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說話之時,用手撫著自己的白須,說到最後還是沒忍住開懷大笑起來。
他口中的木直,就是李通的字。
徐孝同輕輕搖頭。
“張公此舉真是令人欽佩,聽聞李侍郎的公子也極為不凡,不知是哪一位?”
張賢聞言,立刻看向了李正,後者已經激動的臉色發紅,呼吸都有些急促。
“正兒,還不快來見過徐院長?”
李正立刻挺直腰杆,強行壓抑著激動之心,對著徐孝同直接彎到了九十度,無比恭敬的行了個大禮。
“晚輩後學李正,見過徐院長!”
李正曾在院試之後,有幸進入了關山書院學習,並拜了書院中的一名大儒當老師。
可是他的老師,和眼前的徐孝同一比,不論是才學還是聲望,都遠遠無法相比。
當初,他最大的願望就是拜入其門下,可終究是沒能成功。
就連他的父親李通,對徐孝同也是推崇至極,他們的年紀差不多。
李通當年也是高中進士,他曾和李正提過,若是當年徐孝同不那般剛直,必然會創下連中六元的壯舉。
隻可惜,在殿試時,麵對當時先帝的提問,他說的話有些離經叛道。
當時若不是那位攔著,他早就被砍了頭。
在那位的幫助下,徐孝同不僅沒事,更是被他破例收為弟子,成為了當時的太子伴讀。
故而,徐孝同在大慶的文人仕子心中地位才會那麼高,普天之下,有幾人敢當著皇帝的麵,指出對方錯誤的。
而當初的太子,便是如今的永康皇帝趙景潤,二人關係極好,種種一切,造就了徐孝同如今的巨大威望。
眼下,這樣神仙般的人物,竟然特意來張府,聽他的意思,好像還是專門來見自己的?
李正如何能不激動?倘若能得到徐孝同的認可,等他將來入仕,必然是平步青雲。
可徐孝同的反應有些耐人尋味,隻是盯著他看了一會兒,而後緩緩點頭,口中吐出二字。
“不錯。”
不錯?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今日特意來此,就是為了說這兩個字?
未等張賢發問,徐孝同突然話題一轉,看似隨意的提了一句。
“徐某聽聞李侍郎還有位公子在府上,為何不見他的身影?”
“還有一位公子?”
眾人皆是一愣,張文第一個反應過來。
“徐院長,您說的莫非是李卓?”
“徐院長,可是此子惹了什麼禍?他雖然居住在我張府,但和我們並無一點關係。”
張賢人老成精,反應最快,立刻將關係甩了個乾乾淨淨。
這一刻他也像是明白了什麼,為什麼徐孝同會突然和知府大人來他們家。
隻怕現在這句話才是真的,徐孝同是什麼樣的人物,李卓又是什麼貨色,這一點他心中一清二楚。
倘若李卓真有什麼地方得罪了他,一旦追究下來,即便是有李通在中間調停,也不會有多大用。
“這倒是沒有的事,張公不要誤會,他如果在府上,不若將他叫來與我見上一見如何?”
徐孝同解釋了一下。
自昨日從小龍山離開之後,他就對李卓一直念念不忘。
他心裡清楚,那位魚小郎君,不僅能寫的一手上好的詩詞歌賦,最重要的是,他在許多國家大事上更是腹有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