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到青島站已到達目的地,每一位親友們能玩好,吃好,照顧好自己家裡人。
老杜是古代小品的家裡人,家庭一般不是有錢人家,隻有一兒半女,兒子出去打工,一點都沒有出息,女兒有點出息,卻被進了宮讓媽媽們給打死,居然是宮女,一點上頭心都沒有。
老方聽老杜說這倆個後來抗日怕死,居然讓八路軍把他倆推到日本堆裡,當場就死亡。
現在的老杜和妻子一起過日子,想有個不是親生的孩子在身邊也行。
老杜說在末期有一天他跟一個王爺,應該是七王爺鬨掰。
後來七王爺根本不讓他倆身邊有個孩子扶持老杜和他的老伴。
他倆就是這樣一直過到現在。
在抗日八年的時候這倆個夫妻跟之前我認識的人,逃了多少個地方。
他倆就像走遍天涯海角,該去的地方都去了,該走的地方也都走過了。
他這次來青島也是來幫一些原來認識的人找一遍。
方言:我問老杜有地方住嗎?
老杜回答挺痛快的人直接說沒有。
方言:那你跟我去一個人家的地方,就在那住,咱倆好好的聊聊天,好嗎?
老杜:好。
就這樣愛家的老人們就是從這時候見多了,我在宮裡認識的人,還有在外認識的。
愛長老,夫人,果兒他們也都是。
老萬可是一個蝸居,為什麼這麼說他呢,因為他總是在家裡待著,從宮裡下朝就是回家。
老萬的孩子們就不像他了,是他的妻子。
他的妻子就是一個愛活潑,愛運動的人物,還特彆愛社交。
老李和我的老伴走的親切,在抗日那一段時間她們女人都不出屋,就是你去我家,我去你家的。
還有老黃他更不用提了跟老李的性格一樣。
有人說老李的性格跟老黃過最搭配。
老萬和老黃的妻子在一起最合適。
說的也奇怪在二十多年前老黃的記者女兒跟老萬的科學家的男孩子真的成了。
還有老吳家隻有一男一女的孩子,有一個嫁到老黃家,而男的就是娶了老黃家的女兒。
還有我老方家嫁的娶得都是外邊的人,不是方家胡同的人。
我也跟果兒也說了這件事情,當時的她隻是笑了笑,沒說什麼。
後來我反應過來,原來是我和果兒還有孩子們在宮裡和外邊都傳遍了,所以我們方家名聲都傳開了,都想娶或嫁到我家的。
還有老有,老凱,老焦,老版,……他們都有我們聯絡的消息。
在抗日時期之前,就是說在方明之前或之後整個胡同都是聽見誰家孩子出生,就去誰家道喜。
啊,不,先說我們的同輩人在這個胡同裡怎麼娶妻的,在那時候一家娶妻,或嫁出去聽見放炮聲,主持人叫喊起驕聲,喇叭聲,喝喜酒。這幾年就是我們胡同的結婚的日子。
在之後呢,就是一家一家是女人懷孕,道喜的,道喜。
生孩子,長大,孩子們的呼叫聲,一點一滴的成長。
就是他們找對象,結婚,跟我們老一輩的一模一樣的,一直到抗日戰爭之前,我們不管是老一輩,還是現在的孩子,或是小一輩的孩子,就在這個胡同裡麵傳來歡笑聲。
抗日開始之後,一家,一家的離開,逃離,去哪的都有。
就這樣一直到現在我們就這樣的朋友們分離的,家裡也有分離的,夫妻也是分離的。
這就是方家胡同的故事,也是我們每個人的故事。
不知到了這麼多年過去了,孩子們看見方家胡同四個大字是不是一直保留的。
我希望方家胡同這四個大字一直留到以後每一代的人們。
這四個大字是我跟誰了,我有一些忘了,我年歲馬上九十歲了,我的哥哥已經九十多歲了。
但我感覺有一些糊塗了,而之前沒去哈爾濱之前還沒有。
希望a和b,還有孩子們都能早日回到青島。
我希望能看見方明他們那一代孩子們結婚,生子,長大,看他們更有出息,更有成長在離開這個世界上。
坐車,我忘了身邊有一個朋友老杜還在旁邊。
也馬上快到了愛家了,他們也知道我下火車的時間,但愛長老哥哥他們不能出去,一出去就有對方國就能盯上的。
我的妻子腿腳不利索更不用說了。
去哈爾濱,還是回來都是我自己走動。
說起我在末代的時候,有人盯的我一些年,而現在在青島,青島人很少有人認我的,要是擱在北京隻有老人讓出我,但有什麼怕呢!他們不把我當回事了。
所以我進進出出的跟本沒有問題的。
喜歡方明和方家四個姐妹的故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方明和方家四個姐妹的故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