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傑說公司有事是事實。
這段時間他正在把重心往省城轉移,起步很是艱難。
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沒有人脈,二是公司規模還不夠大,名氣還不夠響。
人脈需要時間積累,規模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擴大起來的。
隻能從名氣上想辦法。
所以,他打算在省電視台、廣播電台打廣告。
這個年代廣告也不是想打就能打的,李傑費了好大勁才約到一位姓郭的副台長中午吃飯。
所以一大早安排完公司的事,便開車去省城,高祈年沒事可做,便也跟他一起去。
李傑事先準備了一些禮品,吃飯的地方也是省城數得上的大飯店。
可最後顯然沒有入得了郭副導演的法眼,吃了兩口菜,酒也沒喝,便起身要走,語氣不冷不熱的說要過幾天給李傑回話。
李傑一看這種情況,肯定是自己下的功夫還不夠,後悔沒有帶現金,趕緊想辦法補救。
“郭台長,您再坐一會兒,我還準備了一些特產,正在送來的路上。”
郭副台長卻不給麵子,說什麼都要馬上走人。
高祈年的脾氣,哪裡受得了自己的兄弟對人低三下四。
“真是給臉不要臉,要走讓他走,我就不信給電視台送錢的事,不求著他還就辦不了了。”
這下郭副台長非走不可了。
李傑無奈的連連歎氣。
“做生意哪裡有不求人的,幾句好話能把事辦了,又不虧什麼。”
高祈年不服氣。
“我就不信不求人就不能辦事了。”
已經這樣了,想挽救也沒有辦法,李傑懶得說他,隻能再想其他辦法。
高祈年搞砸了李傑的事,挺後悔的,但還是很不服氣,自己跑到電視台找人,連大門都沒進去。
隻好打電話向舅舅們求助。
得到的回答無一例外,都是“你媽媽給我打過電話了,讓我不要管你,你還是回家好好認個錯,彆惹你媽生氣。”
高祈年接連受打擊,也迷茫了,跑來問李傑。
“兄弟,你給我說句實話,我是不是個廢物。”
從某些方麵來說,這話也不算錯。
李傑不忍心打擊他,當然不會承認他說的是事實。
“不要這樣說自己,你隻是缺少一個發揮的機會。”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高祈年被李傑這句明顯的敷衍激勵到了,第二天早上李傑起床,他已經出門了,和秦瑤說的是,要去跑業務。
一大早彆的公司都沒開門,能跑什麼業務。
李傑也沒指望他真能脫胎換骨,想跑就讓他跑去吧,總比之前整天喝酒找女人好。
接下來一段時間,高祈年每天早出晚歸,有時回來很晚,身上帶著濃濃的酒氣,有時一晚上不回來。
李傑隻當他公子哥的毛病犯了,又跑哪玩去了,也沒管他。
直到另外一家和李傑有過合作的地產公司老板給他打電話,說起被高祈年搶了客戶,李傑才知道高祈年這段時間是陪客戶喝酒。
搶客戶這種事,其實是大家默認的手段,隻要不做的太離譜,手段不要太下作,也沒人說什麼。
李傑打了個哈哈,說要請那位老板吃飯替高祈年賠罪,這事也就算過去了。
掛斷電話,李傑很後悔誤會了高祈年,準備打人問問他去了哪裡,高祈年一臉得意的回來了。
“看看吧,我談的項目意向書,沒問題的話,下午就可以簽合同。”
好兄弟之間,說客氣話反而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