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洪武九年十月_明朝皇帝往事_思兔 
思兔 > 曆史軍事 > 明朝皇帝往事 > 第102章 洪武九年十月

第102章 洪武九年十月(1 / 2)

第一章京都風雲起

京城的天空陰沉沉的,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應天府的街頭,百姓們行色匆匆,仿佛都在躲避著什麼。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一場風暴正悄然醞釀。

戶部衙門內,氣氛緊張得如同拉緊的弓弦。官員們進進出出,臉上滿是焦慮和不安。

戶部侍郎劉德(眉頭緊皺,聲音急促)“這可如何是好?皇上已經得知空印之事,雷霆震怒,恐怕咱們都要大禍臨頭了!”

戶部郎中王義(麵色蒼白,聲音顫抖)“咱們一直都是這麼做的,為的就是方便核對賬目,誰能想到皇上會如此生氣。”

旁白明朝的製度規定,每年各地都要派人到戶部核對錢糧、軍需等賬目。這看似平常的差事,卻因路途遙遠和戶部的嚴苛要求,讓地方官員們苦不堪言。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差錯,他們無奈之下想出了攜帶蓋好官印的空白文冊的辦法。這本是官場中默認的“潛規則”,卻在不經意間,觸碰到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經。

此時,皇宮內,朱元璋坐在龍椅上,臉色陰沉得能滴出水來。

朱元璋(猛地一拍龍椅扶手,怒聲吼道)“這幫貪官汙吏,竟敢如此欺罔朕!用空印文書糊弄朝廷,簡直是無法無天!”

太監總管王公公(嚇得連忙跪地,聲音顫抖)“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

朱元璋(站起身來,來回踱步)“傳朕旨意,立刻嚴查此事,凡是與此事有關的官員,一個都不能放過!”

旁白朱元璋,這位從底層崛起的皇帝,一生都在與貪官汙吏作鬥爭。他深知官場腐敗對國家和百姓的危害,因此對任何違法亂紀的行為都絕不姑息。空印案的爆發,讓他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他決心借此機會,整頓吏治,以儆效尤。

第二章地方官員的惶恐

在應天府的一家客棧裡,來自各地的官員們聚集在一起,氣氛凝重。

浙江布政使李大人(滿臉愁容,唉聲歎氣)“這可怎麼辦?咱們多年來都是帶著空印文書來戶部,如今皇上追究起來,咱們怕是性命不保啊。”

山東知府張大人(焦急地說)“是啊,咱們也是沒辦法。這來回一趟京城,路途遙遠,要是賬目出了差錯,再回去蓋章,一來一回得耽誤多少時間。”

旁白這些地方官員們,為了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務,不得不采取這種看似便捷的方法。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並非有意貪汙腐敗,隻是為了應對繁瑣的製度和實際的困難。然而,他們的這種做法,在朱元璋眼中,卻是對皇權的挑戰和對朝廷的背叛。

此時,一位年輕的知縣站了出來。

年輕知縣(猶豫了一下,鼓起勇氣說)“各位大人,咱們能否聯名上書,向皇上解釋清楚此事的緣由呢?或許皇上聽了咱們的解釋,會網開一麵。”

李大人(苦笑著搖頭)“你太天真了,皇上此次如此震怒,豈是咱們幾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

旁白年輕知縣的提議,雖然充滿了希望,但在現實麵前,卻顯得如此無力。這些官員們深知朱元璋的性格,他一旦下定決心,很少有人能改變他的想法。他們的命運,此刻就像風中的落葉,飄搖不定。

第三章朝堂上的爭辯

早朝的鐘聲響起,官員們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朝堂。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麵的群臣。

朱元璋(冷冷地說)“今日,朕要聽聽你們對空印案的看法。誰先來?”

一位老臣站了出來。

老臣(戰戰兢兢地說)“皇上,老臣以為,地方官員攜帶空印文書,雖然違反了規定,但他們也是為了方便辦事,並無惡意。還望皇上能從輕發落。”

朱元璋(冷笑一聲)“方便辦事?這分明是對朕的欺騙,對朝廷律法的蔑視!若不嚴懲,何以服眾?”

旁白朝堂上,支持嚴懲和請求從輕發落的官員分成了兩派,各執一詞,爭論不休。支持嚴懲的官員,大多是為了迎合朱元璋的心意,同時也想借此機會打擊異己;而請求從輕發落的官員,則更多地考慮到了實際情況和官員們的無辜。這場爭論,表麵上是對空印案的看法,實際上卻是朝堂上權力鬥爭的一種體現。

這時,一位禦史站了出來。

禦史(義正言辭地說)“皇上,這些官員公然違反律法,若不重罰,日後朝廷律法將形同虛設。必須嚴懲,以正國法!”



最新小说: 都穿書了,誰還走劇情 六道禦魂記 校花和她閨蜜都追我,我該怎麼辦 hp斯萊特林的首席小姐 隨軍一見麵,冷麵軍官動了情 穿書七零:惡毒軍嫂出息了 逃離係統的逆天魅惑者 都市影武者 幸福人生的選擇 登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