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高祈年完全可以獨當一麵,和李傑的配合也是越來越默契,李傑就算出差一兩個月都不會擔心他應付不來。
這次李傑出差也是提前和他說好的,臨到出發前,高祈年卻說他想和李傑換一換,他出差,讓李傑留守公司。
李傑也不是不讓他去,隻是項目資料需要提前熟悉,還有客戶也得先混個臉熟,換他去,要從頭開始,純純浪費時間。
“你如果在公司待的悶了,想出去跑跑,等我回來,下次出差換你去。”
見李傑不同意換人,高祈年又提出和他一起去。
“公司名氣越來越大,以後外地的項目也會多起來,我和你一起去,和你多學學,以後就不用總讓你天南地北的跑了。”
這話說的倒是合情合理,李傑也沒有多想,便讓他回去準備一下行李,又讓秘書去火車站把自己的票退了,買了兩張一起的。
當天下班後,李傑先是去買燒雞,這是李婷婷特地讓他記得買的。
這家燒雞店是一對南方小兩口開的,秤給的足,服務態度也好,關鍵滋味和常吃的不一樣,所以開業沒多少時間,生意卻很火爆。
李婷婷吃過一次後便連著幾天喊他買,李傑去的時候正是下班時間,店外麵排著長隊。
不是所有人都舍得一次買上一隻,燒雞對普通工薪家庭還算奢侈品,正常都是過年過節才買一回,就是桌上的一道大菜了。
店家會做生意,可以分開賣,還有單獨的雞骨架,沒多少肉,勝在價格便宜,嘬個味道也能下二兩酒了。
李傑排在隊伍靠後的位置,隨著人群慢慢往前挪。
馬路對麵突然快步走過來一個五六十歲的大娘,一臉氣急敗壞的模樣,悶頭就往前麵的隊伍裡擠。
大家都是剛下班,趕著回家做飯吃飯,排隊排了這麼長時間,都挺著急,遇見插隊的,自然都不願意忍,有幾個人指責那個大娘,要求她去後麵排隊。
插隊這事,放在哪個時代都很讓人反感,真有急事,說幾句好話,大家多半也能理解。
這位大娘一聲不悶硬擠,被指責幾句,非但不道歉,反而一屁股坐在地上,拍著大腿哭了起來。
“破燒雞又不是龍肉,你們以為我願意買啊。”
“還不是我家那個小孫子,吃過一回這家燒雞,給彆的都不樂意吃,每天都要吃,不給他就又哭又鬨。”
“我兒子和兒媳也喊著要吃,就今天沒買就和我發脾氣,說我不舍得花錢。”
“我的命怎麼這麼苦喲!”
燒雞店的老板娘聽見哭嚎聲,急忙從店裡跑出來,送給她半隻燒雞,讓她帶回去,不要再哭了。
大娘拿上燒雞,非但不領情,反倒遷怒老板娘,從口袋裡摸出幾塊錢扔在地上。
“誰稀罕白吃你家的東西,我又不是要飯的。”
眾人紛紛對著她的背影指指點點,又安慰老板娘,不要和這種不要講理的人一般見識。
老板娘無端被人遷怒,依舊和氣的笑著,撿起地上的錢收下,向眾人說了幾聲謝謝,繼續做生意。
本來這隻是一個小插曲,李傑心裡卻莫名感覺有些不對勁,他記得李婷婷說過,班上的孩子們都愛吃這家。
怎麼會接二連三的有孩子為了吃個燒雞這麼折騰?
他突然回想起上一輩子這個時期的一些新聞,但這個念頭也隻是一閃而過。
買了一隻燒雞帶回家,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時,李婷婷的筷子就沒停過,一邊吃一邊誇好吃。
秦瑤疼孩子,可從來不會放鬆對孩子的教養,提醒她不能隻顧自己吃,要把好吃的留給彆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