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踱步至大廳中心,朝漢帝躬身,拱手道“稟陛下,自從陛下遷都許昌以來,天下無不四海歸心,眾英雄豪傑爭相來投。”
“如今有黃忠、張繡、太史慈、賈詡、劉曄、滿寵等良將賢臣,忠心歸附朝廷,此實乃我大漢之幸。”
“臣懇請陛下對他們封官重用,以安其心,使其能為朝廷忠心效力。”
言罷,荀彧再對曹操微一拱手,“也請曹司空大人,予以明察!”
曹操手捋短須,含笑點頭,“文若所言極是,此眾人皆有大才,當予以重用。”
說完,曹操目光看向劉協,點了點頭。
劉協見狀,隻得說道“那依荀愛卿之見,當如何封賞諸人?”
荀彧目光看向朝笏,緩緩說道“臣以為,黃忠勇猛善戰,可授征東將軍之職。”
“張繡雖出身西涼,但念其迷途知返,可授其偏將軍之職。”
“太史慈武藝高強,可授其為征北將軍之職。”
“賈詡智謀過人,可授其為留府長史之職。”
“劉曄兵謀韜略出眾,可授其授為彆部司馬之職。”
“滿寵精通律法,剛正不阿,可授其為司隸校尉之職。”
“……
有關這些人的封賞,他跟曹操提前都商量好了。
曹操微笑頷首,目光看向劉協,說道“陛下,文若此議甚妥,老臣懇請陛下恩準。”
劉協臉上強扯出一絲笑意,點頭道“就依曹愛卿所請,準奏。”
“謝陛下!”
荀彧拱手拜謝。
“臣叩謝陛下隆恩,臣定不負陛下、曹司空重托,忠心報效朝廷,萬死不辭。”
“臣叩謝陛下隆恩……”
黃忠等人依次出列謝恩。
“眾愛卿免禮……”
劉協抬手虛扶,心中湧起一股莫名酸楚之意。
這些人,他也看出來均是猛將良才。
但是,都不能為他所用啊!
曹操微笑看著階下眾人,滿意地點了點頭。
從今往後,有了這些人的助力,他的大業必將更加一帆風順。
荀彧依然佇立在廳中,繼續稟道“陛下,微臣最近收到消息,陛下移駕之後,長安關中之地戰火紛飛,百姓深陷水深火熱之中,生靈塗炭,哀鴻遍野。”
“今有尚書郎鐘繇,此人才能卓異超群,且赤心向國,忠肝義膽。”
“臣懇請陛下,任命鐘繇為雍州鎮撫使,使其總攬關中一應軍政要務,以安百姓,保境安民。”
荀彧說完,人群中的鐘繇先是一愣,隨即心中狂喜。
雍州鎮撫使,統領一切軍政事務,這幾乎跟雍州牧毫無區彆了。
這塊餡餅,未免也太大了吧。
鐘繇竭力按捺住內心的激動,眸光悄然投向曹操。
他很想知道,這任命究竟是曹操的授意,還是荀彧與漢帝的主張?
若是後者,那就麻煩了。
另一邊,董承、楊彪、伏完等人聽聞荀彧的奏請,心下立刻打起了算盤,念頭飛速轉動。
一州之牧,那可是手握大權的封疆大吏啊!
他們心裡門兒清,以曹操如今的兵力部署和戰略重點,絕不會分撥一兵一卒去經營關中。
既如此,這令人垂涎的職位就有了可爭之機。
誰若能將其收入囊中,日後這一州的廣袤之地,便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這等好事,怎能不令人心動?
此時,劉協的目光恰好掃向董承、伏完等人。
劉協見楊彪等人躍躍欲試,急忙用眼角餘光,偷看了曹操一眼。
曹操此時,正眼眉低垂,似乎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模樣。
劉協心中一動,開口問道“不知諸位愛卿,對荀愛卿之奏請,有何高見?”
楊彪率先出列,清了清嗓子說道“陛下,臣以為袁氏一族在關中素有威望,袁遺曾在當地為官,熟悉民情,或可擔此重任。”
董承瞅了一眼楊彪,嘴角勾起一絲冷笑,立刻出列反駁“陛下,據微臣所知,袁氏如今已實際掌控冀、幽、青、豫、揚五州之地。”
“大漢十三州,已被其掌控近乎一半,若將雍州再交予袁氏,恐怕這天下該姓袁了?”