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
洛淵緩緩說出了第一句。
菩提樹?
鴻一法師聞言一愣,
菩提樹乃是佛門“覺樹”,相傳當初那位開創佛法的祖師便是在菩提樹下覺悟證道。
這是佛門典故沒錯,但這位施主為何要突然說這個?
再者,他為何要說本“無”樹?
難道說先祖留下的典故是錯的?
不等他回過神來,洛淵的第二句話脫口而出。
“明鏡亦非台。”
這一回,不僅僅是鴻一法師,
就連先前受罰的慧明法師,以及身後一眾無垢寺弟子都開始有些懵了。
明鏡亦是佛門術語,代表清澈明晰的心智,
而台則是負責安放明鏡的地方,是乃客觀存在。
可為何洛淵偏偏要說“明鏡非台”?
明鏡無台支撐,神智怎能清明?
這兩句話下來,一眾無垢寺僧人聽得雲裡霧裡,
在他們看來,洛淵所說的話與他們過往所秉持的佛法理念可以說是毫不相乾。
甚至在有些的地方的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馳的。
鴻一法師雙眉緊皺,不思其解。
不過他心中雖有疑惑,但還是想聽聽洛淵接下來會說些什麼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洛淵微微偏過身,麵對著現場眾人,說出了剩下的兩句。
話音剛落,仿佛有一道千鈞之雷在人群之中落下,令得現場頓時陷入了一片死寂之中。
慧明法師眸光瞬間凝滯,先前一臉凝重地神色此刻突然變得十分微妙起來。
鴻一法師雙目緊閉,臉上無喜無悲,仿佛陷入了頓悟之中。
身後的一眾僧人個個垂首無言,若有所思。
就連周遭對佛法幾乎一竅不通的圍觀群眾都因這極富禪意的兩句話而不由得一愣
“本無一物本無一物是了,心靈未受外界紛擾之前,本就是澄淨清澈的,又如何染上外界的汙穢呢?”
慧明法師嘴中低聲喃喃,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激動起來。
“難怪前兩句講的是菩提無樹和明鏡非台,原來是為了最後兩句做鋪墊,醍醐灌頂,醍醐灌頂呐!!”
良久,一旁的鴻一法師緩緩睜開了雙眼,眸光中閃過一絲靈明。
他麵向身前的洛淵,鄭重行禮道
“施主的四句箴言意境頗深,貧僧受教”
洛淵的這四句話令他感觸頗多,方才一瞬間陷入了頓悟之中。
甚至就連阻礙他許久的修為桎梏都隱隱有了鬆動的跡象。
毫不誇張地說,參透這四句話,勝過熟讀十年佛經
至於門下僧人來玄音閣聽曲兒的事,
鴻一法師已無心追究,也沒法追究。
方才洛淵那四句話,就是明擺著針對這件事說給自己聽的。
如果心靈向來澄澈清明,便不會受到外部紛擾影響,
如果佛心堅定,便不會被這些所謂的歌舞戲劇所吸引擺布。
歸根到底,還是自己修行不夠罷了
眼見著無垢寺眾人臨陣倒戈,幾位隨隊伍前來的天宗長老心中雖有不悅,但也隻能悻悻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