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其實最在製定野生動物保護法之前,就已經考慮到會有麻雀村這種情況存在,為此治定了一些補助措施。
但國家經濟本來就處於急需發展的水平,補助十分有限。
何況山裡人家,進城領一趟救濟糧都不容易,跋山涉水跑一趟,隻能領回勉強餓不死人的糧食,誰能忍得住不進山打獵?
領導們不是不顧百姓死活的人,但國法和百姓的利益存在衝突,領導們也很為難。
一時間僵持不下,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李傑本來也不喜歡出風頭,但工作進不行不下去,領導們沒法回去交待,逼急了村民蠻勁上來,也存在很大危險。
考慮之後,還是主動開口。
“老支書,百姓想吃飽吃好,都是應該的。但不是隻有打獵一條路可以走。”
“正巧我一個朋友需要一些力工,能不能請您幫著問問,村裡有沒有青壯願意乾?”
“工錢不比打獵的收入低,隻是需要住在城裡,不能想回家就回家。”
山裡人不是不想出去打工,苦於人生地不熟,想打工也找不到門路。
主動送上門來的打工的機會,怎麼會不願意。
老支書眼睛都亮了,吃完飯就自己跑出去,挨家挨戶統計人數。
不但青壯願意出去打工,連好幾位年過半百的老人都跑來問李傑,能不能給他們安排個活,哪怕幾個人掙一份工錢也使得。
李傑答應回去幫他們問問,有消息打電話請老支書轉告,他們才離開。
吃飯問題解決了,也就沒人反對禁獵了,到底還有幾分不放心,怕李傑是誆他們,監察組回城的時候,幾個青壯都背上行李跟著。
其他領導也怕李傑是為了儘快完成工作說大話,背地裡向他求證,是不是真的能解決這些人的工作問題。
李傑拍著胸脯保證沒問題,領導們才放心。
回到城裡後,護林隊的這次工作就算完成了,領導們說了幾句“大家辛苦”之類勉勵的話,便就地解散。
幾個村民隻跟著李傑,李傑直接把他們帶到工地上,交給高祈年。
“這是高經理,你們都歸他管,好好乾,乾的越多越好,掙的工錢越多。”
村民們心裡這才踏實了,一口一個“高經理”,爭著給他遞煙。
高祈年自然不會把他們的煙放在眼裡,卻也很給麵子的接了,抽了一口辣的肺管疼,趁人不注意偷偷扔了。
商業街工程已經接近尾聲,兩排鋪麵已經改造完成,還差路麵需要重新鋪一遍,人行道還得鋪上花色的地磚。
高祈年是親眼看著老破小平房,一點一點變成整齊美觀的商鋪,成就感前所未有。
拉著李傑從到處堆滿雜物的街頭走到街尾,又從街尾走回街頭,非讓他說說感覺怎麼樣。
李傑跋山涉水從山裡出來,坐都沒坐一會兒,問他感覺怎麼樣,他隻感覺累,想趕緊回宿舍睡他個三天三夜。
麵對高祈年熱切,求表揚的眼神,李傑把“不怎麼樣”幾個字咽回肚子裡,格外誠懇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比我預想的更好,你要是願意,當個建築師手拿把掐。”
高祈年嘴咧到耳根子,嘴上還要故作謙虛。
“這麼幾間房子,算不了什麼,回頭咱也建個百貨大樓,肯定不比省城的差。”
說他胖他還喘上了,李傑笑容可掬連連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