設性的建議。

周德興征南副將軍,江夏侯,此次班師回朝接受論功行賞。

曾魯禮部侍郎,學識淵博,與朱元璋討論古帝王之治,後不幸去世。

陶凱禮部尚書,建議編類記錄時政的書籍。

彭恭兵部主事,與瀘州守禦指揮彭萬裡收集四川明氏舊校卒為軍。

耿炳文秦府左相兼陝西行省右丞,被任命署行都督府事。

李信兩浙都轉運鹽使,先被任命為廣東行省參政,後改任吏部尚書。

鄧愈衛國公,此次因軍事行動接受賞賜,後又被任命為征西將軍征討吐蕃。

楊璟營陽侯,參與軍事行動接受賞賜。

黃彬宜春侯,參與軍事行動接受賞賜。

蕭安禮貴州八番宣慰司同知,來朝貢方物。

宋濂禮部主事,複任太子讚善大夫。

徐達魏國公,奉命督山西、河南造獨轅車。

李文忠曹國公,奉命督北平、山東造獨轅車。

第一幕早朝定考課

場景奉天殿,莊嚴肅穆,雕梁畫棟,金磚鋪地。龍椅之上,朱元璋正襟危坐,目光威嚴地掃視著下方群臣。

旁白洪武五年十二月,甲戌朔日,新年的氣息還未完全消散,奉天殿內卻已彌漫著一股嚴肅的氣氛。早朝開始,朱元璋率先拋出了關乎國家根基的議題。

朱元璋(聲音洪亮,打破了朝堂的寂靜)“眾愛卿,朕今日要說的是,農桑乃我大明百姓衣食之本,學校則為理道之原。中書省需定下規矩,今後有司考課,必須把農桑、學校的成績記錄在案,若有違者,定要降罰。那些不順應天時、浪費地利的百姓,還有不認真教導的老師、懶惰的學生,都要依法論處。”

李善長(率先出列,恭敬地拱手說道)“陛下聖明,農桑關乎民生,學校培育人才,將其納入考課,必能督促官員重視,使百姓安居樂業,國家人才輩出。”

劉伯溫(微微點頭,補充道)“陛下此舉,實乃深謀遠慮。農桑興,則倉廩實;學校盛,則教化行。隻是在執行過程中,需防止官員弄虛作假,要製定嚴格的考核標準和監督機製。”

朱元璋(微微頷首)“劉愛卿所言極是。此事就由中書省牽頭,會同禮部、戶部等相關部門,儘快製定出詳細的考課細則,務必落到實處。”

第二幕班師慶功賞

場景奉天殿內,氣氛熱烈起來。

周德興(大步走上前,跪地行禮)“陛下,臣征南副將軍江夏侯周德興班師還京!”

朱元璋(麵露喜色)“周愛卿,此次南征,你等勞苦功高!傳朕旨意,論功行賞!衛國公鄧愈、營陽侯楊璟、宜春侯黃彬及眾軍士,皆按功行賞!”

鄧愈、楊璟、黃彬等將領上前謝恩

鄧愈“謝陛下賞賜,臣等定當為陛下效犬馬之勞!”

周德興“陛下,此次征討南方,雖獲勝利,但南方地勢複雜,少數民族眾多,治理起來仍需謹慎。”

朱元璋(點頭說道)“周愛卿,南方治理之事,你可與當地官員共同商議。要尊重當地習俗,輕徭薄賦,讓百姓休養生息。”

李善長“陛下,此次論功行賞,可激勵將士們奮勇殺敵,保我大明疆土。但在賞賜之後,也需加強軍隊的訓練和管理,以備日後之需。”

朱元璋(讚同地說道)“李丞相所言甚是。兵部要做好統籌,加強軍隊建設,提升我大明軍隊的戰鬥力。”

第三幕君臣論治道

場景奉天殿內,氣氛轉為平和。

朱元璋(看向禮部侍郎曾魯)“曾愛卿,朕近日常思古帝王之治,你學識淵博,且說說堯舜之治的關鍵何在?”

曾魯(恭敬地回答道)“陛下,依臣之見,堯舜之治,關鍵在於允執厥中。人君若無堯舜之心,便難以有堯舜之治。《大學》有雲,‘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此乃平治天下之本。”

朱元璋(沉思片刻)“嗯,曾愛卿所言有理。人君當以天下蒼生為念,秉持中正之道,方可治理好國家。《大學》一書,蘊含著深刻的治國理政思想,朕要讓太子及諸皇子好好學習。”

劉伯溫“陛下,《大學》不僅是修身之要,更是治國之綱。讓皇子們學習,可培養他們的品德和治國才能,為我大明培養優秀的接班人。”

第四幕時政編類議

場景奉天殿內,話題轉向了時政編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陶凱(出列,拱手說道)“陛下,臣禮部尚書陶凱有本奏。依漢、唐、宋會要之例,我朝應編類記錄時政的書籍,各台、省、府置銅匱藏欽錄簿,如此可使朝廷政事有詳細記載,便於後世查閱。”

朱元璋(微微點頭)“此議甚好。國之政事,需有詳實記錄,方能為後世借鑒。此事就交由禮部牽頭,會同各部門,務必認真編類,不可遺漏重要事項。”

李善長“陛下,編類時政書籍,可彰顯我大明的治理成果,也能為後世子孫治國經驗。在編纂過程中,要確保內容真實、準確,客觀反映朝廷的決策和施政情況。”

朱元璋“李丞相所言極是。陶愛卿,你要挑選得力之人,組成編纂團隊,嚴格把關,確保編纂工作順利進行。”

第五幕地方軍事調

場景奉天殿內,開始討論地方與軍事調整事務。

官員(上前奏報)“陛下,臣建議罷重慶府之黔江縣,並入彭水縣。”

朱元璋(思索片刻)“重慶府地處西南要地,黔江縣並入彭水縣,可優化地方管理,提高行政效率。此事就依你所奏,令當地官員妥善處理合並事宜。”

彭恭(出列,跪地行禮)“陛下,臣兵部主事彭恭與瀘州守禦指揮彭萬裡收集四川明氏舊校卒2660人為軍。”

朱元璋(滿意地說道)“甚好,四川乃西南重鎮,收編舊校卒,可增強我大明在西南地區的軍事力量。兵部要對這些新入伍的士兵進行嚴格訓練,使其成為我大明的精銳之師。”

又有官員奏報“陛下,臣建議今後百司所奏之事,皆啟皇太子知之。”

朱元璋(點頭同意)“太子乃國之儲君,讓他參與政事,可培養他的治國能力。眾愛卿要儘心輔佐太子,使其早日成長為合格的君主。”

接著,有官員奏報衛所合並之事“陛下,臣建議並驍騎前衛於左衛,中衛於右衛。”

朱元璋(說道)“衛所合並,可優化軍事布局,提高軍隊的協同作戰能力。此事交由兵部負責,務必做好合並後的管理和訓練工作。”



最新小说: 都穿書了,誰還走劇情 六道禦魂記 校花和她閨蜜都追我,我該怎麼辦 hp斯萊特林的首席小姐 隨軍一見麵,冷麵軍官動了情 穿書七零:惡毒軍嫂出息了 逃離係統的逆天魅惑者 都市影武者 幸福人生的選擇 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