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關於一座山的故事。
天道缺弊,缺失的那一塊分為了四塊殘片散落大地四處,落英,瓊玉,紫霄,青璃。
自那時候起,天道福澤之地的傳說開始在世間流傳,尋訪者無數但大多無功而返。
福澤之地已經不以常規方式存在於現世,隻有極少數人有幸尋得此地。
傳說曾有一漁人有幸得入落英之處,後心生貪念引眾人來尋,來尋者皆不得入,漁人也再尋不得。
受天道福澤之人往往自視甚高,避世出塵,不問外界,隻順天道之引而求長生,得大道。
於是,世事之外,落英,瓊玉,紫霄,青璃等地逐漸興起了些許修仙的組織,不過他們更願意稱之為宗門。
宗門之人,自覺受天道庇佑,拋卻一切,爭靈寶,修功法,隻求一場羽化登仙,壽與天齊。
可,鮮有人知的是,除了這四處福地之外,還有一處,名為玉虛。
玉虛極為特殊,它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降臨覆蓋某地,它融入在天道法則之中為其餘四山源源不斷的靈氣,也導致了玉虛比外界的時間流速快上不少。
就這麼過了不知多少年,人間也繁榮了多少年,直到那一場大起義,起義覆蓋了全國,玉虛開始從四山回抽靈力。
靈力河流在青璃附近為玉虛引來了第一個幸運兒——一名少女。
少女吃下了隨她一同降臨的夢果,靈種在她體內誕生,她的仙路由此開始。
對一切還一無所知的她從山巔走入了山洞,那如同迷宮一般的山洞,明明隻有兩條岔道,卻無論如何走都走不出去。
她隻是個凡人,沒有點道行是走不出這個山洞的。
她為了活下去,采靈草而食,舀冰泉而飲,獵靈獸以自衛,拚儘全力隻求一線生機。
日積月累,冗雜的靈力充斥著她小小的軀體,等到山洞的物種幾乎被她滅絕,她才堪堪走出了山洞,這一困就不知道過了多少年。
走出山洞的她迎來的並不是黎明,而是一場連綿的雨和又一片密林,僅吊著的最後一口氣終於散去,擠壓數年的靈力即將噴湧而出,在她昏倒的前一刻,看到了一個白胡子老頭。
老道來自紫霄,是紫霄的一名長老,大瘟疫來臨之際,他不滿其餘長老不問人世隻求飛升來自保的做法。
他帶著門下弟子下山抗衡大瘟疫。
但他遠遠低估了這個災害強大,一切抵抗都將在災害之下被抹去生機,他看著自己的弟子一個個如枯骨狀死去,才明白自己的決定是多麼愚蠢。
他怕了。
他逃回了紫霄,但紫霄已成一片破敗,靈氣已經乾涸,如今再想飛升也已經毫無可能。
唯有飛升台的頂端還有著些許亮光,上麵刻著整整齊齊的一行大字。
“揮劍斬凡塵,得道而飛升。”
他走遍了落英,青璃,瓊玉,最後又回到了紫霄,到處都是一模一樣的場景,乾涸的靈氣,殘破的宗門,被抽乾的屍體,和飛升台的亮光。
他癱坐在飛升台上,笑了,笑得苦澀,笑得癲狂。
笑著笑著,他的意識似乎沉入了一條河。
再醒來時,他站在不知何處的山巔,感受著天地之間充盈著的靈力,恍如隔世,他淩空而起。
他看到了落英繽紛,紫霄騰霧,瓊玉疊嶂,青璃深幽,還有一處有著香台煙火的山峰,香台上刻著大大的“玉虛”二字。
四大福地並沒有乾涸,而是來到了這裡,所以此地的靈氣才會如此濃厚。
他想不通為什麼,不過唯一確定的是他能飛升了,能逃了。
忽然他看到,腳下的密林中有一名奄奄一息的少女,原本要飛升的決心不知道為何再次被動搖。
他落了下去,抱起少女,用自身的靈力引導著少女體內的雜亂的靈力,從日中到日落,少女的氣息漸漸平穩,麵色也逐漸紅潤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