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的飯菜準備的很用心,豐盛卻不奢華,不會給人冷冰冰的距離感。
從頭至尾沒人提顧維民工作調動的事,也沒有說些感謝的客氣話。
高副市長和夫人話都不多,態度卻很親切溫和,一言一行都恰到好處,令李傑有如沐春風之感。
飯後又轉場到客廳喝茶,高祈年幾次想把話題引到顧維民的事上,都被高副市長打斷了。
李傑告辭後,高祈年頗有幾分不滿的質問高副市長。
“爸,李傑幫了我們這麼大的忙,你和媽一句感謝都沒有,讓李傑怎麼想。”
“還有啊,李傑的店被封了這麼長時間,少賺多少錢,也不能當不知道吧。”
高副市長瞪了他一眼,沒理他,徑直去了書房。
“媽,你看我爸。”
高祈年氣的跳腳,就要追進去繼續理論,被高夫人一把拉了回來。
“你當李傑是真正的朋友,還是狐朋狗友?”
“當然是真正的朋友。”
高祈年沒理解高夫人問這個問題的用意,卻還是不加思索的回答。
說來也怪,他和李傑論家境、學曆、性格都有很大不同,卻出其的合得來。
高夫人點了點他的額頭。
“李傑是你的朋友,我和你爸也很欣賞他,自然把他當自家人看待,一家人謝來謝去,不覺得見外嗎?”
好像……是這個道理。
高祈年不氣了,笑嘻嘻挽高夫人的手。
“哎呀,我這豬腦子,怎麼就沒看出您和爸的良心用心呢。”
“既然是一家人,您和爸說說,給李傑安排個工作吧,他學曆不高,也不用安排太好的工作,就給爸當個助理什麼的,就行了。”
高夫人都無語了。
“你以為市政府是你爸開的,說安排就安排。”
要說安排進個國企還是沒問題的,但副市長助理的要求很高,彆說高副市長,就是托省裡的關係也辦不到。
問題關鍵還不在這裡。
高夫人趁機教兒子人情世故。
“安排工作的事你得先和李傑商量,聽聽他自己的想法,你對彆人好,得用彆人想要的方式。”
“而不是自作主張,反而讓對方左右為難。”
高祈年若有所思點了點頭。
這個兒子雖然渾了點,但年輕人不夠成熟是正常的,隻要肯聽道理就好。
高夫人欣慰的拍了拍他的頭。
“李傑是個好孩子,我和你爸都很欣賞他,也很同意你和他多走動。”
“如果他想找個穩定的工作,安排進國企問題不大,如果喜歡做生意,給他投點資也沒什麼問題。等你和他溝通後再決定。”
高祈年把高夫人的話原原本本向李傑轉述了一遍。
“你咋想的隻管說,我爸媽把你當自家人,你就彆和他們客氣了。”
這不是客氣不客氣的事,而是他並不想與官場牽扯太深。
幫高祈年其實是為了幫自己擺脫顧劍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