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就來到了1964年年底。
王保英腳步匆匆地往家趕去,她手裡緊緊地拿著從鎮法院食堂打來飯菜的飯盒,飯盒被她抱在懷裡,就像抱著無比珍貴的寶貝。
那飯盒的邊緣有些磨損,露出裡麵金屬的底色,卻被擦拭得乾乾淨淨,在夕陽的餘暉下泛著淡淡的光。
飯盒裡裝著一家人的晚餐,在這個物質並不充裕的年代,這一盒飯菜顯得格外珍貴。
飯菜的香氣從飯盒的縫隙中鑽出來,混合著小鎮上特有的煙火氣息,似乎在訴說著平凡日子裡的艱辛與滿足。
二姐進了家門,一眼就看到蹲在火塘前的小妹王保紅。
火塘裡的火苗跳躍著,映照出王保紅小小的身影。
她用正火鉗專心致誌地在火塘掏著,像是在把洋芋(土豆)埋進火塘邊溫熱的灰燼裡。
二姐走上前去,伸手拽起了王保紅,神色有些凝重地問道“小妹,你腦子好使,你幫我分析分析咱爸會被調去西南的那個新專區嗎?”
王保紅推開二姐的手,又蹲下身子,利落地把剩下的洋芋埋好。
她拍了拍手上的灰,這才站起身來,看向二姐,眼中有著不符合她年齡的沉靜。
“二姐,我也不知道你是從哪裡聽到的這個消息。”王保紅的聲音很輕,卻在這略顯簡陋的屋子裡清晰地回蕩。
她拉了拉有些破舊的衣角,繼續說道,“不過,要是真調人過去,也輪不上咱爸媽。”
王保紅邊說邊拉著二姐走到一旁的桌前坐下。
桌子有些搖晃,桌麵也坑窪不平,但卻被擦拭得一塵不染。
王保紅看著二姐,眼神中透著認真“他們一個是大廚,一個是臨時工,你是咋想的覺得咱爸媽會被調去新專區。”
“那裡就算要發展,首先需要的也是搞建設、懂規劃之類的專業人員吧,爸媽的工作和這些都不沾邊呀。”
“而且,咱們家在這兒過得好好的,雖然不富裕,但也安穩,真要去一個新地方,一切都得重新開始。”
王保英聽了自己小妹的話,眉頭皺得更緊了。
她用手托著腮,說道“我也是剛剛在食堂窗口打菜的時候人閒聊說起的,說這次調動規模還不小呢。”
“我這心裡就一直七上八下的,萬一呢?要是爸真被調走了,媽肯定得跟著,說不定咱們跟著去還能安排安排我們的工作。”王保英的語氣中帶著一絲期待,又夾雜著深深的憂慮,她的目光在屋子裡遊移,似乎在想象著新專區的樣子。
王保紅看著二姐那矛盾的神情,心裡也有些不是滋味。她知道二姐是對未來有著憧憬,可這憧憬背後的不確定性實在太大了。
“二姐,就算有安排工作這一說,可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要是安排的工作不好呢?咱在這兒,雖然現在日子苦點,但至少周圍都是熟悉的人,有什麼難處,大家還能相互幫襯。”
王保紅緊緊拉著二姐的手,試圖讓她冷靜下來,看向她二姐的眼中也滿是擔憂。
王保英微微皺眉,“小妹,你說的我也懂。”
她頓了頓,眼神中閃過一絲光芒,“可你想啊,現在到處都在發展,就像你之前說的那樣,新專區正處於建設初期,現在最缺的就是人才。”
“咱爸媽還有大姐那可都是專業型人才啊,爸媽工作經驗豐富,大姐也有自己的專業技能。而且咱倆也有高中文憑呢,在這小鎮上,咱們也算是有文化的人了。”
“說不定新專區正需要咱們這樣有文化、又有專業技術的人去助力發展呢。”
“要是真能在那邊闖出一片天地,咱們家的日子不就越來越好了嗎?”說著,王保英的眼神愈發明亮起來,仿佛已經看到了在新專區大展宏圖的美好前景。
王保紅聽了二姐的話,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