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之言落地有聲,仿若洪鐘震響,振聾發聵!
眾人皆聽得暗自點頭,齊齊對魯肅投去欽佩的目光。
荀彧心下了然,終於明白曹操為何對魯肅高看一眼。
這般見識,魯肅最起碼也是一個類似於程昱的乾才。
“子敬之語,甚妙!”
郭嘉見好友得眾人稱許,不禁出聲讚歎。
曹操亦麵帶微笑,目露嘉許“子敬所言,深得吾意。然開啟民智、推行教化之事,談何容易?子敬可有良策?”
魯肅神色一凜,拱手正色道“曹司空,在肅看來,大漢書院便是那星星火種,隻需年,待其成燎原之勢,便可在大漢十三州遍地開花。”
“彼時,司空可在各州郡大興教育,廣開學堂,招攬名師賢才,使眾多百姓子弟皆有機會讀書識字。”
“如此,利國利民之舉可期也。”
郭嘉眉頭微皺,目露沉思之色,在旁插言“此舉雖善,可如今天下大亂,即便吾等有心去做,那也是千難萬難啊!”
荀彧頷首道“難倒是不怕,慢慢來就行,隻是於大漢十三州廣開學堂,所費必然甚巨,且耗時漫長,短期內怕是難見其功。”
曹操微微搖頭,目光深邃似淵,緩緩說道“文若、奉孝啊,教育一事,本非旦夕可就。”
“常言道,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教育乃國之根基,黎民之福祉,縱有艱難險阻,吾等亦當奮勇向前,不懈不怠!”
曹操言罷,眾人皆矚目於他。
魯肅細細品味曹操的‘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至理名言,眼中光彩熠熠。
郭嘉、荀彧等人,亦是首次聽聞曹操這般論及教育之重,隻覺如醍醐灌頂,過往的人生價值觀念似被全然重塑。
此刻,曹操身形,於日光下質樸而立。
眾人卻仿若在其身上,看到了聖人的普世之光。
“曹公,您今日所言,如黃鐘大呂,肅佩服之至,請受肅一拜!”
魯肅神情莊重,向曹操深深躬身行禮。
“主公,屬下亦願一拜!”
“主公……”
荀彧、郭嘉、華佗等人,皆隨之躬身下拜。
“諸位免禮!”曹操微微抬手,虛扶眾人,目光順勢再度投向魯肅,說道“子敬,如今這天下大亂,正是英雄豪傑輩出之時,以子敬的才華,何不為朝廷效力,咱們一同共謀大業?”
魯肅麵露為難之色,猶豫道“承蒙司空大人看重,隻是吾初來許都,還需時間思考,暫且不敢貿然應允。”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不過,在書院謀取一個教習的職位,我倒是願意一試。”
魯肅給了曹操一個模棱兩可的答複。
曹操聞言,無奈一笑。
隻要魯肅答應留在許都,曹操就不擔心他會離開。
他明白,魯肅這是文人的傲骨在作祟。
說白了,就是自己剛才把話說得太滿,這會兒拉不下所謂的麵子。
曹操點頭笑道“也罷,既然子敬想在書院教書育人,倒也並非壞事,隻是若日後子敬改變想法,我曹操的大門永遠為你敞開。”
“多謝曹司空!”魯肅再次拱手致謝,而後便轉身離開。
曹操看著魯肅灑脫離去的背影,無奈地笑了笑。
文人啊,就是不如武將那般豪爽。
這時,郭嘉在一旁微笑著說道“主公放心,嘉認為,子敬遲早會心甘情願投效主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