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代,養老院可以說是完全空白的市場。
李傑想先人一步,開發這個市場,另一方麵,也想讓薛建國和王翠蘭能多和同齡人聊聊天,心情也會好起來。
養老院首先是以為員工福利的形式試試水,所以地址選在辦公區附近,公司自己開發的一處小區裡。
一邊是養老院,一邊是幼兒園,一樣大小的院子,養老院裡花草眾多,以舒適優雅為主。
幼兒園也比普通的幼兒園裝修的更活潑,大玩具很全麵,戶外全是滑滑梯和健身器材,連大人路過都會心生羨慕。
中間用鐵欄杆隔著,原本有人擔心孩子吵鬨會打擾老人休養。
不用李傑解釋,那些老人就先站出來反駁。
“我們不怕吵,看著這些孩子感覺自己都年輕好幾歲。”
養老院和幼兒園同時開張,每天的作息時間也基本一樣。
眾成公司的員工幾乎人人有車,上班時帶上老人和孩子,老人送到養老院,孩子送進幼兒園。
然後一整天都可以安心工作,沒有任何後顧之憂,效率上來了,公司收益一下子提高了不少。
能在小區買得起房子的業主,收入不算低了,但也做不到家家有車。
可周圍人驚訝的發現,眾成公司的員工幾乎人人有車,雖然不見得都是進口小轎車,麵包車還是占大多數,但,在泉城這個小地方,已經很了不起了。
便有人打聽,進入眾成公司需要什麼條件。
“李傑,你這腦子是怎麼長的,真想扒開看看。”
高祈年拿著厚厚一摞簡曆,滿麵紅光的走進李傑的辦公室。
“這幾天不少人投簡曆,這是我初步篩選過的,你再看一看,可以的話,我通知他們麵試。”
“你知道這些人怎麼會想到來我們公司投簡曆的嗎?”
“是咱們的員工送老人時都開著車,現在外麵都在傳,在我們公司上班,一年能掙好幾萬。”
好幾萬是誇張了,不過,要是夠努力,能力又不差的話,一年有個一兩萬是肯定有的。
這個年代,平均平工資水平大概在一年兩三千,一兩萬已經是很了不起的數字了。
“那你在麵試的時候可得把話給人說清楚,關鍵是工資結構,不然把人招進來,拿不到理想的工資,會影響員工的積極性。”
之前公司一直為員工不夠著急,沒想到自己的一個無心壯舉,倒是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高祈年經過一年的曆練,已經很成熟了,不需要李傑提醒也早就想到這點。
“放心吧,這點事還得你操心,我這一年是白乾了。”
說完招聘的事,高祈年突然麵露難色。
“你上次幫我搞的那個藥酒,我感覺有點效果,能不能幫我再搞一些。”
藥酒的事說來話長。
李傑之前在市裡的護林隊掛名那段時間,跟著省裡的工作組進山調查,結識了幾個山裡的老鄉。
那個村子百多口人,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裡,幾乎不與外界聯係。
國家為了保護森林資源,接連出台了幾部法律法規,對這種大山裡的村子出台了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