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見她這樣,心裡也很高興,這可是契主唯一一次主動種地。
開心的說“等這批小麥成熟了,正好給皇帝送去當今年春種的種子。
雖然沒有經過一冬的生根紮實,但是畢竟是咱家出品,一定比外邊那些種子好。”
東方瑾看著手裡的小麥“也行,以後這裡得還是多種些土豆吧,紅薯也種上一些,留著不備之需。”
“土豆和紅薯省事,也方便攜帶,最主要的是抗餓,送出去也不起眼。
小麥就不行了,白麵?
一般的窮苦人家可不常吃,要是作為救濟,怕是不是救濟,倒是給人帶來災禍。”
如意點頭,也覺得她說的對“瑾姐兒,那你怎麼不把紅薯給皇帝拿出去?”
“如意,我們不管在什麼時候,也要懂得藏拙,更要給自己留後路。
給,是要給,但是要分怎麼給,什麼時候給。
東西給太多,會適得其反,小麥、稻穀、玉米、豆子什麼的,都是這個國家有的。
我們可以拿,也可以大量的給,但是,土豆和紅薯卻不是。
我們要開始推廣大家種土豆,要讓土豆成為每家每戶的餐桌上。
這個還得靠皇帝,我們做不來,也不能做,這關乎到民心。
曆史流傳,自古以來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我們隻是一介草民,過了,就會讓人猜忌……”
後邊的話不用她說,她相信如意也明白。
“以前那些百姓也種那些黃豆什麼的,可是種了不知道有什麼用處。
吃,遇災應急還行。
喂牲口?牲口也不能總吃,慢慢的大家就不種了。
可是現在不同,淩雲閣要建造油坊,芝麻、花生和黃豆就不能少。
再有就是豆腐坊,也用不少豆子。
這些東西哪裡來?還不得老百姓種。
百姓們知道這東西能賣錢了,你說他們種不種?
淩雲閣的廠房一多,需不需要大量的工人?
這些工人哪兒來?”
“還有豆芽,現在才幾個人知道?
而我可是想讓這些唾手可得的東西,以後都能進入每家每戶的餐桌上。
至於紅薯,還是以後再說,等皇帝把目前的這些捋順。
讓他手底下的人和百姓們嘗到甜頭,後邊的事兒就好做了。”
“我呀,現在最關注的就是眼前的事兒。
給郭玉明家燒紙玻璃的方子;給劉伶醉家釀造高度酒的方法;還得想法把酒精弄出來,讓顧城霖給邊關送去。
爭取讓邊關的將士們多一種能活下來的希望。”
如意飛到她身邊“方家和謝家呢?”
“方家不是有嫻姐兒嗎,她現在帶著采薇和雯雯學習服裝設計,我給她的那些成衣圖紙夠她們學的了。
再加上三個湊一塊,每一個人都能舉一反三,你說用得著咱們操心?
至於謝家,他家開茶莊的,自己家也有茶園,咱們就從茶上入手就好。
等過些日子陸雲卿的那個師兄,還有皇帝和大哥的人肯定會來不少,到時候茶葉的數量也會逐漸多起來。
開茶莊的也會多起來,咱們就讓謝家來個不一樣茶莊,爭取做到獨一無二。”
“就是你說的那個花茶?”
“對,不僅有花茶,還有果茶,放心,一個也不會丟下他們的。
你想,茶葉有了是不是需要罐子裝?這罐子哪兒來?郭家燒。
酒釀造好了是不是需要瓶子?這瓶子哪兒來?郭家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