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招賢令發布!_三國,我曹賊,愛江山更愛美人!_思兔 

第51章 招賢令發布!(1 / 2)

曹操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詫異與驚喜。

鮑信說的辦法,不就是後世的科舉製嘛。

他萬萬沒想到,向來有些守舊的鮑信,今日的思想也如此激進了。

若科舉製一出,怕是天下士族,更是要跳腳的不行。

因為,他現在代表的可是漢室,一旦科舉製推行下去,那就是大漢十三州人才選拔的全麵深入改革。

不亞於王莽步子太大,扯到蛋的那些新政了。

至於鮑信保留的舉薦製,說白了就是一句空口白話的車承諾。

言明,那些不想參加考核的世家子弟,你也可以依然通過舉孝廉這條路來應聘。

但是,我曹操用不用,那就不保證了。

或許,看在麵子上,給你塞到某個衙門內,當一閒職。

若想拿奉銀,不好意思,我曹操自己都窮得要死,恨不得出去搶。

這時代的荀彧,自然無法跟曹操一樣,聯想到更高一層的科舉製。

他還在琢磨其中的實際可操作性。

荀彧微微皺眉,沉吟片刻後說道“允誠的辦法雖有可行之基,但這考核之舉,曆朝曆代還從未有人嘗試過。”

“其中考核的標準,考核的內容究竟該如何精準界定?”

“若一律考核四書五經、儒家道學,那些寒門子弟,以及沒有接受過係統儒家經典教育的普通弟子而言,豈不是明顯有失公平?”

“但反過來,如果我們將考核的重點放在算法、格物、農學等等這些實用之學上,那麼對於那些自幼飽讀詩書、擅長經史子集的士子們來說,又何嘗不是一種不公平的對待呢?

郭嘉眼眸一閃,嘴角上揚輕笑一聲“文若兄所慮雖有道理,然嘉以為,這考核之法,本就應不拘一格。”

“亂世之中,所需之才豈會局限於經史子集?能治國安邦者、能運籌帷幄者、能興農事者、能通百工者,皆可為我所用。”

他踱步上前,眼中閃爍著興奮之色,侃侃說道“主公可設多科考核,既有經史之論,以考其學識素養。”

“亦有策論之試,察其謀略遠見。更有實學之考,如算法、格物、農學等,驗其解決實際問題之能。”

“且各科權重可依當下所需而定,靈活調整。”

“如此,既不埋沒寒門子弟的實用之才,也能讓飽讀詩書之士有施展之地,各憑本事,公平競爭,豈不妙哉?”

曹操含笑點頭,臉上雖依然平靜,實則心裡樂開了花。

如果按照郭嘉所言,那就是一個簡略版的科舉製。

此新製一旦推出的話,倒也不失為未來科舉製的破冰試水之舉。

曹操眼中露出欣慰之色,轉頭看向鮑信“允誠,你之策與奉孝之言,倒不失為兩全其美之策。”

“隻是若真如此行事,這各方阻力,怕還是不小啊。”

鮑信神色堅定,抱拳道“主公,自古以來,變革之路從無坦途。”

“但主公既有吞吐天下之誌,便不能因循守舊。”

“今雖世家勢大,然主公若能把握時機,恩威並施,徐徐圖之,未必不能成就大業。”

“且主公可言明,此策隻是戰亂時期的權宜之策,待天下大定後,再根據時勢重新製定新的選才製度即可。”

鮑信這話,算是說到曹操的心坎上了。

他剛才也一直在琢磨,要不要把科舉製提前弄出來。

但現在看荀彧等人的反應,還是算了吧。

倒不是說曹操就此畏懼士族的反抗,而是飯要一口一口吃才行。

要知道,凡是過於激進的人傑,最後都沒什麼好下場。

前朝的王莽,就是因為新政步子太大,導致被人砍了腦袋,頭骨被製作成酒具。

後來的楊廣就更慘了,被人逼得於朝堂之上自縊而死。

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啊。

目前的曹操,還不認為自己有抗衡天下世家大族的實力。

但如果等天下平定,四海歸一了。

看曹操不把那些所謂的世家大族,來一次黃巢似的大清洗。

在曹操心中權衡利弊的時候,堂下眾人皆低頭沉思,試圖快速弄清楚其中道道。

荀彧總覺得哪裡不對勁,但一時半會又想不出個所以然。

此時,程昱再次開口道“主公,允誠與奉孝所言,皆是為了主公大業著想。”

“隻是推行新策,需有詳細規劃與籌備。”

“不僅要考慮考核內容與標準,還需安排專人負責組織實施,確保公正無偏。”

“同時,對於可能出現的反對之聲,亦需提前想好應對之策。”

“昱不才,願作為其中一員,為主公赴湯蹈火,衝鋒在前,直麵所有反對之人。”

郭嘉也連忙拱手道“主公,嘉不才,也願為此事的考核之法,為主公分憂。”

“屬下亦願為主公分憂。”

“屬下……

一時間,賈詡、鮑信、棗袛等人齊齊拱手請命。



最新小说: 心道征途 不是,她無限回血,你打她乾嘛 網遊:我有可成長技能 帝王無名 重生08,開篇傳奇人生 絕美禦獸師每天都在發癲開狂暴 逆天崛起之仙途重生 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 十點半熄燈,出聲者死 花妖小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